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重庆 辐射西南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注册资金2亿元,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公司三家企业合资组建。公司依托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的技术、生产资质和管理经验,初期规划组装生产跨座式单轨车辆、B型地铁车辆、承接单轨和地铁车辆的大修任务。项目初期用地380亩,投资约八亿元,形成年组装500辆、大修100辆城轨车能力。
  2011年1月28日,中国北车集团公司与重庆市及两江新区分别签订共同打造城市轨道车辆生产组装维修基地、城际轨道车辆生产基地、西南动车组维修组装基地、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及建设北车集团新兴产业基地等五大业务板块的战略协议。其中,直接与我司相关的前三大板块除落实已有的城轨车项目达纲外,新规划了年产500辆城际轨道车辆,形成年3~5级维修及组装、调试动车组100列的综合能力。后续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成为一家专门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制造和维修的百亿级大型企业。
  “立足重庆,辐射西南,走向世界,
  力争在五年内打造出年产值400亿元的产业基地”
  2010年公司正式投入生产,当年产车22辆;2011年达到174辆。从2012年3月起,公司已基本形成月产7列车(每列6辆)、两类车型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前两年实现了城轨车年生产能力500辆的设计规划目标,完全满足了重庆轨道交通所需要的车种和车型的营运要求。
  至2012年5月,公司生产轨道交通车辆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如:车厢、转向架、牵引制动系统、信号控制系统、内饰结构件等大部分已在重庆布局生产或已开始生产配套。截至目前,与我公司达成合作关系的重庆本地企业有40余家。
  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公司已具备生产重庆轨道交通所需要的全部车种和车型的能力。公司先后提供了重庆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包括轻轨2号线、3号线、地铁1号线、6号线以及不同线路的增车项目等,不但提前实现了年产500辆城轨车辆的能力,而且完成年维修100辆城轨车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公司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先进可靠,其中单轨车属国内独家生产,重庆地铁1号线车辆成为国内最先进的地铁车辆。
  2011年11月8日,中国北车集团奚国华总裁在公司首辆地铁车下线仪式上说:“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重庆长客现已具备生产重庆轨道交通所需要的全部车种和车型的能力。首列全工序重庆造地铁车的成功下线,标志着重庆长客公司在系统集成方面又迈出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一步!2012年重庆长客将排产430辆车,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有望成为中国城轨车辆制造企业的前三强。”“中国北车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与重庆市的战略合作,一如既往地支持重庆长客的发展,将按照协议要求,加快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尽快达到年产城铁车500辆、年维修100辆、年产城际车500辆、年维修高速动车组300列的规划目标。同时,中国北车将在牵引、制动、信号等轨道车辆核心技术领域与重庆市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打造轨道车辆全方位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在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方面的合作。立足重庆,辐射西南,走向世界,力争在五年内打造出年产值400亿元的产业基地。”
  “精心谋事、激情干事、大气处事、和谐共事”
  是合资企业城轨车项目落地做实的关键
  作为重庆机电集团旗下的一个合资企业,重庆长客公司城轨车新产业项目的发展面临诸多机会和挑战,总是让人既欣喜又焦急。特别是合资公司的经营班子成员,均来自不同的股东代表,面临不同的工作认知和文化习惯,如不能有效整合和相互包容,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
  对此,作为重庆本地的两个股东非常注重大局意识,千方百计地为合资公司的发展营造环境氛围,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占有40%股份的第二大股东——重庆机电集团董事长谢华骏同志更是强调要以发展大局为重,要求把践行“精心谋事、激情干事、大气处事、和谐共事”的理念作为企业家的应有担当,这对合资企业的认知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合资公司领导班子通过交流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反复梳理发展思路、总结工作得失,强调大气处事、和谐共事的重要性,强调团队的作用,让“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者,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的团队理念深入人心。这些“环境工程”的构建,让公司领导班子层明白,公司的大局就是尽快形成设计产能,充分满足市场用车需要,在实现“重庆车重庆造”的基础上,辐射外部市场;配合政府,做好本地化配套生产的产业布局,为项目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打好基础,起好龙头示范作用。
  公司领导对发展初期的枝节问题并不回避,但不急于求成,用求同存异的大气胸怀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不让其干扰公司的发展进程。有了这样的环境,公司班子才能准确地把握公司建设发展目标、关键环节、发展进程和重要节点的要求,并科学筹划,有序实施,保证了城轨车项目提前实现产能目标。
  造车先造人,确保员工迅速成长
  是城轨车产能得以快速提升的根本保证
  面对全新的企业、全新的产品、全新的员工和城市轨道交通急切用车的需要,只有员工迅速成长,快速提升产能才有供车保障。
  由于轨道交通行业在重庆属于新兴行业,很难招到相关专业的成熟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公司急需的各类人才只能自主培养。因重庆没有城轨车生产企业可供新员工进行实作技能培训,公司新招员工的培训工作几乎全由长春的公司来进行。为了提升培训效率,培训工作遵循先培训技术人员,后培训技术工人,再由技术人员在重庆工厂示范操作,带领技术工人独立完成工序作业的方式进行培训。此后,产品生产的作业工序均由技术人员做出示范后再写成作业文件,并附上合格工序的标准图片样板,再向工人进行示范培训、考核上岗、反复指导。这样,技术人员不仅真正深入到了一线,培养了自己的独立动手能力,而且其制订的技术文件更加切合实际,大大缩短了自主培养成熟型人才的时间。
  从2009年1月以来,公司先后有十余批技术、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人共计500余名员工被派往长春的城轨车生产现场进行各种技能学习,通过回厂实践和开展一系列的“老带新”“师带徒”、理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了一批素质过硬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操作工人队伍,成为支撑公司快速提升产能的核心力量。
  2011年是公司构建产能平台、实现城轨车批量生产的关键之年;更是检验公司自主培养人才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共有11名自主培养的员工成功走上中层管理助理岗位,其中两位技术人员已独立承担起管理拥有400余人的组装车间的重任;另外,还有37名员工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成功晋升为二级员工,8名员工成为公司先进班组长,20名员工成为公司先进个人,19名员工成为公司进步突出个人。在28名先进班组长和先进个人中,也不乏二级员工的身影。此外,还有一大批技术、管理和工人骨干人员脱颖而出,在各种岗位上充当公司建设发展的主力军。
  活力文化引领是项目延伸取得成功的永恒主题
  城轨车项目的落地见效只是企业规模发展的第一步,如何继续“做实”,并在都市快轨研制、关键零部件生产等新项目上继续扬鞭奋蹄,成为企业决策层深入思考的话题。对于一个员工平均年龄仅有25岁的年轻公司来说,“做实”意味着管理能力的强力提升,这是公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强力提升管理能力需要导入先进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改进各项工作的创新精神,导入“人人有改进能力,事事有改进余地”的管理理念,给普通员工提供晋升通道,把开展各种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作为经常性的管理工作,把展示员工特长爱好的各种活动深入推进,让员工自主选择、自由发挥其特长能力作为打造活力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此,公司开展了以“清晰工作,自我负责”为主题的全员管理提升活动,引导和鼓励改进创新;制订并完善不同岗位员工的晋级管理办法,引导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订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协会管理办法,由公司创造条件,为具有不同文体特长爱好的各类员工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爱好的平台,以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激情。
  有了这样的文化引领,重庆长客公司将更加充满活力,在项目延伸发展的工作中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执笔人:王永祥)
  (责任编辑:罗志荣)
其他文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亦是如此。当今世界,装备制造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仍然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利器,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或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振兴中国就必须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尤其是振兴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发达国家如今“再工业化”的背景下,这种要求就更为紧迫。  早在1999年国庆50周年庆典上,我国机械制造业就喊出了“让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响亮口号 ,并作为全行
期刊
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通集团)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核心企业,是我国制冷行业和风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是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离心压缩机、离心式鼓风机、通风机等鼓压风机产品,离心式制冷机等大型中央空调主机产品,市政污水处理成套环保产品,以及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四大板块业务。  重通集团作为一家传统装备制造型企业,拥有50多年设计制造透平机械的历史,其
期刊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重庆机床厂于2005年底整合重组原重庆第二机床厂、重庆工具厂后组建的集团公司,是以专业生产齿轮加工机床为主,产品涵盖车床、加工中心、复杂刀具、汽车零部件、螺杆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  重庆机床集团有着辉煌的历史,曾以奔驰技术试制出国内第一台汽车柴油发动机,在中国现代机械制造史上留下了深刻足迹;先后创造了滚齿机、插齿机、剃齿机、珩齿机、磨齿机、挤齿机、冷轧机等各型齿
期刊
他们发扬见缝插针、找缝插针、凿缝插针的“三缝精神”,努力寻找逆转施工难关的突破口,实现了成功跨越。  文/ 陈 君 天 晃 任梁粟  在外行人看来,火车车站站改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程,无论从施工总量、科技含量都无法与高铁客运专线主体工程相比。但实际接触起来,才知道它的难处。中铁五局六公司成绵乐项目部所承担的绵阳北站站改工程,就像一块谁也不想接的烫手山芋。原因在于:在既有线上施工不仅要受到路局日常
期刊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是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中美合资公司,于1995年10月成立,双方股比各占50%,现有员工1 400名。公司生产的发动机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生产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QSK19和QSK38大马力发动机,开辟了我国大马力发动机电喷新时代;近两年新引进的K50发动机,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公司连续18年荣获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连续七年荣获“重庆市十佳外商投资企
期刊
西南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计公司”),位于重庆市南坪经济开发区,隶属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是重庆市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军工电子企业,我军电子信息化装备多个军兵种科研、生产、维修及培训基地。  从1966年在青川建厂到1993年全建制搬迁重庆,再至2011年环保搬迁工程开工,西计公司历经了三线建设创业、调整迁渝兴业、扩大发展旺业的不平凡的历程。46年来,几代西计人团结拼搏、创新
期刊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壮大,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资产重组、文化整合。而在众多的企业并购案例中,有成功实现经营扩张战略目标的,亦有功亏一篑的。实践证明,与人员、技术、信息、组织、管理上的融合相比,企业文化的融合难度更大,过程更长。本文描述的某汽车服务企业A集团对某汽车经销服务企业B集团进行的并购案例表明,在实现并购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只有成功实现了企业文化的融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快速
期刊
“鸽牌”——重庆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老百姓心中的精品代名词。  重庆鸽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隶属于港交所上市的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电线电缆重点国有大型企业,中国西部最大的铜型材加工基地,西南最大的电线、特种电缆和电瓷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与重庆众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绝处逢生的国有工业企业一样,鸽牌有60多年的生产历史。但其能做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优到特,却是在最近的短短十年之间。究其原因,创
期刊
城市轨道,之于城市、之于生活,是铿锵动力、是品质生活,涉足其中从专注到专业化,倾注了建设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绽放着筑路人特殊的风采。  国家一级建造师,现任中铁五局六公司总经济师的王国庆,主管公司城市轨道工程板块,并长期担任成都、深圳、重庆地铁项目经理,为城轨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也为之结下深厚的感情。  这位铁路建设的“后起之秀”,因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勤奋学习的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
期刊
实实在在的行动,切切实实改善居民用电体验,肇庆四会局在推动居民用电服务质量示范点建设中,秉承“辛苦我一人,点亮千万家”的南网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让城乡居民“用上电”“用好电”, 供电服务赢得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肇庆四会市地处肇庆东北部,毗邻佛山、清远两个珠三角城市,是肇庆市的工业重镇,其经济发展之迅猛,令人瞩目。肇庆四会供电局作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保障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