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物理防晒或化学防晒主要看标注,同时看成分表是不是仅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防晒成分。
夏日来临,又到了选择和使用防晒霜的季节。从保护皮肤的角度来说,每天都应该使用防晒霜,哪怕你只呆在室内工作。
日常接触的紫外线分为波长为280-315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15nm-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UVB会引起晒伤,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和晴天时最强,所以你去海边时会出现晒红、甚至脱皮起水泡的情况。而UVA则不同,波长比较长,所以穿透力强,可以穿过云层、甚至5mm厚的玻璃,会引起皮肤老化。
因此,在选择防晒霜方面,你就要注意防晒产品是不是可以有效的防止UVB和UV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谱防晒。最简单办法就是看防晒值标注。
看防晒值
说到防晒值,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的标注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在对抗UVA方面。其中的SPF(防晒系数)是全球通用的,是指对抗UVB的能力。在正常的日光下15-20分钟,皮肤就会出现晒伤的情况,而SPF1可以将这个延长一倍,SPF30就是延长了30倍,为了方便计算,基本都是以时间来衡量。
再来看UVA的标注,常见到的就是日本的PA值,也就是PA++++这种标注方法。欧洲没有直接标明数值,而是用圆圈UVA表示,这代表其中的UVB和UVA的防护能力不低于3比1。日本和欧洲的方法都是对应于UVAPFi值的,最强的PA++++代表UVAPFi大于16。如果是欧洲的防晒基本是SPF50左右,可以达到UVAPFi16左右。
美国产品会在包装上标注Broad Spectrum(广谱防晒),代表产品可以防止大于等于370nm的UVA,同时SPF在15以上。中国则是参考了日本标准,超过SPF30的标注为SPF30+,PA值最高的PA+++。
看成分选防晒剂
对于比较在意防晒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些还不足够。防晒产品之所以有防晒能力,是因为添加的防晒剂,这又分成物理防晒剂(无机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有机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比较简单,只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成分,其分子量超大,不能穿过角质层,所以安全性极高,通常推荐给婴幼儿和孕妇使用。问题在于使用后皮肤会有泛白现象,肤色深的人用起来会显得很白,对于大于370nm的UVA防护能力欠佳。
选择时只要留意一下防晒霜的标注,一般有特别说明,纯矿物防晒或者是纯物理防晒。同时看成分表是不是仅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防晒成分。
比较常见到的物理防晒有:娇韵诗清透美白防晒乳,资生堂安热沙倍呵防晒乳,资生堂新艳阳夏日常温和防晒乳,雅漾舒缓自然防晒霜,倩碧匀净色斑防护乳,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SPF25等。
化学防晒剂种类就很多了。化学防晒剂的问题在于这类防晒成分容易渗入角质层,引发皮肤敏感和刺激,造成皮肤不适。最常见到引发问题的就是二苯酮类防晒剂,这类防晒剂也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选为了2014年年度接触性过敏原。此外,化学防晒剂同样存在对于大于370nm的紫外线防护力不足问题,只有少数成分可以对抗这个波长的紫外线。
一般来说,美国的防晒产品以纯化学防晒居多,如果是易敏感的皮肤就可能要仔细询问销售人员了。通常买到的防晒霜是物理和化学相结合在一起的,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两者的问题。在品牌方面,大品牌的广谱防晒产品更值得依赖,对于UVB和UVA的防护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
明白以上这些基本你就能找到一款适合你需要的防晒产品了。如果是打算去海边,SPF50 PA++++之类的广谱防晒就可以符合需要,最好还是防水型产品。日常防晒,那防晒的指数就不需要那么高,SPF15-30之间PA+++的产品就已经足够。户外使用防晒霜需要2-4个小时补涂一次,室内可以在出门前重新补涂一次。
防晒霜的使用和选择一样重要,用在面部每次的使用量应该是1-1.5克,也就是30ML的防晒应该在一个月内使用完,这才能达到足够的防护能力。穿着长袖衣服,佩戴墨镜,打伞,宽帽沿的帽子,尽量在10-14点中呆在室内,同时配合防晒霜才是最佳的防晒措施。
夏日来临,又到了选择和使用防晒霜的季节。从保护皮肤的角度来说,每天都应该使用防晒霜,哪怕你只呆在室内工作。
日常接触的紫外线分为波长为280-315nm的中波紫外线UVB和波长为315nm-400nm的长波紫外线UVA。UVB会引起晒伤,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和晴天时最强,所以你去海边时会出现晒红、甚至脱皮起水泡的情况。而UVA则不同,波长比较长,所以穿透力强,可以穿过云层、甚至5mm厚的玻璃,会引起皮肤老化。
因此,在选择防晒霜方面,你就要注意防晒产品是不是可以有效的防止UVB和UV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广谱防晒。最简单办法就是看防晒值标注。
看防晒值
说到防晒值,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了!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的标注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在对抗UVA方面。其中的SPF(防晒系数)是全球通用的,是指对抗UVB的能力。在正常的日光下15-20分钟,皮肤就会出现晒伤的情况,而SPF1可以将这个延长一倍,SPF30就是延长了30倍,为了方便计算,基本都是以时间来衡量。
再来看UVA的标注,常见到的就是日本的PA值,也就是PA++++这种标注方法。欧洲没有直接标明数值,而是用圆圈UVA表示,这代表其中的UVB和UVA的防护能力不低于3比1。日本和欧洲的方法都是对应于UVAPFi值的,最强的PA++++代表UVAPFi大于16。如果是欧洲的防晒基本是SPF50左右,可以达到UVAPFi16左右。
美国产品会在包装上标注Broad Spectrum(广谱防晒),代表产品可以防止大于等于370nm的UVA,同时SPF在15以上。中国则是参考了日本标准,超过SPF30的标注为SPF30+,PA值最高的PA+++。
看成分选防晒剂
对于比较在意防晒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些还不足够。防晒产品之所以有防晒能力,是因为添加的防晒剂,这又分成物理防晒剂(无机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有机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比较简单,只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成分,其分子量超大,不能穿过角质层,所以安全性极高,通常推荐给婴幼儿和孕妇使用。问题在于使用后皮肤会有泛白现象,肤色深的人用起来会显得很白,对于大于370nm的UVA防护能力欠佳。
选择时只要留意一下防晒霜的标注,一般有特别说明,纯矿物防晒或者是纯物理防晒。同时看成分表是不是仅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两种防晒成分。
比较常见到的物理防晒有:娇韵诗清透美白防晒乳,资生堂安热沙倍呵防晒乳,资生堂新艳阳夏日常温和防晒乳,雅漾舒缓自然防晒霜,倩碧匀净色斑防护乳,倩碧日用轻透防晒隔离霜SPF25等。
化学防晒剂种类就很多了。化学防晒剂的问题在于这类防晒成分容易渗入角质层,引发皮肤敏感和刺激,造成皮肤不适。最常见到引发问题的就是二苯酮类防晒剂,这类防晒剂也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选为了2014年年度接触性过敏原。此外,化学防晒剂同样存在对于大于370nm的紫外线防护力不足问题,只有少数成分可以对抗这个波长的紫外线。
一般来说,美国的防晒产品以纯化学防晒居多,如果是易敏感的皮肤就可能要仔细询问销售人员了。通常买到的防晒霜是物理和化学相结合在一起的,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两者的问题。在品牌方面,大品牌的广谱防晒产品更值得依赖,对于UVB和UVA的防护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
明白以上这些基本你就能找到一款适合你需要的防晒产品了。如果是打算去海边,SPF50 PA++++之类的广谱防晒就可以符合需要,最好还是防水型产品。日常防晒,那防晒的指数就不需要那么高,SPF15-30之间PA+++的产品就已经足够。户外使用防晒霜需要2-4个小时补涂一次,室内可以在出门前重新补涂一次。
防晒霜的使用和选择一样重要,用在面部每次的使用量应该是1-1.5克,也就是30ML的防晒应该在一个月内使用完,这才能达到足够的防护能力。穿着长袖衣服,佩戴墨镜,打伞,宽帽沿的帽子,尽量在10-14点中呆在室内,同时配合防晒霜才是最佳的防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