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要求,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快,但是依然存在重视不够,内容针对性不强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对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形式。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对策
以精神抑郁、自杀、他杀为特征的生命危机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公共安全和卫生问题。我国大陆生命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快,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明确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在中小学,生命教育已经纳入课程体系,但是关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却存在着重视不够,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等问题。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要求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生命性是人的本质特性,而人的生命具有未成熟性,人类需要在出生之后用很长的时间来不断地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人类在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让人类生命具有了文化性。人类生命的未完成性和文化性,使教育成为可能,使教育产生并得以继续发展和完善。
2.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
3.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稳定,他们的辨别力、判断力、思考力还尚未完全成熟,在面临来自各方诱惑和各方的价值观的冲突中容易迷失自我,感到困惑。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的意识淡薄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生命教育课程主要作为全校公选课来开展,而且数量有限,没有专门的教材,很难满足同学的要求。二是,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生命教育的相关教育任务主要由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兼任,这支队伍中有些缺乏专业知识,有些缺乏讲授平台,相关的专业训练不足。大学生生命教育之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导向,导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經费投入、课程的研发、师资的投入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意志力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相当部分的同学在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接触生命教育相关内容,来到大学生之后生命教育也面临严重不足的情况。
2.生命教育的内容单薄
目前高校中有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来讲有以下几点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相对较少。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的做法,开设的生命教育类课程数量比较少,缺乏专业部门去开发生命教育课程,且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多是公选课,覆盖面比较窄。二是,质量不高,系统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没有对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课时,而是散见于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心理教育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的课程之中,同时生命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标准,难以从专业和学科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各方面来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剧了生命教育内容的边缘化,导致生命教育难成体系,影响教育效果。
3.生命教育的形式单一
“生命教育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2]生命教育应注重实践体验。当前高校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形式主要有两种:一部分通过公选课等形式集中于课堂教学,但是这种形式的教育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学生活动。这类学生活动主要通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是学生心理咨询部门来推动,穿插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广,难以形成规模影响。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及建议
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实现其自身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围绕人来进行,认真分析大学生特点,深入了解大学生成长需求,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引下启发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生命,积极参与生命体验,在学习和实践中欣赏生命之美,思考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生活。二是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积极应对社会竞争,处理好人与网络的关系;能正视物质,不被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迷失自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文修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对策
以精神抑郁、自杀、他杀为特征的生命危机已成为青年大学生日益严重的公共安全和卫生问题。我国大陆生命教育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快,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重视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明确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在中小学,生命教育已经纳入课程体系,但是关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却存在着重视不够,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等问题。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的要求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生命性是人的本质特性,而人的生命具有未成熟性,人类需要在出生之后用很长的时间来不断地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从而不断地塑造和完善自己。人类在不断地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创造了文化,让人类生命具有了文化性。人类生命的未完成性和文化性,使教育成为可能,使教育产生并得以继续发展和完善。
2.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了我国未来的发展。
3.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稳定,他们的辨别力、判断力、思考力还尚未完全成熟,在面临来自各方诱惑和各方的价值观的冲突中容易迷失自我,感到困惑。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他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生命教育的意识淡薄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在:一是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生命教育课程主要作为全校公选课来开展,而且数量有限,没有专门的教材,很难满足同学的要求。二是,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生命教育的相关教育任务主要由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兼任,这支队伍中有些缺乏专业知识,有些缺乏讲授平台,相关的专业训练不足。大学生生命教育之所以没有引起重视,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导向,导致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过分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經费投入、课程的研发、师资的投入不足,忽视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塑造、意志力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相当部分的同学在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或者很少接触生命教育相关内容,来到大学生之后生命教育也面临严重不足的情况。
2.生命教育的内容单薄
目前高校中有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设置来讲有以下几点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数量相对较少。当前部分高校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的做法,开设的生命教育类课程数量比较少,缺乏专业部门去开发生命教育课程,且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也多是公选课,覆盖面比较窄。二是,质量不高,系统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没有对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课时,而是散见于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心理教育等具有一定相关性的课程之中,同时生命教育课程缺乏专业标准,难以从专业和学科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各方面来进行指导,进一步加剧了生命教育内容的边缘化,导致生命教育难成体系,影响教育效果。
3.生命教育的形式单一
“生命教育本质上并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2]生命教育应注重实践体验。当前高校关于生命教育的实践形式主要有两种:一部分通过公选课等形式集中于课堂教学,但是这种形式的教育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学生活动。这类学生活动主要通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是学生心理咨询部门来推动,穿插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数量较少,覆盖面不广,难以形成规模影响。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及建议
1.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生命教育理念。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实现其自身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围绕人来进行,认真分析大学生特点,深入了解大学生成长需求,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引下启发大学生正确地认知生命,积极参与生命体验,在学习和实践中欣赏生命之美,思考生命价值,追求幸福生活。二是要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坚持“全人”教育理念,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积极应对社会竞争,处理好人与网络的关系;能正视物质,不被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迷失自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文修养,正确处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