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点对点与组网模式比较分析

来源 :浙江电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zhongyu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按功能区分过程层网络模式,即主保护点对点其余组网模式。介绍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4种网络模式,比较了点对点模式和组网模式在造价成本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劣,论证组网模式网络流量、延时的可行性;介绍了主保护点对点其余组网模式的光链路寄生回路,并提出解决办法。最后介绍了主保护点对点其余组网模式的工程应用情况,并展望全网合一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以500kV瓯海变电站220kV 2号母联间隔为例,研究分析了采用1辆吊机加2套机动绞磨进行运行变电站高层软母线更换的施工方法,经现场安装实施证明,该施工方法安全、可靠、简便、
随着阀端间交直流耐压试验的完成,中国西电集团所属企业西电电力系统自主研制的±800kV/5000MW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顺利通过绝缘试验及运行试验,各项指标满足IEC625
风电机组的尾流效应是风电场能量损失的重要因素,研究尾流效应是为了优化风机布置,尽量减小风力机尾流的影响,降低风电场能量损失,使风电场的经济性达到最佳。而现有的许多工程应
期刊
智能变电站的扩建接口在国内外都缺乏成熟经验,以220 k V塘雅变110 k V塘石1213、塘泄1214线间隔扩建工程为例,对智能变电站扩建过程中不同二次设备接口的要点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介绍SF6气体放电分解机理及影响因素,对目前常用的气相色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气体检测管法、电化学传感器法等多种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各种检
介绍一种利用PI数据库实现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的方法,通过在PI数据库中获取线路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对线路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自动判断线路事故跳闸情况,并将事故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