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j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9月,教育部出台,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科目设置一项尤为引人关注。而在这种背景下,课堂提问运用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提问,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阐述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艺术,以探索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文理综合、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更强,因此在语文课堂提问中应该渗透学科交叉的意识,比如渗透历史学科的史学观点、政治学科的哲学观点以及理科的逻辑分析、推理演绎。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促进理解,深化思考,进而提高学习质量,让教学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重视课堂提问,以此优化引导,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一、找准基点,学科渗透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是认知能力,还是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找准基点,灵活设计,注意对问题难度的把控,充分发挥问题的特点以引导学生,促进其思维发展。具体实施时,要根据学情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让他们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探究,融入课堂氛围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种提问方式,都不宜太易、太难或者跨度太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其参与探究,最终导致其积极性受挫,无法推进教学。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要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灵活引导,让其在良好氛围中展开问题探究,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把控好课堂提问的“度”呢?这就需要将知识的果实放在“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以此调动学生,充分挖掘其潜力。如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就是一个可以挖掘的知识点。教师可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由此放射出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最终为什么‘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课堂问题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具可操作性的、有实效性的。
  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儒家思想,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然后从这个角度进行问题的设置:“同学们所能想到的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还有哪些?”带领学生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答案中再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学史”就在课堂上串联了起来。
  二、注重严谨,发散思维
  提问是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起着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问题的严谨性,优化设计,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以此引导学生,促进其思维拓展与能力提升,最终落实教学目标,让课堂达到预期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也经常运用提问引导,但是存在很多问题,像问题过多、问题过大等。这种情况经常会让学生思维混乱,难以跟上节奏,进而错失发展思维的最佳时机。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问题的严谨性,结合实际灵活设计,科学展开。具体实施时,教师要充分借助提问强化师生互动,以此关注学段思维,让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循序渐进,获得提升。比如在教《祝福》一课时,就可结合学情设计问题,首先问学生:“祥林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陷入思考,没有马上回答,于是教师就可提供“支架”,借助提问引导:“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先让学生回顾文本展开分析,随后小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在班级巡视,及时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铺垫性问题,像“分析祥林嫂周围人的行为举止”,这样一来,就能旁敲侧击,让学生通过对周围人形象的分析,逐渐明白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悲剧性,以此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最后,在讨论环节,教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其提供表达、交流的空间,以此促进思维的发散、碰撞。由此,教师便能不断激发学生,让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深思考,克服畏难情绪。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激发学生,让其在问题和兴趣的双重调动下融入课堂,展开积极思考,还能活化课堂,将语文教学从枯燥乏味中解脱出来,以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问题的分析過程中提升思维,发展素养,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 强化互动,提升素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两者的互动十分重要。师生互动不仅能促进教学,提升课堂效率,还能实现教学相长,以此优化课堂,有效落实新课改目标。基于这一目标,就要发挥提问的作用,强化师生互动,在给课堂增添趣味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经历、家庭环境不同,学生在阅读积累、体验方面有较大差异,这使得他们的感悟能力参差不齐,在面对同一篇文章时,学生们经常会有不同想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借助提问改善这种情况,以此帮助学生抓住主旨,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为更复杂的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以此提升课堂效率。在准备《沁园春·长沙》一课时,大部分教师都会遇到难题,即学生受到应试制度的影响,加之能力有限,在解读过程中只会一味翻译,缺乏自身思考,以致对作品的理解不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通常采取同伴互动的方式,借助提问启发学生,让其在问题引领下深入文本,展开思考。首先,可示范解读,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第一句的意思,之后引导学生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先关注举手的学生,让其作为榜样解决问题,以此激励其他学生参与。之后,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就可增加问题难度:“上阕‘看’字统领哪几句?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下阕‘忆’的是什么内容?与上阕内容有什么联系?”“如果说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写什么?上、下阕各着重表达了什么主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开展小组交流,最后在班级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就能给每个人表达的机会,让每个人在语文课堂上体会表达、展示的趣味,进而展开探究。随着认知的深入,学生在互动交流之中逐渐得出结论: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气魄。作者蔑视反动统治者,表现出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这样一来,就能逐步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在问题引领下自主参与到教学中,也展示了自身的风采,实现能力的突破。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讨论、交流,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其思维得到发散、碰撞,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思维,及时引导,确保学生参与度,有效落实课堂目标。
  总之,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传统。因此,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实践中教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革新、突破,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在探究中培养教师能力,提升思维,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为终身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新课改目标也就得到了落实。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句话说明了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学生通过写作,可以用文字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倾吐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任务。  一、
期刊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这样。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出发,阐述如何利用教材资源中的各类主题对初中生进行爱的教育、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以下是笔者自己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爱的教育的渗透  爱,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同样,爱,也是语文教材的主旋律。爱的内涵有很多,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爱、接受爱、回报爱。  1.爱国
期刊
我们今天研究陶渊明,不应忘记陶渊明是生活在一千六百年前的魏晋人,说起“魏晋”总是与名士风流、饮酒、服药、玄学等社会风气联系在一起。颜延之《陶征士诔》对陶渊明的人生有一个精准的概括:“心好异书,性乐酒德。”这典型体现了作为魏晋人的陶渊明的个性特征。  一  说起魏晋风度,自然离不开酒,酒已然成为魏晋名士们的生活必需品。在《尚书·无逸》中,周公有鉴于商纣王饮酒淫乐而失国,所以谆谆告诫成王:“无若殷王受
期刊
有人说,“优秀的语文老师是从课堂上走出来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有较强的理解与领悟力,唯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文学艺术的殿堂;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调节好课堂气氛,营造有益课堂教学的氛围,从而深深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善于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是趣味性的。实践证明,有趣味的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接受,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例子”,“例子”提供了方向,告诉我们须追根溯源,还原语文的本真,直指教育、教学的“初心”。吕叔湘先生在《文字改革》杂志上发表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提出:“我觉得每逢在种种具体问题上遇到困难,长期不得解决的时候,如果能够退一步在根本问题上重新思索一番,往往会使头脑更加清醒,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所谓“根本问题”,就是指要认清“教的是什么”和“人们学会一
期刊
最近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推出了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来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引领作用。节目播出后立即受到观众们的好评与热捧,诚如制作人董卿所说:“好的东西永远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  节目制作人对“朗读者”的诠释是:“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
期刊
近年来,随着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逐渐深入,批判性思维对于中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人们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尚不统一,但是共识还是明确的,普遍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的思维,要以较高的标准来监控思维要素和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中,学生理性、多元、温和的态度当然要培养,不过更重要的是对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从大的方面讲,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七到九年级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学习文言文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加强其语言和文化知识的积累。  然而,现实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状况并不理想,“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
期刊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有云:“诗书之味大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也。”身处江南,故乡绍兴的“三味书屋”广为人知,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书能医愚,然教师须有与之匹配的学识和情怀。培养学生终身好读、乐读才是语文教育真正的追求。  多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地思索如何让语文教学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提问方法能唤醒学生的思维潜能,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思考,如石子投入方塘,不仅轰然成浪,而且涟漪绵绵成影响深远之势呢?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主问题”教学理念正好回答了这一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巧思妙想,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思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的活动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品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