搭建中英院校合作平台 提升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 推动高层次教育交流与合作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纵观全球,“国际化”作为教育应对“全球化”的政策选择,已经列入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英国于2006年4月18日发布了“首相行动计划第二期(Prime Minister Initiative2,PMI2)”。 英国结合中英两国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资助中英高校在就业和创业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元化的合作。英国文化协会作为英国PMI2在中国运行的主要负责机构,其项目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战略和总体情况;记者还对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7所参与PMI2的中国高校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了专访。各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校与英国合作伙伴院校举行的合作项目,并对该项目做出了积极的评价。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朗化,而通信技术和交通手段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全球化发展进程。时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已经全面形成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局势。高等教育被纳入服务贸易总协定后,跨国办学和大规模留学潮出现,国际间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规模日益扩大,高等教育逐渐走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教育在国际政治、国际贸易,以及各国的文化传播和科技竞争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促使各国开始纷纷制定积极的国际教育政策。
  在欧洲乃至全球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英国,利用其独特的历史优势和英语在全球广泛传播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国际教育。1992年,英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改革法》确立了英国教育转向完全面向市场的体制,使英国的国际教育,尤其是留学生教育成为大学创造经济收益、克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短缺的重要途径,英国迅速在国际教育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英国国际教育的成功经验很快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英语母语国家效仿。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纷纷设立有关政府机构或半官方机构拓展国际教育,推动了全新的贸易领域——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国际教育市场的大规模扩张也相应拉开序幕,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为核心的全球国际教育格局逐渐形成。
  
  一、英国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巩固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英国政府和主要教育机构先后发布了《高等教育的未来》、《将世界置于世界级的教育之中》、《展望2020》等多项报告,并采取了积极的国际教育政策。英国政府于1999年启动的“首相行动计划”(Prime Minister Initiative,以下简称PMI)对英国的国际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1999年PMI实施以来,在英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大幅上升,2004-2005学年,英国高等教育院校增加了9.33万名海外学生,接受继续教育的海外学生增加了2.33万名。英国的教育和培训收入逐年递增。
  然而,随着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不断受到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挑战。正如英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的未来》中所表述的那样:“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将高等教育输送给一直以来属于我们的海外市场。”很显然,不断加剧的竞争和各教育输出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英国政府对国际教育发展局势的估计不足,尤其是对中国等地区高速发展的低估,造成了英国的学生签证和相关政策相对滞后,这也直接导致英国的非欧盟学生增长率自2004年开始下降。留学生增长率从2003-2004年的11%下降到2004-2005年的3%,主要留英国际学生输出国的留学生增长率都呈现下降趋势。英国高校在国际领域寻求合作伙伴时也遇到了来自更多国家高校的挑战与竞争。
  在这样的形势下,新的国际教育政策呼之欲出。据英国文化协会高等教育项目总管张静女士介绍,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挑战,英国政府在PMI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18日发布了“首相行动计划第二期”( Prime Minister Initiative2,以下简称PMI2),以重新巩固英国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项新的五年计划(2006年~2011年),几乎涵盖了英国涉及留学生签证、生活、工作、求学、保险的所有政府相关机构,如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苏格兰行政院(Scottish Executive)、威尔士议会(Welsh Assembly)、北爱尔兰就业和学习部(Department for Employment and Learning Northern Ireland)、英国签证网(UKVisas)、英国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for England)、英国大学委员会(Universities UK)、校长常务会(Standing Conference of Principals)、学习技能委员会(Learning and Skills Council)、学院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s)、英国英语协会(English UK)、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英国贸易与投资署(UK Trade and Investment),以及英国国际学生事务委员会(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等。
  张静女士说:“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的多重合作,将英国的国际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在留学生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在2011年可以为英国的高等教育吸引7万名国际学生,使接受继续教育的国际学生增加3万名,让每年向英国输送超过1万名学生的国家数量翻一番,并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在英国的留学体验和生活满意度。当然,PMI2绝不是仅仅局限于吸引留学生,它更注重加强英国与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交往,保持英国的教育和培训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为英国的各类高校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利用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加大在全球范围内对英国教育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增加世界各国对于英国在构建创新型社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认同,推动英国在研究和教学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PMI2围绕“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主题推动教育合作
  
  从PMI2所服务的英国国际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以及此项目涉及的参与机构之众多,不难看出英国推动高层次国际教育合作的决心。中国作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复苏最快、经济活力最强的国家之一,同时作为国际留学生最大输出国及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表现最积极的国家之一,自然成为PMI2框架下英方学校的重要合作对象。
  对于PMI2在中国推广的高校国际合作项目为什么选择以“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Employa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作为主题,张静女士表示,在目前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就业和创业问题是中国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它也和中国教育目前关注的问题,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密切相关。英国高校同样关注这些问题,英国一些高等教育机构正在开发创业与就业方面的相关项目。因此确定了这一合作主题。
  “我们希望通过PMI2项目促成中英双方在政府层次达成合作协议,开展教育政策论坛,推动更多院校实现合作,并通过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项目合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研究和分析中英两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途径和就业结果方面的不同,研究在国际大环境下,学生的经验对其就业的影响;开发专业课程以进一步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等等。我们希望通过多种类的合作提升合作双方教育体系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水平;展示英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创新性举措,使英国高校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所青睐的合作伙伴。”张静女士说。
  目前,已有22对中英高校在PMI2的支持下开展了密切的校际合作,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时装设计、国际贸易、软件、人力资源等,主题涵盖创业发展与创新技术、课程创新、毕业生实习、联合研究等。该项目的第四阶段招标在2010年7月~10月举行,届时将再有5对中英高校在PMI2的支持下开展合作。在中英之间开展高层次的就业和创业合作项目,无疑会惠及两国的教育体制及学生就业。它意味着中英学生将在国际大环境下开展新的研究,学习新的观点,并从中受益。中英两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将分享在就业和创业领域中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使合作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两国的商业机构也将从有才能的毕业生身上获益。
  
  三、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了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让更多大学生尽快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岗位提出的新要求,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在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举行的主题为“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不仅让学生成为求职者,还要让学生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在我国,今年刚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我国教育部今年5月《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统筹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全面建设创业基地等。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
  PMI2所关注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主题,符合当今全球经济与教育发展的趋势,也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密切相关,为我国高校通过国际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机会。PMI2给参与院校开展各类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也使得各校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PMI2项目,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在1954年最早在全国建立了劳动经济学专业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并且这两个专业至今仍然位居全国同类专业排名前列。在这次合作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利用自己在就业研究方面的优势,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合作开展了教师指导的、以学生为本位深度参与的合作研究项目,不仅对中英两国的社会企业进行了调研,而且还建立了全新的学生培养模式,并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着手开展全新的课程建设和校企合作。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也将PMI2项目与该学院近年来开展的学生就业力和创业力培养工作结合了起来。2005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立了学位后培训基地,专门承担学生职业发展培训和学校创业教育方面的工作。作为全国第一个由高校自发创建的学生职业发展培训平台,该基地将5个关乎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力提升的教学模块(包括60多个专题讲座),系统化地镶入了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四年内必须修满4个学分。为此,该校还专门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开展的PMI2项目正是由该校学位后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在合作中,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将PMI2项目融合进该校学生创业中心的各种活动中,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共同举办了"2010年中英联合创业教育研讨会",将中国、英国、美国、荷兰高校创业教育领域内的资深教师及研究者汇聚一堂,交流各国的创业教育情况以及成功案例实践。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还选派了该校创业大赛中胜出的优秀学生参加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自主开发的"在中国经商(Doing Business in China)"商业培训项目,中英双方的学生就创业心得进行了交流,英方学生还对学院校友创办的企业和中国市场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在中国经商的理念和策略。同时,学院还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开展了另一个PMI2项目,双方正在商讨联合开办"创业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创业课程的合作开发也在进行中。
  北京服装学院也将PMI2项目与学校的优势学科课程结合在了一起。作为全国领先的设计艺术类高等学府,北京服装学院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强强联合,建设了中英联合课程。两校携手打造了一个联合教学平台,中英学生可以基于同一个培养目标或同一个项目方向开展合作设计项目。联合课程依托世界著名户外品牌Berghaus的企划设计项目,让两校近200名学生参照该品牌的设计提案进行产品的企划设计。其中,英国学生面向中国市场进行产品的企划和设计,中国学生则根据日本市场来确定产品定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直接的交流,很顺利地克服了设计方法差异、文化差异等问题。让两国学生面向海外市场进行产品设计,也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国际化的出口。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作为首批接受PMI2支持的中英伙伴高校,围绕创业和就业主题已经开展了为期3年的国际合作。在此过程中,双方共同组织了创新创业大赛、召开了中英国际研讨会,还专门在中国的杭州和英国的利兹对中英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并共同起草编写了以百家商业企业为实例的教学案例。该项目的中方负责人程惠芳教授还将项目与浙江省的企业转型和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道路。
  中国农业大学突破了在国际合作中一贯采用科研合作的形式,在PMI2的支持下,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的角度开展了高层次国际合作研究。两校组建的研究小组分别面向中英两国40余家服务型企业的管理层,平行开展了半年左右的深入调查研究,剖析了两国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要求及评价方法。合作调研的发现也让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重新审视自身的学生培养目标,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结合调研的成果,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开展了商科基础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在跨越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鸿沟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南京大学与英国约克大学共同开展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在前期的研究探讨过程中,双方就发现了中英两国,乃至世界各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共同面临的人才问题——缺乏具有全球视野的、富有才干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交换各自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双方也发现,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两国在人才观念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局限了学生的视野。对此,两校分别组织一批既有理论研究建树又有相关实践经验,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视野的教师队伍,筹划开展由这些教师共同指导的中英学生长期跨国实习,让学生在对方的商业文化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与英国波尔顿大学推进PMI2项目的过程中,将波尔顿大学采用的教学理论TRIZ①引入了学校的课程。双方召开了3次专题学术讨论会,专门推广TRIZ理念,将其介绍给了同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并以TRIZ为基点,全面推动学校的创新性教学改革。为了让理论教学摆脱枯燥,同济大学软件学院还围绕TRIZ开发了一项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PMI2不拘一格的项目理念为中英两国院校合作搭建了一个开放的舞台。在与英国大学开展的合作中,有深入产业界的行业调查研究,也有联合课程的建设;有各种形式的学生创业大赛,也有多个创业基地的纷纷建成;有学生的深度参与,也有教师的广泛互访交流;有创新性教学理念的引入,也有院校课程改革;有业界的广泛参与,也获得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PMI2项目将中英两国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集合在同一个舞台上,促进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提高了高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水平,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对接。
  
  四、PMI2促进了中英高校合作关系的发展,加强了双方的文化认同,开辟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
  
  1. PMI2为中英高校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机会
  PMI2结合全球发展趋势,为中英高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合作平台,为中英两国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合作机会。
  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外联络部许辰部长介绍说:“PMI2在我们与英方院校都在思考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为双方提供了合作的平台和机会,让我们能够把一些思考和理念应用于实践。两校在解决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级管理型人才缺乏的问题上做出了非常好的试验性尝试。目前,高校间的合作大都基于现有的科研体系和培养体系,这导致国际合作往往局限于个别学科,而在这次PMI2项目的合作中,我们试图与英国约克大学共同发起综合性合作,不单围绕学校和企业,更要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水平,帮助我国产业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健全我国的人力资源体系,完善人力资源梯队的建设。”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与英国波尔顿大学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了课堂教学,还在与英国高校共同举办研讨会的过程中,加深了两校对项目的理解,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中英高校通过项目合作密切了合作关系
  本次受访的参与PMI2的7所中国院校,大多在开始PMI2项目之前就与英方院校建立起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这次PMI2项目中,中英合作伙伴院校多结合学校现行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强化了优势学科,提高了人才培养实力。一些中方学校还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与英方合作伙伴一道,围绕新的主题,开辟了新的合作方向。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在PMI2项目中,不仅巩固了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和考文垂大学的合作关系,还通过项目与其他国家高校建立起了联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杨晓雁副主任介绍说:"在项目中,我们将与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合作与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的建设、学生创业中心的工作,以及我院刚刚承担的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创业教育教学法’高级研修班的工作融会贯通。不仅吸收了英国高校的成功经验,而且把我们的学位后培训基地的学生培养理念传递给了英国高校,使两校提出的很多人才培养理念能够在合作中得以付诸实践。两校还参与了英国大学生创业全国委员会(NCGE)举办的创业教育者国际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通过推广中英两校开展PMI2项目的理念,进一步与美国、荷兰和葡萄牙的大学围绕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建立了合作。在这次合作中,我们和外方的合作从点对点逐渐发展成为网状的综合性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在PMI2项目中,结合提高就业能力这一主题,探索了商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冯伟哲副院长提出:“在双方合作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实现了通过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总结我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吸收英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这一目标”,“中英双方开展的深入合作调研的结果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3. 合作增进了文化理解和认同,提升了学生的全球意识
  参加PMI2项目的中方项目负责人都在访谈中一再强调这次合作对中英两国相互理解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南京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对外联络部许辰部长说:“PMI2项目实际上是一种人文学科领域的跨文化合作,这对于两国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合作中,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相对不明显,因为很多科学实验和研究不受文化局限;而在人文学科领域的合作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会造成非常巨大的隔阂。对于与各国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背景紧密联系的人才培养问题,相关的合作需要建立在中英双方的互相理解之上。PMI2为双方的互相认知和理解提供了沟通和协调的渠道,并建立起了一个系统的框架促进双方相互理解与认同。两国只有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效交往,实现共同利益。学生只有在对他国文化产生认同感时才有可能形成国际视野,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的世界公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杨河清院长肯定了项目在这方面的成效:“中英学生在深入参与PMI2项目的过程中,跨越了文化冲突,真切地了解了对方最真实的文化特色和社会情况。”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的中方负责人程惠芳教授对此也深有感触:“中英双方合作完成百家企业的教学案例,并将其融入教学,无形中宣传推广了两国的企业。英国学生通过剖析中国企业的案例,能够深入了解中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现实情况,逐渐树立起对我国的友好观念,这对于未来加强两国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交往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郑嵘副院长也表示:“在我们与英国伦敦时装学院依托世界著名户外品牌Berghaus合作开展的项目中,我们让中英学生换位思考,面对自己比较陌生的产业环境开展设计项目实践。这对激发学生的灵感非常有利,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置于全球化市场的背景之中,以国际专业标准去衡量自己的设计。这种做法让学生经历了一种全球化的学习体验,为他们将来面向国际市场就业发展打下基础。”
  4. PMI2拓宽了中英教育合作的空间
  在实际合作中,PMI2项目很好地实现了其目标,包括展示英国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创新性举措;提升英国高校在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水平;吸引国际合作伙伴;加强英国教育品牌的形象等。在开放的合作模式下,英国院校不仅成功展示了其研究优势,推广了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了更多中国学生关注英国教育,巩固了与中国院校既有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创造了更多海外合作发展机遇。PMI2进展至今,许多中英学校合作内容都超出了项目原定的合作范围,有的还引入了更多国家的参与,发展出多元化的多边教育合作。
  英国文化协会在承担PMI2面向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了解中英两国利益关注点,熟悉两国文化特点的优势,成功地缓解了合作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英国文化协会还召集PMI2参与学校,召开经验交流会,帮助所有参与学校实时互动,交换成功经验,同时监督项目进展,及时化解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英国文化协会还积极与PMI2项目的中方参与高校建立联系,向英国高校宣传我国高校的有关情况,为中国高校与英国高校合作创造条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我国的许多高校纷纷与英国文化协会洽谈,寻求开展更多中英交流合作项目的机会。
其他文献
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我国从人口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进而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的留学市场上,赴美留学始终是申请者和家长的首选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08-2009学年,美国留学生人数创历来新高,其中中国在美高等教育阶段留学的总人数为98 235人,比上一年度增长了逾两成。专家认为,2
举 措    加拿大安大略省推行“全天候”早期教育  加拿大安大略省准备从2010年秋天开始,对4岁~5岁的儿童逐步实施“全天候”早期教育。这是安大略打造高素质劳动力队伍计划中的一部分。安大略将成为北美地区唯一提供“全天候”早期教育的地区。  2010年9月,3.5万名幼儿园儿童将会登记成为“全天候”早期教育的成员。安大略省的目标是到2015-2016学年,所有学校都能开展“全天候”早期教育服务。
2007年9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就新教师培养和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特别是英语教师培训的问题,组织了部分相关人员赴北欧芬兰、瑞典、挪威三个国家学习考察。  考察团在芬兰先后访问了芬兰教育部、芬兰全国教育事务委员会、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应用教育科学学院、芬兰土尔库大学师范学院、芬兰罗素高级中学,并深入课堂观摩,听取相关专家和教师介绍如何加强外语教学和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在瑞典,考察团访问了我国驻瑞典大使
三十二年前,唐山大地震与今天的汶川大地震一样震惊了中国人,同时也震惊了世界。  当时的许多国家领导人以及对中国抱有偏见的国外媒体曾经预言,经过十年文革的动荡,在周恩来、朱德逝世之后,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病重之时,唐山大地震或许是对这个国家的致命一击。  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并没有在天灾人祸的重击下垮掉。时间仅仅过去了两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便胜利召开,从此,一个古老的国度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的
摘要: 从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学生活动的视角,进行“1mol气体体积测定的再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运用“在线共享文档”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活动进程的反馈、学习情况的记录等教学功能,为教师开展指导、提问、评价、时间分配等教学行为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依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资源; 1mol气体体积测定; 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03-0045
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的形势下,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乃至全球性的国际合作已必不可少。作为联合国系统中负责教育、科学、文化和传播领域国际合作事务的一个专门机构,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和民族之间开展对话创造条件。对于中国而言,我们正在努力寻求用世界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自己的工作,并通过教科文组织这个思想实验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良好
此文系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YJ2019ZB08  摘要:古诗词鉴赏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丰富学生情感、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乃至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以教师讲解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功利性的古诗词鉴赏教学和局限于课堂的古诗词教学等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来探讨古诗词教學策略。  关键词: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
日本设立向海外和企业派遣博士课程研究生并提供奖学金的制度  据《朝日新闻》报道,为了培养国际通用的有实际研究能力的研究人才,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设立向海外和企业派遣大学理科系博士课程在读学生并向其提供奖学金的制度。为此,文部科学省提出2008年计划向海外和企业派遣1 600人,每人每月的奖学金金额为15万日元,总计需要30亿日元的预算要求。  这一制度主要是面向那些已与海外大学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与
编译/彭永清  具有高等专业知识的博士就职正变得困难。其背景是在全日本推行的名为“研究院重点化”和“博士后研究万人支援计划”使得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大增,造成他们的就职单位空前不足。而为了不使“科技立国”的基础受到动摇,日本产业界、研究教育机构和政府,已经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个问题。  近日,关于博士后问题的公开论坛在东京召开。一些大学负责人对此表示非常担心:“如此下去,日本科学界将面临危机。”与会
朱华山先生的著作《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通过对法国教育的实地考察、与法国教育界人士的交流以及研读有关法国教育的多方面文献,对当代法国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介。该书涉及到了法国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从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教育,从高等教育到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从教育管理体制到高等教育政策,大凡法国教育的基本方面,在该书中都有所涉及。在梳理法国教育的同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