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计算题是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定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考化学试题中由定性的分析考查到定量计算,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定量计算也逐渐成为中考化学试题考查的亮点和必考点,在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学科思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分析历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计算题,其考查方式和类型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现归类总结如下。
一、文字叙述型化学计算
解决综合计算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物的质量。
例1为确定氨的组成,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进行如下实验:取20 mL氨,设法使它完全分解为N2和H2,体积为40 mL。加入20 mL O2,当H2和O2完全化合成水,剩余气体体积为15 mL(已知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体积各种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请根据以上数据确定氨的分子式。
解析根据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体积各种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利用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来推断氨的分子式。
解由N2和H2,体积为40 mL。加入20 mL O2,则
N2、H2、O2体积为60 mL,H2和O2化合成水剩余气体体积为15 mL,消耗45 mL气体,
由2H2+O22H2O可知,消耗30 mLH2、15 mL O2,剩余气体中O2 5 mL、N2 10 mL,
则20 mL氨完全分解为10 mL N2和30 mL H2,设氨的化学式为NxHy,
由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等于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2NxHyN2+3H2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1,y=3,即氨的分子式为NH3,
答:氨的分子式为NH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推断,判断氨分解生成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是解答的关键,并利用体积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及原子守恒等方法来解答即可。
二、表格数据型化学计算
这是一类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这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例2
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 g此样品置于烧瓶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 g/cm3的硫酸并做相关记录。关数据记录见表1。
(1)10.0 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1)氧化亚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水;铜不会和硫酸反应,所以全部参加反应后剩余固体就是铜。
根据表1可知,铜的质量是8 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8 g20 g×100%=40%。
10 g样品中铜的质量=10×40%=4 g。
(2)由(1)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则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1-40%=60%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和规范性,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铜不会参加反应;能够判断哪一组恰好完全反应。
三、函数图像型化学计算
解答函数图像型计算时,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
例3向盛有12.60 g碳酸氢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5 g硫酸溶液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200.0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的时间约为。
(2)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1)4 s
(2)6.6 g
(3)设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则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142 88
x 6.6 g
14288=x6.6 g
x=10.65 g
m(Na2SO4溶液)=12.60 g+100.5 g-6.6 g
=106.5 g
w(Na2SO4)=(10.65 g/106.5 g)×100%
=10%
答: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四、结合实验示意图型化学计算
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
例4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 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加入稀盐酸
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烧杯及反应后
混合物的
总质量/g122.2146.1170.0193.9218.9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反应中共生成CO2的质量为:
(122.2 g+25 g-146.1 g)×4=4.4 g,
设参与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4.4 g
10644=x4.4 g,11744=y4.4 g
解之得:x=10.6 g,y=11.7 g,
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10.6 g,生成NaCl的质量为11.7 g,
待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5 g×4+16 g-4.4 g=111.6 g,
待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6 g-10.6 g+11.7 g=17.1 g,待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g111.6 g×100%≈15.3%。
答: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3%。
总之,解决中考化学计算题要根绝不同的类型,正确运用所给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及相互转化的定量关系进行,注意单位及有效数字的要求,定能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收稿日期:2015-07-15)
分析历年各省市中考化学计算题,其考查方式和类型有一定的规律可寻,现归类总结如下。
一、文字叙述型化学计算
解决综合计算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寻找其中某一个纯净物质量(纯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别求解相关纯净物的质量。
例1为确定氨的组成,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进行如下实验:取20 mL氨,设法使它完全分解为N2和H2,体积为40 mL。加入20 mL O2,当H2和O2完全化合成水,剩余气体体积为15 mL(已知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体积各种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请根据以上数据确定氨的分子式。
解析根据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体积各种气体中的分子数相同,利用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来推断氨的分子式。
解由N2和H2,体积为40 mL。加入20 mL O2,则
N2、H2、O2体积为60 mL,H2和O2化合成水剩余气体体积为15 mL,消耗45 mL气体,
由2H2+O22H2O可知,消耗30 mLH2、15 mL O2,剩余气体中O2 5 mL、N2 10 mL,
则20 mL氨完全分解为10 mL N2和30 mL H2,设氨的化学式为NxHy,
由体积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等于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2NxHyN2+3H2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x=1,y=3,即氨的分子式为NH3,
答:氨的分子式为NH3。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推断,判断氨分解生成的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是解答的关键,并利用体积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及原子守恒等方法来解答即可。
二、表格数据型化学计算
这是一类有关数据分析处理的综合计算题型,这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例2
现有一种铜和氧化亚铁的混合物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某学生取20.0 g此样品置于烧瓶中,分四次加入密度为1.22 g/cm3的硫酸并做相关记录。关数据记录见表1。
(1)10.0 g此样品中铜的质量。
(2)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解析(1)氧化亚铁和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水;铜不会和硫酸反应,所以全部参加反应后剩余固体就是铜。
根据表1可知,铜的质量是8 g,则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8 g20 g×100%=40%。
10 g样品中铜的质量=10×40%=4 g。
(2)由(1)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则样品中氧化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1-40%=60%
点评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格式和规范性,本题的关键是知道铜不会参加反应;能够判断哪一组恰好完全反应。
三、函数图像型化学计算
解答函数图像型计算时,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像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
例3向盛有12.60 g碳酸氢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5 g硫酸溶液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200.0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图1
回答下列问题:
(1)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的时间约为。
(2)当碳酸氢钠与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时,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反应后,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1)4 s
(2)6.6 g
(3)设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x,则
2NaHCO3+H2SO4
Na2SO4+2H2O+2CO2↑
142 88
x 6.6 g
14288=x6.6 g
x=10.65 g
m(Na2SO4溶液)=12.60 g+100.5 g-6.6 g
=106.5 g
w(Na2SO4)=(10.65 g/106.5 g)×100%
=10%
答:所得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四、结合实验示意图型化学计算
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
例4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 g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分五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5 g),待反应完全后,得到下面的质量关系:
加入稀盐酸
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烧杯及反应后
混合物的
总质量/g122.2146.1170.0193.9218.9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当加入稀盐酸至固体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反应中共生成CO2的质量为:
(122.2 g+25 g-146.1 g)×4=4.4 g,
设参与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x y 4.4 g
10644=x4.4 g,11744=y4.4 g
解之得:x=10.6 g,y=11.7 g,
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10.6 g,生成NaCl的质量为11.7 g,
待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25 g×4+16 g-4.4 g=111.6 g,
待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6 g-10.6 g+11.7 g=17.1 g,待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g111.6 g×100%≈15.3%。
答: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为10.6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3%。
总之,解决中考化学计算题要根绝不同的类型,正确运用所给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及相互转化的定量关系进行,注意单位及有效数字的要求,定能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收稿日期:2015-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