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歌曲在演唱时追求的声音的表现力和穿透力,因此在歌唱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种现象,有些人在唱歌时为了追求声音的穿透力、追求音量而大声演唱、喊叫演唱,造成音线散、喉音重,到了一定的音高就上不去,高音受到限制。即使喊上去,也非常难听,声音位置低,音色不统一,歌曲演唱缺乏美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谈谈关于轻声唱法。
【关键词】艺术歌曲;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我所提到的轻声唱法,也即“微声唱法”,都是指小声地唱、轻轻地唱、柔声地唱、弱声地唱。在我国,最早提出“微声唱法”的是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所谓“微声”,就是有呼吸支持、有正确的声音位置,能强能弱,有共鸣状态的小音量的混合声演唱。轻声唱法是一种放松状态下的演唱方法,它的特点是吸气要深,送气要缓,咬字要清。轻声唱时,只有部分声带参与震动,声带震动幅度小,歌唱气息微弱,声带的张度小,气息作用在声门的力量也较弱,因此发出的松弛有韧性,音色统一、声音柔美、灵活。借助轻声演唱可以很容易找到“混声”,很便捷的获得声音演唱中的高位置,位置高了声音的穿透力就强,不仅解决了音高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音量问题,从而使演唱者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自己的声音,使歌唱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那么,如何进行轻声演唱的训练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歌唱经验,我认为“轻声唱”的训练应分四个阶段来进行。
首先是哼鸣练习。这是因为哼鸣练习容易找到假声和混合声。采用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交替的练习,使声音竖起来,圆润起来,哼鸣练习就是要尽量吧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喉咙要自然放松和打开,喉结放在最低位置,用擤鼻涕的感觉带动哼。同时注意喉头、肩、胸部位要放松,面部自然微笑,向下叹着唱。找到这一感觉后,可以尝试带入其他母音。这时一定要注意的是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的支点、声音的走向均要保持哼鸣的感觉。哼鸣时,鼻腔和鼻炎腔有感觉的,这种感觉是一种声音的回旋,轻轻的震动。哼唱用力一定不要大,轻轻的哼,寻找一种细弱的,绵长的感觉,并细心体会头腔共鸣的感觉。
哼鸣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的在眉心处集中获得高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声音共鸣。只有反复练习和反复体会,才能找到这种真假声结合的自然状态。
其次是“小声唱”练习。在哼鸣的基础上,把声音慢慢地放出来,小声地唱。这个练习使声音容易集中,歌唱者要思想集中,自然放松不要紧张。歌唱者利用自己的内耳听觉,仔细辨别声音的位置,建立科学的声音感念,也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仔细聆听,用心辨别,不断调整发声状态,最终发出声线结实、音色漂亮且具有一定光泽度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听觉上清晰、明亮,歌唱者自己在演唱时也会觉得轻松自然、张弛有度。先小声后放出声音,这种练习对嗓音的保护也是极其有益的。很多歌唱者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小声唱的练习,因此耽误了时间,走了弯路,造成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多种声带疾病。
小声唱可以避免声乐学习中的大声喊唱,有效解决高音的位置问题,对声音的统一及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再次是“假声唱”练习。假声的声音音量很小,力度也较弱,声音效果虚弱纤细,但它对于真假混合声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歌唱者在演唱高音的时候,喉咙发紧,气息不畅,出来的声音声线不统一,尖锐难听,这种状况就是由于没有进行过很好的假声练习。没有假声就得不到混声,也就不会利用头声来歌唱,声音的表现力自然会很差。假声唱指的是从喉咙里发出的筒状的、开放式的一种声音。假声是通过很薄的声带边缘和少量的气息抚摸着声带发出来的声音,并不是假声带发出的声音。假声是建立在有效呼吸基础之上的假声,在意念中要做到假声真唱,以兴奋的、积极的状态去唱。要做到假声不假、假声真唱,不空、不虚、不暗淡。
声乐训练中能否使声音进入头腔、解决高音问题,运用好假声是关键。在练习时,可采用由高到低的练声曲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好的体会头声的最佳位置。
最后是“半声唱”训练。半声唱就是在正确的深呼吸的状态下,一边保持哼唱的状态,一边增加声带的张力,在加强气息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打开喉咙,有控制地发出有一定力度的半声。半声的感觉与“哼鸣 ”、“小声唱”是一样的,只是音量上稍扩大了而已。这一阶段的练习要使机体兴奋起来,促使喉咙进一步打开,让声音既得到头腔共鸣又得到胸腔共鸣,使声音具有朦胧的美感。练习中,用“呜”母音练习效果较好。发“呜”时舌头的位置很低,而且是一种自然放松状态,软腭和小舌向上拱起也较容易,口腔内部打开,口内容积较大,口腔共鸣就比较明显。在哼鸣和小声训练的前提下,丰满通畅的半声对于打开头腔,由轻声过渡到真声,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轻声唱的目的。
我们既要利用轻声弱声来寻找半声的效果,又要重视轻声唱法的基本功,这关系到轻声练习四个阶段的声音通畅性和适应性,发出甜美圆润、刚柔兼备、易于控制的歌唱性声音。
歌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正确的歌唱是各个发声器官同时协调运作的结果,对于歌唱者,特别是声乐初学者,大喊大叫式的歌唱很容易造成气息拉不住,力量跑向声带,造成喉咙发紧,声带过紧张,喉部肌肉与口腔、呼吸机群很难协调形成歌唱连觉,难以实现发生器官的协调活动。轻声唱法很好的解决了音质、音色的问题,由于这种唱法极大地减轻了声带的负担,对于后期声音音量的解决也是非常奏效的。因此建议广大歌唱者,特别是生乐初学者,一定要加强轻声唱法四个阶段的练习,使得自己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路途上走得更高更遠!
【关键词】艺术歌曲;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识码】A
我所提到的轻声唱法,也即“微声唱法”,都是指小声地唱、轻轻地唱、柔声地唱、弱声地唱。在我国,最早提出“微声唱法”的是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所谓“微声”,就是有呼吸支持、有正确的声音位置,能强能弱,有共鸣状态的小音量的混合声演唱。轻声唱法是一种放松状态下的演唱方法,它的特点是吸气要深,送气要缓,咬字要清。轻声唱时,只有部分声带参与震动,声带震动幅度小,歌唱气息微弱,声带的张度小,气息作用在声门的力量也较弱,因此发出的松弛有韧性,音色统一、声音柔美、灵活。借助轻声演唱可以很容易找到“混声”,很便捷的获得声音演唱中的高位置,位置高了声音的穿透力就强,不仅解决了音高问题同时也解决了音量问题,从而使演唱者能够轻松自如地驾驭自己的声音,使歌唱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那么,如何进行轻声演唱的训练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歌唱经验,我认为“轻声唱”的训练应分四个阶段来进行。
首先是哼鸣练习。这是因为哼鸣练习容易找到假声和混合声。采用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交替的练习,使声音竖起来,圆润起来,哼鸣练习就是要尽量吧声音位置挂在鼻咽处,喉咙要自然放松和打开,喉结放在最低位置,用擤鼻涕的感觉带动哼。同时注意喉头、肩、胸部位要放松,面部自然微笑,向下叹着唱。找到这一感觉后,可以尝试带入其他母音。这时一定要注意的是面罩共鸣的位置、呼吸的支点、声音的走向均要保持哼鸣的感觉。哼鸣时,鼻腔和鼻炎腔有感觉的,这种感觉是一种声音的回旋,轻轻的震动。哼唱用力一定不要大,轻轻的哼,寻找一种细弱的,绵长的感觉,并细心体会头腔共鸣的感觉。
哼鸣是大声唱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哼鸣的位置和哼鸣的色彩,才能使声音的在眉心处集中获得高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声音共鸣。只有反复练习和反复体会,才能找到这种真假声结合的自然状态。
其次是“小声唱”练习。在哼鸣的基础上,把声音慢慢地放出来,小声地唱。这个练习使声音容易集中,歌唱者要思想集中,自然放松不要紧张。歌唱者利用自己的内耳听觉,仔细辨别声音的位置,建立科学的声音感念,也可以通过录音设备,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仔细聆听,用心辨别,不断调整发声状态,最终发出声线结实、音色漂亮且具有一定光泽度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听觉上清晰、明亮,歌唱者自己在演唱时也会觉得轻松自然、张弛有度。先小声后放出声音,这种练习对嗓音的保护也是极其有益的。很多歌唱者往往急于求成,不重视也不愿意进行小声唱的练习,因此耽误了时间,走了弯路,造成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多种声带疾病。
小声唱可以避免声乐学习中的大声喊唱,有效解决高音的位置问题,对声音的统一及歌唱中的吐字咬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再次是“假声唱”练习。假声的声音音量很小,力度也较弱,声音效果虚弱纤细,但它对于真假混合声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训练。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歌唱者在演唱高音的时候,喉咙发紧,气息不畅,出来的声音声线不统一,尖锐难听,这种状况就是由于没有进行过很好的假声练习。没有假声就得不到混声,也就不会利用头声来歌唱,声音的表现力自然会很差。假声唱指的是从喉咙里发出的筒状的、开放式的一种声音。假声是通过很薄的声带边缘和少量的气息抚摸着声带发出来的声音,并不是假声带发出的声音。假声是建立在有效呼吸基础之上的假声,在意念中要做到假声真唱,以兴奋的、积极的状态去唱。要做到假声不假、假声真唱,不空、不虚、不暗淡。
声乐训练中能否使声音进入头腔、解决高音问题,运用好假声是关键。在练习时,可采用由高到低的练声曲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更好的体会头声的最佳位置。
最后是“半声唱”训练。半声唱就是在正确的深呼吸的状态下,一边保持哼唱的状态,一边增加声带的张力,在加强气息支持的同时进一步打开喉咙,有控制地发出有一定力度的半声。半声的感觉与“哼鸣 ”、“小声唱”是一样的,只是音量上稍扩大了而已。这一阶段的练习要使机体兴奋起来,促使喉咙进一步打开,让声音既得到头腔共鸣又得到胸腔共鸣,使声音具有朦胧的美感。练习中,用“呜”母音练习效果较好。发“呜”时舌头的位置很低,而且是一种自然放松状态,软腭和小舌向上拱起也较容易,口腔内部打开,口内容积较大,口腔共鸣就比较明显。在哼鸣和小声训练的前提下,丰满通畅的半声对于打开头腔,由轻声过渡到真声,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轻声唱的目的。
我们既要利用轻声弱声来寻找半声的效果,又要重视轻声唱法的基本功,这关系到轻声练习四个阶段的声音通畅性和适应性,发出甜美圆润、刚柔兼备、易于控制的歌唱性声音。
歌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运动。正确的歌唱是各个发声器官同时协调运作的结果,对于歌唱者,特别是声乐初学者,大喊大叫式的歌唱很容易造成气息拉不住,力量跑向声带,造成喉咙发紧,声带过紧张,喉部肌肉与口腔、呼吸机群很难协调形成歌唱连觉,难以实现发生器官的协调活动。轻声唱法很好的解决了音质、音色的问题,由于这种唱法极大地减轻了声带的负担,对于后期声音音量的解决也是非常奏效的。因此建议广大歌唱者,特别是生乐初学者,一定要加强轻声唱法四个阶段的练习,使得自己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路途上走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