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欧洲冬青(Ilex aquifolium)\'黄果\'、\'阿拉斯加\'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季节欧洲冬青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并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欧洲冬青\'黄果\'、\'阿拉斯加\'叶片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春季(3月22日)、夏季(7月28日)、秋季(11月3日)叶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冬季(1月17日)出现该现象则与气孔导度下降密切相关.夏季(7月28日)\'黄果\'、\'阿拉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欧洲冬青(Ilex aquifolium)\'黄果\'、\'阿拉斯加\'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季节欧洲冬青叶片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并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欧洲冬青\'黄果\'、\'阿拉斯加\'叶片均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中春季(3月22日)、夏季(7月28日)、秋季(11月3日)叶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冬季(1月17日)出现该现象则与气孔导度下降密切相关.夏季(7月28日)\'黄果\'、\'阿拉斯加\'叶片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黄果\'、\'阿拉斯加\'均属于阳生植物,其中\'阿拉斯加\'叶片对强光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黄果\'叶片碳同化能力较高.\'黄果\'、\'阿拉斯加\'叶片Pn对大气温度(Ta)的响应曲线均呈双峰型曲线,分别在24、25℃达到最大值.叶片Pn随着空气相对湿度(RH)的减小呈下降趋势.欧洲冬青\'黄果\'、\'阿拉斯加\'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在亚热带地区引种时应做好夏季降温、增湿等措施,以提高其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近期,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中心系统智慧农业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布会,面向社会推介2021 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共计205 项,其中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团队申报的“数字化桑园绿色防控技术及配套设备的研发集成及推广应用”项目成功入选.
本文综合考虑《细胞生物学》包含的知识面广、内容创新快,本科生知识背景参差不齐以及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提出了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工具的《细胞生物学》教学设计和实践策略.首先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起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次是结合学科发展史、细胞生物学与专业相关的契合点等,帮助学生建立起以专业、学科知识网络为背景的细胞生物学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再在教学中灵活巧妙地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是建党 100 周年,各行各业牢记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先创优赴新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蚕桑体系)在农业农村部的统筹布局下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增添了新鲜“血氧”,其中新任岗位科学家 5 名(共 31 名)、综合试验站站长 5 名(共24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教授加入蚕桑体系,任“蚕丝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的带领下,在体系内有关岗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广西河池综合试验站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发试验取得突破,通过将桑树夏伐、冬伐枝叶作为畜牧(家禽)蛋白饲料开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牛、羊等畜牧(家禽)产业的壮大发展.为充分发挥广西河池蚕桑重点产区的产业优势,利用河池市桑树夏伐、冬伐所产生的200 万t桑枝叶加工成畜牧青贮饲料,结合河池当地稻草、玉米秸秆、甘蔗尾叶等丰富的饲料资源,在河池市各个连片桑园周边选点建厂,采用“桑枝+农作物秸秆”的模式将原料进行初级
2021 年 9 月23 日,由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一化性柞蚕早熟品种“豫早 4 号”通过河南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编号:豫蚕审字202101 号).rn豫早4号为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5 龄.卵壳乳白色,椭圆略扁,蚁蚕头壳红褐色,体黑色.5 龄期幼虫体背香蕉黄色,体侧金瓜黄色,气门上线淡可可棕色.5 龄期雌蚕体长 74.16 mm,体幅 18.52 mm,体质量24.65 g;雄蚕体长68.86 mm,体幅17.36 mm,体质量19.81 g.茧呈淡黄褐色,长椭圆形.蛹黄褐色,少数淡
2021 年 9 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柞蚕饲养技术岗位专家李喜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柞树害虫生物学研究及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果参加第十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奖项于2020 年 11 月由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沈阳进行评审,专家组一致评价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针对柞树害虫发生危害严重、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不够等问题,研究了柞树主要害虫的种类、为害特点、防治技术及害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等,为保护柞树资源和促进柞蚕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成果查明柞树害虫有
为了研究水杉原生种群胸径、树高与树冠之间的关系,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杉原生种群不同林龄阶段的胸径、树高和树冠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胸径对冠幅的直接作用均大于间接作用,胸径对于冠幅的影响均大于树高对冠幅的影响;树高对冠长率具有促进作用,且在成年林时作用最大;胸径对于冠形率的正向作用一直减小甚至成为负向作用.
近期,农业农村部文件(农科教发〔2021〕9 号)印发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第二批(新)聘用人员名单.此次确定增补首席科学家 11 名、岗位科学家 212 人、综合试验站站长294 人,增补种业创新、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绿色低碳、智慧农业、产业经济等共性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5 人.其中,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获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为了筛选适合秃杉扦插繁殖的方法,以6~7年生长健壮秃杉的1~2年生侧枝为插穗材料,将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1000、500、250、100、50 mg·L-1)分别以5个不同处理时间(5、15、30、60、360 min)进行浸泡处理,随后于圃地进行扦插试验,12个月后调查扦插育苗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扦插效果有显著差异.所有处理中,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的处理为使用质量浓度为250 mg·L-1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15 min,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3.33%;愈伤组织生
利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46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的793组干形数据,根据十折交叉验证,采用最近邻法(KNN)、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网络(ANN)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杉木干形进行模拟,并与传统削度模型(TM)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平均误差(EM)和平均绝对误差(EMA)4个评价指标对模型的拟合结果和预测结果进行排序,并结合残差图和相对偏差图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4个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最近邻法、传统削度模型和人工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