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纠错反馈的信念与态度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英语课堂上越发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基础的定义到国内外现有研究对该方向作出研究。
  关键词:二语教学;口语纠错;教师信念
  1.口語纠错反馈的定义
  在口语纠错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对口语纠错反馈的说法不同,在语言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中,纠错反馈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 “负面反馈”、“语言反例”、“反例输入”等。从二语习得教师的角度出发,为“纠错反馈”,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则为“语言反例”,而从心理学领域的角度研究,为“负面反馈”。
  Long(1996)对学生输入的研究中,定义了“语言反例”,即(直接或间接地)
  告诉学生哪些语言形式是不被接受的。Ellis(2006)对纠错反馈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定义研究,在他的研究中,纠错反馈为教师面对学生错误的语言形式的一种反应,该反应包括:一、告知学生语言形式错误;二、提供正确形式的目的语;三、针对错误的语言形式进行语法解析。以上反应中任两种类型结合即为纠错反馈。
  2.教师信念的定义
  尽管近年来,信仰的概念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但人们对信仰的含义缺乏共识(M.Borg,2001;Basturkmen,et al.,2004)。M.Borg(2001)指出,信仰是一种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持有的主张,它具有评估性,因为它被个人视为真理,因此充满了情感承诺;此外,它还可以作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Basturkmen等人(2004)将信念定义为教师对自己的想法、想法和知识所作的陈述,这些陈述被表达为对“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评价,并且是可参考的。
  3. 教师信念与态度研究
  除了观察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外,教师反馈行为背后的原因也有助于研究。因此研究教师信念与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教师信念会影响其在课堂实践反馈,尽管它们并不总是与教师的实际行动相一致。Basturkmen(2012)建议,需要对教师教学中意料之外的信念进行更多的研究,例如纠错,因为这些信念似乎更多地出现在与教学实践的辩论中,而不是计划的方面,如课程和任务设计或教学方法。
  然而,这样的研究充满困难,尤其是针对教师对反馈的信念与他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做法之间存在差异研究(Basturkmen,2004)。到目前为止,将教师的信念与他们实际纠正学生错误的方式进行比较的研究数量有限。Schulz(2001)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并询问了来自美国和哥伦比亚的教师和学生对语法的态度以及对口头错误的纠正。
  在将教师对口头反馈的看法与他们的实践进行比较的研究中,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一方面,Jensen(2001)观察了澳大利亚5位成人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师的10节课。研究表明,这些教师对反馈的态度很好地预测了他们的实际操作。另一方面,在Basturkmen等人的研究(2004年)中,新西兰的三名ESL教师声称,他们只在错误导致信息不可理解时提供反馈,即使在信息可以理解的情况下,他们也能纠正语言形式。最后,在对日本两位英语教师的研究中,他们观察了大约30个小时的课堂,发现这些教师不仅关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关注自信、独立和合理的交际能力等价值观,这将会影响教师给出正确反馈的方式。
  参考文献
  Basturkmen, H., Loewen, S., & Ellis, R. (2004). Teachers’ stated beliefs about incidental focus on form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s. Applied Linguistics, 25(2), 243-272.?
  Basturkmen, H. (2012). Review of research into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anguage teachers' stated beliefs and practices. System, 40(2), 282-295.
  Borg, M. (2001). Teachers’ Belief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55(2), 186-188.
  Ellis, R. (2006). Current issues i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an SLA perspective. TESOL Quarterly, vol. 40 (1), pp. 83 -107.
  Jensen, M. T. (2001). Corrective feedback to spoken errors in adult ESL classroo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ustralia: Monash University.
  Long, M. H. (1996). The role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W. Ritchie & T. Bhatia (Eds.),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p. 413- 468).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Schulz, R. (2001).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 and teacher perceptions concerning the role of grammar instruction and corrective feedback: USA-Colombia.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85(2), 244-258.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學语文的学习中,习作方面的学习举足轻重。学习过程中,关于习作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教师和学生,学生在遇到写作的问题时经常会陷入烦躁情绪中,想不到自己的写作主题、写作思路。而小学高段时又是为学生学习写作打下厚实基础的黄金时间,所以在初步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开拓学生逻辑有序的写作思路,挖掘学生写作方面的潜能;联系学生教学低段和高段的教学,做到承前启后,明晰小学中段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培养大学生成为国际性人才已是形势所需,大学英语老师所面对的是各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他们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同时也要重视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本文将着重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全球化视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  1.全球化视觉下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挑战及机遇 
期刊
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能力。近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力图使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调动,以达到课堂的高效率。  关键词:探索;预习;巩固  每打开任何一册新课标《英语》学生用书目录,“Learning strategie
期刊
摘要:归因和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要素,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只有正确归因,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同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会对归因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大学英语  一、引言  自我效能感和归因这两种用来解释学业成就的动机要素在听、说、读、写等领域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正如horwitz(1988)所说,理解学习者的期望和信念是很重要的,因为正是这些关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在古典舞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积极采用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展相应的舞蹈训练,从而在提升古典舞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化舞蹈素养发展。在下文中,笔者具体分析如何在高校古典舞教学工作中实施多元化训练教学,旨在为后续的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古典舞;多元化训练;策略  古典舞是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与艺术的重要传承,但在常规的高校
期刊
一堂好课应该是由“风头--驼峰--豹尾”构成,即由精彩夺人的导课、引人入胜的高潮、耐人寻味的结课三部分组成。课堂教学结课时,我摸索着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选用、随机应变,把最重要的、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了”,越是临近“结课”,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我的教学所吸引,注重结课艺术,增强教学实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总结式结课  一堂课结束时,我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
期刊
摘要:我国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向以游戏为主导,结合保教与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儿童天性与个性,这是我国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但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游戏过于模式化,幼儿在游戏中思维以及动手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为了能够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我们必须要积极进行教育观念的创新与改革,更好的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常见问题;对
期刊
1 研究背景  转动课堂是以自主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个性化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转动课堂把学习两个过程进行了对调,在吸收内化这个环节,可以由学生课外转移到课内,
期刊
摘要: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增效”成了一线教师的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抛弃其难、烦、偏、旧的弊端,既不能布置大量作业,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设计及布置形式多样、接近生活的数学作业.  关键词:减负增效 数学作业 优化设计  所谓”减负增效”,就是指”减负,不减质”。既要减负,同时又要增效。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
期刊
摘要: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的学习要从学校开始,从学生时代开始。那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国学教育融入到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品格的价值。  关键词:国学教育;政治教学;融入;培养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创造了丰富多彩、璀璨的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