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我们形成正确有效的思维方式的重要理论和具体工作的指导原则,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观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在实践视域中分析矛盾探寻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大学生 社会实践
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方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接受社会生活的方式、规范与准则,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观照下,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缺失,提出思考,探寻对策。
一、正确认识实践,奠定社会适应的良好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阐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人性置“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二是把人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或实践,“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2。两个方面契合在实践上。每个人都必然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由于人的个性不同,人与人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这是不争的事实。改变自己也是改变环境,目的都在于达到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对当下青年学生而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不是上天赋予的,也不是由他人所创设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综观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我们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把实践引入马克思理论体系。可以说,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还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从而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础。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不在于解释世界,但需要澄清的是,它并不否认解释世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还认为科学地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前提。谈到这,不妨让我们联系现阶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我们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的层面上。人们通过改造客观世界,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可知,我们不仅要看重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看到人在实践中的自觉能动性。脱离了大学生内在需要的社会实践,注定了是不能影响和促进大学生全方面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看,实践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如今,人们都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忽视实践性原则决定性作用的客观性又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事实上,透过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并不是把人的实践看成是外在认识的,而将其看作是人类认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原则是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客观性必然是要坚持实践性的。因此,这为在现实困境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曾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这里“种的尺度”是指客体的规律和本质,而“内在的尺度”即体现了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由此可见,只有符合客体规律和主体需要的实践才是符合人之本性的实践,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三、构建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和谐,离不开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构建大学生和谐身心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要紧紧依靠行为主体以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即自律。同时,还必须以他律作为保证。他律既包括相应的制度约束,又包括社会舆论的压力等。自律是他律的本体基础,他律是自律的引导机制,他律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律,而普遍的自律又营造了一个有力的他律氛围。大学生已经处于成人阶段,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个体行为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确立自律意识。
四、深刻理解实践,明确适应社会的根本要求
社会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最终起作用的方式是自律,包含了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实践中养成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是社会适应的关键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协调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需要自我约束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首先控制你自己,然后你才能“控制”其它。一旦失去自律自制,别人就会轻易将他击败。“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3种各样的人和事,真善美、假丑恶混杂在一起,大学生毕业踏入社会,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难以想像的各种变化,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会忙乱而无所适从。人是从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的存在物。在实践中总有人们尚未认识和加以利用的东西,将牵引着人们走向实践的深处。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引领青年学生融合到社会实践中,影响环境改变自我,使思想、心理、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社会的需要达到和谐与统一,凸显人性、张扬个性,并使实践的未来意识尽显其中,在社会适应的路途中通达无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