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当我独自去往那个遥远的岛国留学时,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当时,英国人在我心目中的印象最深的是英超曼联、纽卡斯尔、利物浦几个球队,英国还有个能和毛泽东相提并论的牛人丘吉尔。想象中的英国:整天雾气缭绕、阴雨蒙蒙,传统的绅士和保守的淑女品着午后的浓茶,谈论着印象派的绘画和高雅的交响乐。当离开她一年之后,我时常回忆起她的友善、美丽、开放和严谨。
友善而热情的居民
初到那里,除了倒时差就是疯狂采购锅碗瓢勺等生活必需品,随着生活的延续,我发现这里很多人每天说的最多的话是Sorry和Thank you,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时刻保持微笑,客人即使需要较长时间等待,也都会安静地耐心排队,当然,在这种有条理的秩序下,消费者得到的服务质量从不打折。走在街上,没有争先恐后违章的司机,行人永远受到车辆的礼让。出门在外,总能遇到热心友善的人幫你解决难题。班里组成结构是地道的国际纵队,年龄也是从20岁到40多岁不等,肤色更是奶白、煤黑、褐色、黄色各异。谢菲尔德当地同学Sara,每次上课她都积极和我们这些国际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甚至主动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让我们了解日常英国家庭的生活方式:轮流猜谜、主题绘画、社交游戏、吉他弹唱以至到后来的厨艺比拼、新年聚会、集体郊游,扫除了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心中的孤寂与无助。
美丽而厚重的国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一个来到英国的留学生都会把游学当做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工业的迁移和生产科技的领先,使得岛国生态环境优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城市秩序井然。此外,独特的英伦文化也给了这个国度迷人的魅力:以王室为核心的贵族拥有的城堡群建筑激情奔放;技艺高超的英伦足球庄严肃穆;净化心灵的哥特式教堂艺术在全世界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尤其是首都伦敦,绝对是世界性的集聚中心。泰晤士河边矗立的议会大厦诠释着400多年民主政治的发展;600多家银行组成的金融城展示着昔日世界金融中心的强大与震撼;巨大的摩天轮与奇特的伦敦塔桥如城市名片般诱惑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经济的领先也带动文化的卓越。因为有了曾经的殖民历史,英国铸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馆藏,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数量繁多,囊括了自然、社会、美术、音乐、建筑、农业、工业等各门类,拥有600多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着实让人惊叹不已。19世纪便兴建的地下铁路网更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领先与智慧,20多条运营线路、5层的地铁站台有条不紊地顺利运行,让人感到设计者极高的严谨程度与规划能力。这便是一个美丽而厚重的国度。
开放严谨的科研环境
在英国学习与在国内上大学有非常大的区别,英国的教学方式既有自由开放的一面,又有严谨系统的一面。学校的师生关系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样。老师会为学生介绍各种相关的理论体系与观点,同时也发表自身的一些看法,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用海报的形式展示每组的观点。课堂是开放式的,在他们眼中任何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他们会教你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来开展日常的研究,如一个观点有哪些学者是赞同的,哪些学者是反对的,你个人怎么看,你所查找的资料怎么启发你开展你自己的研究。除了理论学习,学校还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共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模拟招聘员工、模拟离职管理、模拟员工培训,自己也由最初的跟在外国人后面的辅助角色成长为小组leader。我们在模拟员工培训中担当培训师,从培训理论收集、教学案例查找、培训游戏演练到奖品和背景音乐的安置,领导力、团队配合力、突发应急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各个小组都有特色,文件筐、角色扮演、反思教学等基本培训方法和学习方法都得到体现,各小组展示后的讨论又进一步启发了每个人的思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英伦之行收获良多,但“独在异乡为异客”,留学路上的孤独与艰苦也常伴随着我,在那里时常思念家乡的美食佳肴,思念家乡的亲朋好友,更思念家乡一山一水。家始终是温暖的港湾,带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和眷恋,结束学业就立刻回国了。祖国的强大、经济的发展,给我们这些海外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欣慰的是,我一回国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带着英伦留下的青春回忆与严谨的科研思维,我将枕戈待旦,再次上路!
友善而热情的居民
初到那里,除了倒时差就是疯狂采购锅碗瓢勺等生活必需品,随着生活的延续,我发现这里很多人每天说的最多的话是Sorry和Thank you,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时刻保持微笑,客人即使需要较长时间等待,也都会安静地耐心排队,当然,在这种有条理的秩序下,消费者得到的服务质量从不打折。走在街上,没有争先恐后违章的司机,行人永远受到车辆的礼让。出门在外,总能遇到热心友善的人幫你解决难题。班里组成结构是地道的国际纵队,年龄也是从20岁到40多岁不等,肤色更是奶白、煤黑、褐色、黄色各异。谢菲尔德当地同学Sara,每次上课她都积极和我们这些国际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甚至主动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让我们了解日常英国家庭的生活方式:轮流猜谜、主题绘画、社交游戏、吉他弹唱以至到后来的厨艺比拼、新年聚会、集体郊游,扫除了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心中的孤寂与无助。
美丽而厚重的国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一个来到英国的留学生都会把游学当做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工业的迁移和生产科技的领先,使得岛国生态环境优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街道整洁、绿树成荫、房屋错落有致、城市秩序井然。此外,独特的英伦文化也给了这个国度迷人的魅力:以王室为核心的贵族拥有的城堡群建筑激情奔放;技艺高超的英伦足球庄严肃穆;净化心灵的哥特式教堂艺术在全世界都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尤其是首都伦敦,绝对是世界性的集聚中心。泰晤士河边矗立的议会大厦诠释着400多年民主政治的发展;600多家银行组成的金融城展示着昔日世界金融中心的强大与震撼;巨大的摩天轮与奇特的伦敦塔桥如城市名片般诱惑着世界各地的人们。经济的领先也带动文化的卓越。因为有了曾经的殖民历史,英国铸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馆藏,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数量繁多,囊括了自然、社会、美术、音乐、建筑、农业、工业等各门类,拥有600多万件藏品的大英博物馆着实让人惊叹不已。19世纪便兴建的地下铁路网更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领先与智慧,20多条运营线路、5层的地铁站台有条不紊地顺利运行,让人感到设计者极高的严谨程度与规划能力。这便是一个美丽而厚重的国度。
开放严谨的科研环境
在英国学习与在国内上大学有非常大的区别,英国的教学方式既有自由开放的一面,又有严谨系统的一面。学校的师生关系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样。老师会为学生介绍各种相关的理论体系与观点,同时也发表自身的一些看法,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用海报的形式展示每组的观点。课堂是开放式的,在他们眼中任何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他们会教你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来开展日常的研究,如一个观点有哪些学者是赞同的,哪些学者是反对的,你个人怎么看,你所查找的资料怎么启发你开展你自己的研究。除了理论学习,学校还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整个课程中共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模拟招聘员工、模拟离职管理、模拟员工培训,自己也由最初的跟在外国人后面的辅助角色成长为小组leader。我们在模拟员工培训中担当培训师,从培训理论收集、教学案例查找、培训游戏演练到奖品和背景音乐的安置,领导力、团队配合力、突发应急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各个小组都有特色,文件筐、角色扮演、反思教学等基本培训方法和学习方法都得到体现,各小组展示后的讨论又进一步启发了每个人的思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英伦之行收获良多,但“独在异乡为异客”,留学路上的孤独与艰苦也常伴随着我,在那里时常思念家乡的美食佳肴,思念家乡的亲朋好友,更思念家乡一山一水。家始终是温暖的港湾,带着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和眷恋,结束学业就立刻回国了。祖国的强大、经济的发展,给我们这些海外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欣慰的是,我一回国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带着英伦留下的青春回忆与严谨的科研思维,我将枕戈待旦,再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