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分类模型在高速公路边坡监测中的应用

来源 :西部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nCr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高速公路边坡形变预测数据存在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为探究边坡监测地质参数与边坡安全系数的相关性,文章基于广西某高速边坡监测数据,应用SVM和ANFIS等非线性分类模型对边坡监测地质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ANFIS计算结果最大误差为0.281 3,平均误差为0.107 8,更接近实际误差,获得的预测结果相对更为准确有效,为判断边坡安全性和采用边坡防护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安全性,文章从平面线形、纵断面要素、横断面要素等方面出发,分析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及事故率与线性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行车安全性,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中各种线形指标和组合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从而实现较好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以保证山区高速公路中的行车安全。
文章结合阳鹿高速公路边坡处治实例,分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确定了采用锚筋桩挡土墙组合片石反压的边坡滑塌处治方案,并通过地质变形监测分析,验证了该处治方案的效果。
高速公路收费大棚除满足结构安全、车辆畅行的要求外,还应体现当地风俗民情和时代风貌。文章以南宁市外环段某收费站收费大棚为工程案例,分析了该收费大棚大跨面外倾斜变截面双椭圆拱肋的建筑设计方案特点、结构分析方法以及主要结果,取得的经验可为同类型公路建筑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为研究路基边坡病害及其相应的防护设计,文章结合实际工程,阐述了路基边坡病害特点与规律,结合外界环境因素分析了路基边坡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路基边坡防护设计原理,针对不同岩质边坡提出了相应的防护类型,同时对比各项边坡防护类型造价,得出更高效、经济的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类边坡防护研究提供参考。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塌陷区软基为工程背景,通过比选多种软基处治方案,择优选用泡沫轻质土路堤,并通过工后沉降计算验证了泡沫轻质土路堤的应用效果,为公路软基处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为实现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高掺量、低温度条件下的再生利用,文章在RAP沥青及集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G温拌剂及芳烃油配制温再生剂,分析再生沥青黏温曲线特性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拌和、压实温度,对RAP掺量分别为50%、60%和70%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其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剂掺量为8%时,最低拌和及压实温度分别为140℃和118℃;当RAP掺量增加时,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增强,低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降低;当RAP掺量为50%
文章以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工程背景,研究改扩建高速公路的线型拟合设计,对该高速公路分别进行了平面、纵面的拟合分析,并将分析所得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平纵面拟合设计的合理性。
随着高速公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养护资金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采用性价比高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结合试验工程,介绍了CAP再生抗滑封层的主要材料和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了CAP再生抗滑封层的使用效果,并通过与其他已实施的路面养护技术进行对比分析,表明CAP再生抗滑封层技术应用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且施工便利、环保,值得推广应用。
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需要在交通运输领域进行完善,不断优化旧路改建项目实施效果。文章介绍了旧路改建项目的勘察内容,从新旧路基的衔接处理、填方边坡、防护工程、路面结构、排水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旧路路基路面的改造设计方法和对策。
文章介绍了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K1370+659~899段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病害影响及应急处治方案,并结合高速公路地质灾害影响特点,采取不中断交通,对高速公路原有桥梁进行拆除后新建路基路面、公路下边坡设置抗滑桩、高速公路路面增设微型桩等实施方案,同时总结了桥改路应急处治工程的优点和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