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开展了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建构及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增强了探究与合作的体验,创设了互动与思考的情境,拓展了开放与生成的空间,促进了及时与准确的反馈,有助于听障学生积极而正向的学习行为真实有效地发生。
关键词:聋校;移动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8-0043-04
移动学习以其数字化、互动性、情境性与便捷性等特点,使学习因时、因地、因需发生成为可能。如何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借助移动技术在聋校开展有效的移动学习,从而切实提高听障教育的质量与听障学生的能力是我们试图探索与解决的问题。结合课题,我们开展了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建构及其有效性研究。
● 建构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
学习的移动性和使用便携式技术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两大要素。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移动设备与技术进行课堂反馈、提问、小组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在课堂和校园的学习动力。而关于有效教学,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兼具‘高认知’和‘高参与’两个特征的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认知活动和师生互动,最终能实现学生的内在发展”。
基于移动学习的特质、有效教学的特征与听障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三结合”教学指导原则,即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白板与平板有机结合、合作共探与引导精学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在聋校的高中地理、数学、物理、信息等学科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有效教学策略建构行动研究,在此过程中逐步调整与完善方案,最终形成移动学习环境下聋校“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如图1)。
“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是一种复合型教学策略。它是依据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针对听障学生思维发展滞后、信息获取低效、言语表达不畅、个体差异较大等教学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有助于教师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落实有效教学而制定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策略中的“三段”是对学习过程的划分,主要包括课前预学、课中精学、课后拓学三个学习阶段;“八维度”则指八种相对独立的教学策略,包括学案导学、探究创学、微课助学、点拨精学、合作共学、测评固学、在线辅学和分层个学。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八维度策略灵活选择与组合分别构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具体学习环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形态。下页图2为基于上述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一种常用教学形态。
“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为听障学生创建了受限最少的教学环境,并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依据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某一教学策略或将教学策略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听障学生的学习问题。
● 探究“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增强探究与合作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
“给学生适当的探索时间”“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是高认知水平、高参与的有效教学的特征与体现。运用“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给予了学生更充分的合作探究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1)课前预学的合作探究,有助于奠定学生课中精学的认知与情感基础
基于“三段八维度”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可以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而课前的合作探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而具体的感知体验,为课中的引导精学提供扎实的认知与情感基础。
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预学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一是通过微课指导借助GeoGebra软件在iPad中绘制并观察8个指数函数的图象;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描点法将这些图象绘制在纸质学案的相应表格中。这样设计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借助软件绘制图象可以增强他们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直观感性认识;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图象绘制活动,充分感知、观察并发现8个图象在同一平面空间中呈现出来的共性特点;三是因为描点法绘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技能之一,但在课中实施较费时,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不受时限地动手绘制,则既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基本技能,又可引导学生在动手绘制中进一步加强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理解与认识。这样的课前铺垫,为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自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课中精学的双板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完成知识内化
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的教学中,教师先阐述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民族风俗特色,而后将学生活动穿插于各知识点的学习中。利用拖动功能,学生首先需要在iPad上将当前少数民族的卡通图标拖拽到正确的地理位置,随着教师的逐一介绍,一张卡通版的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逐步绘制完成。当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分析其亲手绘制的民族分布图时,学生便能够兴趣盎然地得出相关的结论。
运用了“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聋校地理移动学习课堂,在“双板融合”策略的支持下,相应知识点的教学是听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手绘制民族分布图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听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基础,变静态的地图观察为动静结合的地图绘制观察,强调听障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
关键词:聋校;移动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8-0043-04
移动学习以其数字化、互动性、情境性与便捷性等特点,使学习因时、因地、因需发生成为可能。如何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借助移动技术在聋校开展有效的移动学习,从而切实提高听障教育的质量与听障学生的能力是我们试图探索与解决的问题。结合课题,我们开展了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建构及其有效性研究。
● 建构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
学习的移动性和使用便携式技术学习是移动学习的两大要素。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运用移动设备与技术进行课堂反馈、提问、小组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学生在课堂和校园的学习动力。而关于有效教学,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是兼具‘高认知’和‘高参与’两个特征的教学过程,通过有效的认知活动和师生互动,最终能实现学生的内在发展”。
基于移动学习的特质、有效教学的特征与听障学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三结合”教学指导原则,即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白板与平板有机结合、合作共探与引导精学有机结合,并进一步在聋校的高中地理、数学、物理、信息等学科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有效教学策略建构行动研究,在此过程中逐步调整与完善方案,最终形成移动学习环境下聋校“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如图1)。

“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是一种复合型教学策略。它是依据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针对听障学生思维发展滞后、信息获取低效、言语表达不畅、个体差异较大等教学实际问题而提出的,有助于教师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落实有效教学而制定的、付诸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策略中的“三段”是对学习过程的划分,主要包括课前预学、课中精学、课后拓学三个学习阶段;“八维度”则指八种相对独立的教学策略,包括学案导学、探究创学、微课助学、点拨精学、合作共学、测评固学、在线辅学和分层个学。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八维度策略灵活选择与组合分别构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具体学习环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习形态。下页图2为基于上述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一种常用教学形态。

“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为听障学生创建了受限最少的教学环境,并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依据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某一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某一教学策略或将教学策略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听障学生的学习问题。
● 探究“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增强探究与合作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内化
“给学生适当的探索时间”“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是高认知水平、高参与的有效教学的特征与体现。运用“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给予了学生更充分的合作探究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
(1)课前预学的合作探究,有助于奠定学生课中精学的认知与情感基础
基于“三段八维度”策略的聋校移动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可以贯穿课前、课中与课后。而课前的合作探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而具体的感知体验,为课中的引导精学提供扎实的认知与情感基础。
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预学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两件事:一是通过微课指导借助GeoGebra软件在iPad中绘制并观察8个指数函数的图象;二是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描点法将这些图象绘制在纸质学案的相应表格中。这样设计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借助软件绘制图象可以增强他们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直观感性认识;二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图象绘制活动,充分感知、观察并发现8个图象在同一平面空间中呈现出来的共性特点;三是因为描点法绘图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基本技能之一,但在课中实施较费时,如果教师课前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不受时限地动手绘制,则既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基本技能,又可引导学生在动手绘制中进一步加强对指数函数图象的理解与认识。这样的课前铺垫,为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自然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课中精学的双板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完成知识内化
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的教学中,教师先阐述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民族风俗特色,而后将学生活动穿插于各知识点的学习中。利用拖动功能,学生首先需要在iPad上将当前少数民族的卡通图标拖拽到正确的地理位置,随着教师的逐一介绍,一张卡通版的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逐步绘制完成。当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分析其亲手绘制的民族分布图时,学生便能够兴趣盎然地得出相关的结论。
运用了“三段八维度”教学策略的聋校地理移动学习课堂,在“双板融合”策略的支持下,相应知识点的教学是听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手绘制民族分布图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听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基础,变静态的地图观察为动静结合的地图绘制观察,强调听障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验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