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在从抒情诗的角度观照乡村的所有的中国当代作品之中,还没有哪一部作品像海男的这部散文集那样富有纯粹无瑕的诗性。《乡村传—— 一个国家的乡村史》一书把乡村的“恶”和痛苦悬置一边,专门从人性中对乡村的田园生活景象的渴望与怀念出发,去打捞并描绘一个个埋藏在人们心底、让人隐隐作痛的乡村语境。毫无疑问,这种对人的心灵有着抚慰和滋养作用的语境只能是诗性的,因为在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乡村的诗性和诗性的乡村是灵魂逃遁的最后场所。因此,乡村成了中国式的文化心理必须首先预设的一隅。所谓进则“仕”,退则“隐”,这里的“隐”也就是追求乡村的诗性,追求回归。“隐”也同样是对乡村的“恶”和痛苦的悬置。
海男并非从理论上悬置了乡村的“恶”和痛苦之后才来写一个国家的乡村史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空前的诗性文体的作家,她的灵魂正是在向“后”逃遁的历程中到达乡村的。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两个乡村:一个是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乡村;一个是语言中的乡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乡村被语言引领着到达光明之中,而语言中的乡村,则创造着人心预料不到的另一番景象。两者如海水与波涛的关系一样,既是一体,又创造了超越水自身的形上之美。
她说,“古老史书已经被风翻阅着”,“风”除了翻阅语言之书、心灵之书,还翻阅另外一部沉默之书,这部书就是自然史中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之间的秘密联系。诗性不是空洞的,当诗性呈现的时候,它肯定有自己起源的场景、语境和事物。在海男的眼里,“随同着这河水平静地绕着村庄流淌—— 玉米开始变黄”,“一个国家因为有了农人的镰刀才具备了叙述乡村故事的铿锵之声,镰刀在空中划了一圈之后,一望无垠的玉米完全按照一个农人为它确定的地点和时间,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之地。”诗即是存在,同时,也是对存在的寻找。任何人都不能找到作为整体的诗,任何天才都按自己的方式分解着诗歌。
“古老史书已经被风翻阅着”,海男的语言就像风一样,吹过所有的事物,然后用修辞的磁性和魔力,把彼此陌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鼠类们的身体颤抖着,无助地倾听着玉米向前倾倒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竖起了田鼠的耳朵,也竖起了自然界所有倾听者的耳朵。从纯粹的、冰清玉洁的抒情诗的意蕴来看,在当今中国,还没有谁的语言能像海男的语言那样让她关注的一切领域都脱胎换骨,以使事物和人心在语言中转换其存在的方式,从而在诗性的建构中获得解放;也没有谁能像她那样,敢于在语言中清洗掉社会结构的另外一种现实的存在,用人性中的乌托邦来拯救人性。
《乡村传—— 一个国家的乡村史》 海男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1 定价:18.00
海男并非从理论上悬置了乡村的“恶”和痛苦之后才来写一个国家的乡村史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空前的诗性文体的作家,她的灵魂正是在向“后”逃遁的历程中到达乡村的。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两个乡村:一个是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乡村;一个是语言中的乡村。文化心理结构中的乡村被语言引领着到达光明之中,而语言中的乡村,则创造着人心预料不到的另一番景象。两者如海水与波涛的关系一样,既是一体,又创造了超越水自身的形上之美。
她说,“古老史书已经被风翻阅着”,“风”除了翻阅语言之书、心灵之书,还翻阅另外一部沉默之书,这部书就是自然史中事物与事物、事物与人之间的秘密联系。诗性不是空洞的,当诗性呈现的时候,它肯定有自己起源的场景、语境和事物。在海男的眼里,“随同着这河水平静地绕着村庄流淌—— 玉米开始变黄”,“一个国家因为有了农人的镰刀才具备了叙述乡村故事的铿锵之声,镰刀在空中划了一圈之后,一望无垠的玉米完全按照一个农人为它确定的地点和时间,寻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之地。”诗即是存在,同时,也是对存在的寻找。任何人都不能找到作为整体的诗,任何天才都按自己的方式分解着诗歌。
“古老史书已经被风翻阅着”,海男的语言就像风一样,吹过所有的事物,然后用修辞的磁性和魔力,把彼此陌生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鼠类们的身体颤抖着,无助地倾听着玉米向前倾倒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竖起了田鼠的耳朵,也竖起了自然界所有倾听者的耳朵。从纯粹的、冰清玉洁的抒情诗的意蕴来看,在当今中国,还没有谁的语言能像海男的语言那样让她关注的一切领域都脱胎换骨,以使事物和人心在语言中转换其存在的方式,从而在诗性的建构中获得解放;也没有谁能像她那样,敢于在语言中清洗掉社会结构的另外一种现实的存在,用人性中的乌托邦来拯救人性。
《乡村传—— 一个国家的乡村史》 海男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1 定价: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