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平等”问题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纲领中平等的权利、教育、分配等问题的深刻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等观,认为只有差异化的权利才能使人们得到平等的结果。本文分别对马克思对平等教育、分配问题的批判进行探讨,强调现实主义观念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层面到具体的教育、分配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中国社会平等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平等的权利 教育 分配 当代中国社会
  一、《哥达纲领批判》对“平等的权利”的分析
  “平等的权利”在纲领草案中以不同的形式不断出现,马克思对“平等的权利”的思考和讨论也是这本书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平等”观念只是一种历史的规定,并未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1]。
  纲领中首次提到对平等的权利的描述——“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的一切成员”[2],这句话在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深刻剖析之下显露出它的真面目——这里所谓的“平等的权利”实际上仍旧是资产阶级的权利。纲领中以同一尺度——劳动,作为人们获得回报的计量标准,却忽略人的差异性在其中的影响。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同样的时间内,从事相同的体力劳动,那么小孩、残疾人、妇女再怎么努力工作,往往也比不上健康成年男子的工作量;从事脑力劳动,有些天资聪慧的人的劳动效率往往比普通人高得多。只是简单粗暴地以劳动量作为衡量人们劳动所得的标准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样衡量得到的结果一定是不公平的。
  即使在权利的前面冠上“平等的”字眼,但权利的本质仍是在特定条件之下只用一种特定的角度看待某些事物,這样的按劳分配忽略不同人的差异性,仅仅只将他们当作同样的劳动者,用同一尺度衡量所得出的平等的权利的分配方式实际上还是不平等的。这里蕴含的马克思的价值观念很值得思考——“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蕴涵一种不同于剥削不正义的正义观念,即由非选择的偶然因素导致的实际所得的不平等是不正义的观念。”[3]马克思在看待所谓平等的权利的同时看到那些非选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驳斥了从前的在人们心中看似正义的“劳者多得,天经地义”的陈旧观念,提醒我们,人天赋的差异性,不同身份背景及不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天然特权其实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如果要尽可能真正实现平等,则要将他们本身的天然差异考虑在内,这样多方面衡量得出的有差异性的结果,才可能是平等的。
  现实中,我国的高考政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书中关于“平等的权利”的思考与应用。例如,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考卷不同,同一高校针对不同的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也有差异。因为各个地区的教育环境不一,不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是不同的。如果说学校不区分学生的差异,仅仅以分数为考量标准,只划一条录取分数线的话,对于那些在教育环境没那么优良下成长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哥达纲领批判》中对平等教育问题的批判
  前文提到的“平等的权利”与《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教育问题的批判有相通之处,马克思对教育的批判实际上是基于对“平等的权利”的思考之上的。纲领中有这样一句话“:由国家实行普遍的和平等的国民教育。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2]毫无疑问,这遭到了马克思的谴责,他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嘲讽了这句话的荒唐可笑,犀利地指出了这些看似正确的话语之下隐藏的不合理之处:
  是不是以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对一切阶级都可以是平等的呢?[2]
  在美国的几个州里“,高一级的”学校也是“免费”的,那么,事实上这不过是从总税收中替上层阶级支付了教育费用而已。[2]
  以上是笔者认为最切中要害的两句话,在当时的社会, 穷苦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条件读书,困窘的家庭背景让他们被迫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又谈何平等的教育?更何况其中还存在阶级问题,不同的阶级俨然拥有不同的教育水平,又如何能够说这是平等的教育?将总税收中的一部分支付上层阶级的教育费用,穷人的钱一部分反而被用于富人家庭的教育,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使本就不平等的社会情况雪上加霜?此外,这本书中还提到“至少应该把技术学校(理论的和实践的)和国民教育联系起来提出”[2],反映了这部分纲领对于种种现实问题的忽视。
  马克思对纲领中所谓的“平等教育问题”的批判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他看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清楚社会经济状况才是决定教育状况的本质。在平等的权利之后,它再一次郑重提醒人们——平等远远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它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或是一个标准就能够体现或解释的,而是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脱离现实生活、完全不考虑实际地谈平等是万万不可取的。
  在教育问题上,要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给全体人民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权益,我们需要脚踏实地,更全面地考虑那些还未解决的及将来可能发生的现实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政策,万万不能脱离现实空谈教育平等,脱离实际而生的政策无论看起来多么冠冕堂皇,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平等分配问题
  当下,被谈论最多的问题是分配问题,如何实现公平的分配,怎样的分配方式才是公平的,这是政府和人民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特征出发,结合现实主义观念,第一次区分了共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并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两个阶段的分配形式进行了科学设想。
  马克思指出,让劳动者得到“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脱离现实主义的、荒谬的。纲领中所谓公平平等的分配方式对“劳动所得“”公平分配”等概念的描述是模糊不清的,原文如下“: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2]。
  马克思结合对“平等的权利”的批判提出了对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的思考:他将“劳动所得”定义为劳动的产品,“集体劳动”定义为社会的总产品,指出:影响消费资料分配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决定了消费资料的分配,脱离生产方式谈分配是非常错误的。从现实主义观念出发,社会总产品在分配到个人之前,肯定要扣除一部分用于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持、用于正常生产的维系等,在扣除用于这些方面的财富后剩下的产品才能够分配到个人的手中,所谓“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实际上是有所折扣的,马克思以自由劳动为分配的尺度,分配的量取决于劳动者本身给予社会的,即他的劳动量。这样的分配方式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从前文对平等的权利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按劳分配并不是一个公平的分配原则,那么为什么还要实施呢?《哥达纲领批判》中提道“: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这里通行的是调节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2]
  当前的社会主义正向更高级阶段过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要实现绝对的平等、公平正义的分配显然是脱离社会现实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应该时刻带着现实主义的观念思考问题,根据社会现实合理的制定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建立的基本理论前提之一。即使它不是一个完美的分配原则,但是是过渡阶段不可避免的。要想遵循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基本条件是:社会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极大丰富的集体财富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已经明确将共产主义社会表述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状态”。[2]
  在向这样的理想前进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调整分配制度,或是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处于弱势的人们维持社会的健康稳定。不能盲目求快地追求平等的分配,因为即使把未来“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放到现在,也可能因为与现在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不符使分配问题变得更不平等。
  四、马克思平等观对中国社会平等问题的意义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对“平等的权利“”平等教育“”平等分配”等问题批判时形成的平等观,对中国现实社会在平等问题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马克思的平等观体现了他对平等的理想性描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他所描述的共产主义最终阶段的分配原则,但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他的平等观中我们能够看到理想性与现实性的融合。马克思在平等问题上特别强调现实社会背景的重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启示我们要根据国情、社会发展情况制定适合我们党和人民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所孕育出来的。
  马克思的平等观对我国的分配、教育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在《哥達纲领批判》一书中对这些问题的批判,警示我们要多角度看待问题,要时刻以现实主义的观念思考问题,他提到教育的平等面临阶级问题、学生受教育机会与水平受家庭背景的影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待遇等问题都体现了这方面的思考。
  在教育问题上,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盲率较高,但到今天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我国在帮助贫困偏远地区等受教育弱势人群上作了非常多的努力。国家政府多方面考量现实状况,不断适宜地改革更新教育政策,取得了今天的一系列教育成果。
  在分配问题上,我国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和马克思设想中的按劳分配原则还存在部分差异。有相关文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必要全面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的层次性和目前存在的非劳动收入,更加注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④的看法。政府也时刻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飞跃式增长。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以马克思的分配观为指导,合理地分配生产要素,尽可能地调动各种创造财富的因素,及时调整收入分配比例,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增加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调节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规范收入秩序,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
  在关注平等问题时,要从现实主义观念的角度出发,结合时代背景等因素,既要以马克思平等观为指导,又要小心考量其是否与我们的经济状况、生产力发展情况相适应。我国针对教育公平问题实行的各项政策、对分配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其实都是在马克思平等观基础之上的思考、扩展及实践,我国教育经济状况的巨大进步无疑是党和政府对马克思平等观出色理解及实践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何中华“.  平等”问题的历史规定及其超越——重读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段忠桥.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基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
  [4]高翔莲,胡家贵. 从《哥达纲领批判》看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J]. 湖北社会科学,2007(10).
  [5]陈刚.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6]高继文. 新时代历史方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2).
  [7]王学平,王茜. 实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是非的标准[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6(5).
  [8]贾丹丹. 中国改革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坚持与发展[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9]李晓阳,张明.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变革及其多重内涵[J]. 学术探索,2019(10).
  [10]刘建武. 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J]. 毛泽东研究,2018(4).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业呈现出一派繁荣的局面。张梦麟的翻译活动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他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与文艺思想、开展大众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特定的贡献。对张梦麟的翻译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其翻译实践活动,把握其翻译特点、思想,有助于了解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而把握翻译的客观规律,对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梦麟 翻译 实践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提出用新文学
平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认真执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紧紧围绕“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群众导向”,从严从实落实“两个责任”,扎实建立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营造“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氛围。  抓学习促提升。坚持会前学法学纪,让全体职工树立法制思维,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常态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职级晋升、评优选先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抓警示促警醒。开展学习红军精
期刊
摘 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小说取得了瞩目成就。女性作家们在作品中不懈传达出具有现代性意涵的女性意识,其中男权批判意识表现得蔚为鲜明。在破除男权神话之路上,女性作家们采取的男权批判策略发生了相应的流变,从最初的“对峙策略”到中期的“调和策略”再到后期的“放逐策略”,观照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的困境与发展。  关键词:女性小说 男权批判策略 对峙 调和 放逐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女作家
摘 要:旅游景区公示语是我国各大景区做好入境旅游服务工作的关键。根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统一规范,5A 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的英译须“准确、科学”,且不得有任何“错字、错译和语病”,故此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之余,将景点介绍类文本也包罗在公示语翻译内,分析相关文本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景区 公示语 翻译  我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山大川美不胜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截
摘 要:林损是现代著名学者,永嘉学派的殿军,也与学衡派多有交集,其文章及文论思想见于《林损集》中。林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东南大学任教,与东南大学和后来的中央大学的“学衡派”人士具有思想共鸣。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学衡派属于广义上的二十世纪初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晚清国粹派等保守主义有紧密的联系。林损在《学衡》上刊登了不少文章, 但学界较少重视林损与学衡派之间思想上的联系,作为学衡派谱系的边缘人
摘 要:儿童视角叙事是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叙事策略,《饲育》《感化院的少年》等是早期作品中使用儿童视角叙事的代表作。以大江健三郎早期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叙事为中心,从童年经验、作家个人气质及山村“童子”传说三个方面可以探究大江健三郎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原因。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 儿童视角叙事 创作原因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的旗手,他的文学走出了国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世
摘 要:作为一代文学大师,莫言先生以凌厉的笔触描绘着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挣扎与渺小,站在生命的高度上创造文学。重视莫言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能够为后续的文化研究活动提供新的参考经验,对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进行理性分析,感受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下的文学造诣,不仅能够帮助现代文学创作者深入理解“生命意识”的内涵,更能够对莫言的作品进行透彻解读。本文立足于莫言的经典小说作品,在对其作品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摘 要:自媒体时代是网络时代的最新延展,各类自媒体平台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生活的重要渠道。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浏览信息、发表观点、表达态度,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效顾及的场域。在这种时空境遇下,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型,从教育者、教育载体、教育内容等入手,探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建构策略  一、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