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汤不是这么喝的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lo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愿食无肉,不可食无汤”。餐桌上的汤是全世界老百姓的共同爱好,喝汤是每个人的习惯,似乎没有什么学问,其实也有不少误区
  
  误区一:喝汤不吃渣
  
  其实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虽不是最好吃的,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有人做过试验,用鱼、鸡、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个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因此,除了喝流质的汤以外,应提倡将汤与内容物一起吃下去。
  
  误区二:爱喝“独味汤”
  
  我们提倡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品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能使营养更为全面。因为每种食品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便是鲜味极佳的富含氨基酸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必须氨基酸”,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误区三:喝太烫的汤
  
  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其实人的口腔、食管、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会造成黏膜烫伤,虽然烫伤后人体温表有自行修复的功能,但反复损伤极易导致上消化道黏膜恶变,所以喝太烫的汤有百害而无一利,喝50℃以下的汤更适宜。经过调查,喜欢烫食者食管癌发生率要远高于正常人。
  
  误区四:饭后喝汤
  
  正确的喝法是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管先润滑一下,以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不良刺激,并促进消化腺分泌,起到开胃的作用。饭中适量喝汤也有利于食物与消化液的搅拌混合。饭后喝汤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因为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误区五:汤泡米饭
  
  人体在消化食物中,需咀嚼较长时间,唾液分泌量也较多,这样有利于润滑和吞咽食物。而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得到充分刺激,胃和胰脏产生的消化液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这样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时间长了,便会导致胃病。
其他文献
针对在平原地区已调试功率控制程序的某型液压挖掘机在高原地区试验时出现的发动机冒黑烟严重、转速波动大、瞬间掉速大等问题,经过对挖掘机在3000m以上不同海拔高度的实际挖
分析了压力选择阀在推土机液压先导比例控制上应用存在的故障,探究了故障形成机理,提出了改进的依据和具体方案。
2007年开始全国高校出版社开始改制,2009年年底改制完成。高校出版社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的企业单位。改制前的人事制度和人才激励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