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注重引导学生很好地阅读课文,才能把握言语本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力,使学生的学习领悟之根深深地扎到语文土壤里,最终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语文素养 阅读训练 言语本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如果学生不能关注文中的人事、情感、智慧背后的“言语表达”,不会读优美的文字,不会品精美的词句,更不懂得积累其中的语言并运用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训练。所以说,语文学习应使学生的学习领悟之根深深地扎到语文土壤里,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怎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我认为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更是语文学习不容忽视的根本。
一、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上“活”,这是每个教师的追求,而现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氛围或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去认真地品读课文。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通过品读课文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文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情的词语。如文中写“他(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攀”、“缩”“倾”等词为什么要重读,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的意蕴,想象一个肥胖的老人攀爬翻越马路的艰难情景,做到读者情与作者情的交融。由于情动于衷,课堂就自然活了起来。
再如教《孔乙己》一文时,我抓住课中多次出现的“笑”字,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在貌似无疑处设疑,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反复认真地阅读课文,积极思考,每一个学生脑海里都起伏着思维的波涛,使这节课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给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二、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学习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渐形成独立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吃透文本的情况下就急于激发学生发表“高见”,显而易见,这种“创新”又怎么能完成它所肩负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使命呢?相反,这样只会滋长学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坏风气。
如在教学上述《孔乙己》一文时,我校一位老师,在分析课文之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认识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又如教学《风筝》一课,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问:“弟弟为什么忘记了‘风筝事件’?”学生反应热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弟弟太伤心了,不想提及“风筝事件”。于是我再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风筝事件”的情节以及“我”的悔悟,重点体会描写“我”和“弟弟”的关键词语。之后,学生的见解就不同了。有的学生说:“哥哥其实很爱弟弟,弟弟也很爱哥哥。”有的学生说:“哥哥太狠心了,不过最终他还是悔悟了过来。”有的学生说:“弟弟是个纯真的小孩,不善于记事。”有的学生说:“弟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觉得哥哥是为他好。”……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就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凸显了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力。
如今,我们有许多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生物课、地理课、历史课等。这样的课或思想深刻,或形象生动,或课堂气氛活跃,自然也受到了很多的好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其中忽略了负载内容的语言形式。
“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如果我们只讲清内容,不看形式,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做到着眼于语文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力呢?这就需要加强阅读训练,多读、精读、品读,从而了解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比如: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
我在教学议论文《谈骨气》这篇典型的议论文时,在学生了解了论点、论据及其思想意义后,继续对负载内容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探究。例如说理的脉络: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部分的论述,符合议论文的结构规律;议论文中的记叙,作为论据,是精心选择与安排的,从三个角度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并且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又如,我们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就不能只讲或重点讲授荔枝的内部结构及其生活习性,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品味文章的语言之上:体会作者的思路,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大量古诗文的引用又好在哪里?这样不仅理解了这篇科学小品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语言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并且还可以指导写作。
如果说文章的主旨可达的途径多种多样,那么语文学习只能选择言语那一条,而把握言语本体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反复朗读、精读、品读,在阅读中细心地感悟、认真地体验,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语文素养 阅读训练 言语本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如果学生不能关注文中的人事、情感、智慧背后的“言语表达”,不会读优美的文字,不会品精美的词句,更不懂得积累其中的语言并运用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单一的思维训练。所以说,语文学习应使学生的学习领悟之根深深地扎到语文土壤里,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怎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呢?我认为其重要的途径就是——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更是语文学习不容忽视的根本。
一、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课上“活”,这是每个教师的追求,而现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倡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其实也就是倡导把课上“活”。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氛围或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去认真地品读课文。其实,反过来,我们也可通过品读课文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文中那些看似平常却蕴含深情的词语。如文中写“他(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攀”、“缩”“倾”等词为什么要重读,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的意蕴,想象一个肥胖的老人攀爬翻越马路的艰难情景,做到读者情与作者情的交融。由于情动于衷,课堂就自然活了起来。
再如教《孔乙己》一文时,我抓住课中多次出现的“笑”字,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起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在貌似无疑处设疑,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反复认真地阅读课文,积极思考,每一个学生脑海里都起伏着思维的波涛,使这节课出现了一个小高潮,给课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二、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学习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成功地外化为各种“言语作品”逐渐形成独立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过程。如果我们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吃透文本的情况下就急于激发学生发表“高见”,显而易见,这种“创新”又怎么能完成它所肩负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使命呢?相反,这样只会滋长学生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坏风气。
如在教学上述《孔乙己》一文时,我校一位老师,在分析课文之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认识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又如教学《风筝》一课,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问:“弟弟为什么忘记了‘风筝事件’?”学生反应热烈,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弟弟太伤心了,不想提及“风筝事件”。于是我再引导学生反复地阅读“风筝事件”的情节以及“我”的悔悟,重点体会描写“我”和“弟弟”的关键词语。之后,学生的见解就不同了。有的学生说:“哥哥其实很爱弟弟,弟弟也很爱哥哥。”有的学生说:“哥哥太狠心了,不过最终他还是悔悟了过来。”有的学生说:“弟弟是个纯真的小孩,不善于记事。”有的学生说:“弟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觉得哥哥是为他好。”……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就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讨论中凸显了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注重阅读训练,把握言语本体,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力。
如今,我们有许多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生物课、地理课、历史课等。这样的课或思想深刻,或形象生动,或课堂气氛活跃,自然也受到了很多的好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其中忽略了负载内容的语言形式。
“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如果我们只讲清内容,不看形式,是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怎样做到着眼于语文形式,提高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受力呢?这就需要加强阅读训练,多读、精读、品读,从而了解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比如: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
我在教学议论文《谈骨气》这篇典型的议论文时,在学生了解了论点、论据及其思想意义后,继续对负载内容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探究。例如说理的脉络: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三个部分的论述,符合议论文的结构规律;议论文中的记叙,作为论据,是精心选择与安排的,从三个角度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并且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探讨。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又如,我们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就不能只讲或重点讲授荔枝的内部结构及其生活习性,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品味文章的语言之上:体会作者的思路,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大量古诗文的引用又好在哪里?这样不仅理解了这篇科学小品高度的科学性、鲜明的思想性、生动的文艺性、语言的准确性,也提高了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并且还可以指导写作。
如果说文章的主旨可达的途径多种多样,那么语文学习只能选择言语那一条,而把握言语本体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反复朗读、精读、品读,在阅读中细心地感悟、认真地体验,这样才能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