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限制,紧紧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基于此,教师必须要重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优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以高考为导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因此,面对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将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发展为“三維”目标,并优化和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高中化学课堂,促使学生在高效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致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没有凸显学生课堂主角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必须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等。但是教师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如此一来,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出现了背离的现象。但是在这种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下,致使课程呈现出显著的低效化,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辅助。基于化学学科特点,教师必须要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比重,并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更新。但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化学实验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无法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努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应结合教学内容,营造一个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为例,可利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的途径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来说,教师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包括:对金属矿物、海水资源拥有哪些新型的开发形式?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如此一来,使得枯燥的化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自由,进而促使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2]。
2、优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并对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吸引下,感悟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最终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就首先给学生演示了:在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氯化钡,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就会发现试管中逐渐形成了白色的化学沉淀物。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学习中,指导学生取适量的NaOH加入到CuSO4,待到出现化学反应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出现了蓝色的氢氧化铜。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适量的酚酞加入到NaOH溶液中,并将HCl缓慢地注入到其中,使得溶液颜色保持不变。接着,教师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在这一化学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化学实验,对其展开分析。
如此一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真正明白了离子反应的实质,也促使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3]。
3、融合生活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密切相关。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借助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从生活中选择与其相关的内容,融合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此一来,丰富了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也使得抽象的化学学习变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促使学生在生活资源的帮助下,积极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了核心素养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学目标。
例如,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告别了传统直接进入知识教学的现状,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南海之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接着,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对其化学结构展开分析,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煤、石油和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展开讨论,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之前,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为了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自身化学思维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化学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探究价值的问题,借助问题的驱动,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其积极思考,最终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4]。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在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时候,就在开展上课之前,给学生设计了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包括:金属的活跃程度和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学习,总结出规律:金属越是活泼,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化学思维,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5、开展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化学认知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受到化学学科特点的制约,针对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肉眼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以至于学生化学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面对化学核心素养下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借助直观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型、挂图等,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可视化,并实现微观和宏观的转化,使得生在微观化学知识的探究中,形成宏观变式。以“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为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借助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西气东输”的管道图片,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天然气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恰恰是对甲烷哪一种性质的精准体现?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在纸上,将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画出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这一模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最终帮助学生对甲烷相关知识形成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将学生的化学学习逐渐从微观上转移到宏观中[5]。
结束语: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完成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优化实验教学、融合生活内容、问题导向、直观教学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萍花.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互动式教学[J].名师在线,2020(17):9-10.
[2]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3-56.
[3]管赛兵.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77.
[4]郭景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才智,2020(13):125.
[5]郭国信.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13):57-58.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优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以高考为导向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因此,面对新课程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将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发展为“三維”目标,并优化和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高中化学课堂,促使学生在高效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致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没有凸显学生课堂主角地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必须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等。但是教师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组织开展课堂教学。如此一来,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要求。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在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出现了背离的现象。但是在这种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下,致使课程呈现出显著的低效化,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辅助。基于化学学科特点,教师必须要增加化学实验教学的比重,并对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更新。但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化学实验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无法发挥化学实验的价值[1]。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努力打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沉闷的课堂氛围,应结合教学内容,营造一个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以“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为例,可利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的途径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具体来说,教师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包括:对金属矿物、海水资源拥有哪些新型的开发形式?如何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等?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如此一来,使得枯燥的化学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自由,进而促使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2]。
2、优化实验教学,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教师必须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并对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的吸引下,感悟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最终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以“离子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就首先给学生演示了:在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氯化钡,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就会发现试管中逐渐形成了白色的化学沉淀物。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学习中,指导学生取适量的NaOH加入到CuSO4,待到出现化学反应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出现了蓝色的氢氧化铜。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将适量的酚酞加入到NaOH溶液中,并将HCl缓慢地注入到其中,使得溶液颜色保持不变。接着,教师结合实验提出问题:在这一化学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化学实验,对其展开分析。
如此一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真正明白了离子反应的实质,也促使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3]。
3、融合生活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密切相关。同时,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促使学生借助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从生活中选择与其相关的内容,融合到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此一来,丰富了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也使得抽象的化学学习变得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逐渐体会到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促使学生在生活资源的帮助下,积极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最终实现了核心素养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学目标。
例如,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告别了传统直接进入知识教学的现状,将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南海之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接着,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煤、石油和天然气,对其化学结构展开分析,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对煤、石油和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展开讨论,使得学生在讨论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之前,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为了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自身化学思维这一目的,教师就必须要摒弃传统的直接灌输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引导和启发,促使学生在问题思考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化学思维。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精心设计出具有启发性、探究价值的问题,借助问题的驱动,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其积极思考,最终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化学思维[4]。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在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时候,就在开展上课之前,给学生设计了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的问题,包括:金属的活跃程度和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学习,总结出规律:金属越是活泼,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金属阳离子。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化学思维,实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5、开展直观教学,强化学生化学认知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受到化学学科特点的制约,针对抽象的化学知识,通过肉眼无法进行有效的观察,以至于学生化学课堂学习效果不佳。基于此,面对化学核心素养下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借助直观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型、挂图等,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进行可视化,并实现微观和宏观的转化,使得生在微观化学知识的探究中,形成宏观变式。以“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为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就借助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西气东输”的管道图片,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天然气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恰恰是对甲烷哪一种性质的精准体现?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在纸上,将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画出来。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这一模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最终帮助学生对甲烷相关知识形成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将学生的化学学习逐渐从微观上转移到宏观中[5]。
结束语: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完成化学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通过营造课堂氛围、优化实验教学、融合生活内容、问题导向、直观教学等途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萍花.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互动式教学[J].名师在线,2020(17):9-10.
[2]王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3-56.
[3]管赛兵.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77.
[4]郭景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才智,2020(13):125.
[5]郭国信.浅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0(1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