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不定”:截拳道成功之法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123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拳道包容一切,又空无一物,既有形又无形。它收放自如,随机而变。


  每种功夫都以手上功夫为主,截拳道适用于各种搏击。因为它强调“回应”,而且在实战中十分有效。无法是指功夫中的局限性。而手上功夫是建立在各种功夫之上的个人的自我表达方法,“浮游不定”即斗士仅仅对攻击做出回应,“以无法为有法”。
  
  要理解截拳道,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首先从实战中寻求,并练习和了解多种搏击术的规律,然后抛弃功夫的载体,并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
  浮游不定,其实是打破定式,在搏击中无固定之法,见招破招。一旦你能做到以无法为有法,你就掌握了截拳道——无法之法。
  
  完全自由
  


  在这组图中,一方不做反击,另一方挥拳向前击出(图1,图2),然后拿住对方的手(图3),向内侧踢对方腹股沟处(图4)。
  
  截拳道不是某种特定功夫,它的招式完全自由,任凭发挥,随机而变,像回声一样。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你就会得到格斗的真谛,成为真正的截拳道者。你对搏击知识的渴求将使你受益匪浅,就如结识了许多老师。这每一种体验都将是惟一的,正如李小龙所说:“走下去,你的搏击旅途从现在开始。”
  尽管我未曾与李小龙一起练功,但我曾密切地关注过李小龙的发展。李小龙是亚洲人,但他又不满足于亚洲武术的局限;他生命虽然短暂,却创立了自己的武道;他受过嘲讽,却证实了自己的价值。
  “反传统功夫”、“正视巷战”和“振藩踢拳”成为他功夫中最流行的名字。我也是20世纪60年代李小龙反传统武学的同道者。
  1973年,我从《职业空手道》杂志上读到乔·路易斯写的有关他对李小龙五种攻击方式的看法一文。当时在搏击界,乔·路易斯是最令人恐怖的名字,他身体强壮,动作敏捷,而且他创立了全方位的空手道踢拳,并用它击倒了当时所有的挑战者。
  直到我毕业后才有幸与乔·路易斯会面。他是一个超群的斗士,浑身透出斗士的勇猛。早在格斗盛行前,他就已是一位格斗士了。他练过拳击,并做过专业搏击者,他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对自卫术的深刻理解。
  在1982年至1988年间,我与乔·路易斯和截拳道学校的各位老师一起工作。我知道乔·路易斯所信奉的截拳道不同于当时研究班中盛行的截拳道。由于我独特的个人经历,我曾写下两本截拳道演绎——原始功夫和理念方法。它们都代表截拳道,然而却并不相同,为什么呢?


  比斯利(右者)用假动作使对方向下看(图1),然后击对方的牵引之手(图2,图3)顺势反掌出击(图4),截拳道中的手上功夫没有固定之法,但对斗士来讲最有效的方法却只有一种。
  
  李小龙的蜕变
  
  李小龙曾对搏击中的自卫术十分感兴趣,他研究过多种功夫,最终从中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也许还仔细研究过拳击,但他却从中脱离出来,使之融于自己的武道。他也练过击剑、少林功夫及柔道,但他的武道却不代表其中任何一种。
  由于各种传统功夫对搏击的侧重不同,空手道侧重远距离搏击,拳击则侧重近距离击打。要想成为高超的搏击者,就必须全面发展;要想练好截拳道,就必须打破个人模式,从各种传统功夫中脱离出来。
  
  表现自我
  


  杰里·比斯利(右者)与劲敌何万·马绍尔对打(图1),比斯利先出手(图2,图3),向斜下方踢对方的腿(图4),左右手连击(图5,图6)。
  
  当我们能够熟练地运用一种功夫或几种功夫表现自我时,我们就能随心所欲、自由发挥。截拳道必须体现出自我,而我们练过的所有功夫都并非如此,因此“浮游不定”要求我们不为一种功夫所囿,我们只需灵敏反应。有意识地选择是有局限性的,而回声的反应就精确得多,因为它没有意识,不用有选择地回应。
  当你从容镇定、心无杂念(记住回应)时你已成为截拳道者。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宏观上的创新,不以某一特定招数来限制自己。这个问题,就是认识的原始与创新方法间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李小龙的截拳道。我与乔·路易斯经过研究后发现,无论何种功夫的打斗,一旦不奏效,李小龙都不会为之所困,但是他总能找到解决办法。李小龙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的不是各种技巧,而是各种完成技巧的方法(以无法为有法)。所以说智者研究各种功夫不只是学会它们,而是学会如何灵活运用。
  一些传统武者只将截拳道看作踢击术,其实,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用途十分广泛。例如,拳脚并用,独立成式,均无定法。截拳道不可能融进空手道技巧,因为其规则有一定局限性,而截拳道无固定规则,它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二者根本不同。
  
  无术之术
  
  最初的截拳道是由李小龙设计的一套技巧,对于如何完美体现它没有限制。一个勇士——一个真正的斗士会随机应变,在准备打斗时,弃除他们不必要的东西。在截拳道训练中你只需把各个基本动作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而实战中则完全是自由发挥、不经排练的。
  再看一下创新的方法。如果我们称武术为“法”的话,我们也可以说“以无术为有术”。我们撇开截拳道,对于这门武道来说,从总体上考察,并非单一功夫的局限性。
  对于新概念截拳道练习者来说,他们很容易理解振藩截拳道是一种搏击术,而泰拳又是另一种。我在截拳道原始功夫中提到:如果一种技能不奏效(如侧踢),我们也不抛弃它,而是改变一下方式(可以精心准备、提高速度、假动作等),新截拳道也是如此。
  我在新截拳道学校的几年训练中认识到,要想练好这门功夫必须具备一定的搏击技能,并能从中脱离出来,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就是不加限制,不局限于哪一种方法(术),所谓“用尽各种方法而不囿于其中”即是这个道理。我们不断地探索、体会、吸收一切适用的功夫为己所用。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截拳道,因为它与李小龙的不同。而在各种功夫间徘徊也许算不上截拳道,但它的确符合了截拳道创新和“以无法为有法”的精神。李小龙对此会赞同还是反对我不得而知,所以我们别再为此而烦恼了。
  在传统功夫中,我们通过不断改变各种技术,采用多种方法来体现自我意愿。只要有效的方法都为我们所采用,我们练过多种功夫,但并未完全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创新的截拳道中,我们灵活运用了各种功夫。有人说,新截拳道将提倡让更多的人研究搏击,而不是让其成为专业斗士。传统功夫却认为,搏击方法是“惟一的”,因而它提倡让有志于成为专业斗士的仅练这一种功夫,从而使其受到限制。
  我的导师,乔·路易斯是个勇士,在55岁时仍不断探索研究完善自己的功夫。我知道李小龙曾是首批投身于专业训练的人之一,尽管他没参加职业大赛,但他仍被视为斗士,他的截拳道也结合了多种有效的手法。
  所有研究截拳道的人都应以李小龙1967年~1973年间的功夫为参考,不断加深自己对截拳道的理解。对一些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不断打破单一方法的局限性,完善振藩功夫。而对其他人来说,他们将不断体验各种功夫,并融会贯通。
  从传统误区中走出来,通过不断学习李小龙的功夫你会受益匪浅。同样,一个人在通过练习各种功夫并将其融会贯通后,他会享受到巨大的成就感。而截拳道就是带你进入各门功夫的小路。但只追求全面是不会练好截拳道的,同时也不要陷入片面追求一种和求全的误区中。
  要“浮游不定”,你只需“走下去”,你的旅途是无止境的。
  □
其他文献
李小龙在著作中写到,截拳道“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一种方法,通过它向我们展示生命的秘密。”他又写到,“不要去想安全脱身,如果有人欲伤及你的肉体,你就打碎他的骨头;他如果要打碎你的骨头,你就索要他的性命,要他先死。”    P14下:德米特里斯(左者)与杰里·弗泽尔对峙(图1),杰里戳击,对方以手截击(图2),德米以大腿踢击挡住对手前扑(图3),德米顺势向前制服对手(图4)。    这两段话在截拳道中不
期刊
前胫/膝踢  截拳道对踢法的运用极其充分,而其修习者对这一高效而简捷的踢技进行了广泛研究。  前胫踢既是强有力的进攻,又是很有效的防守武器,堪称超级杀手。胫踢同西方拳击中的刺拳功效相当,只是攻击距离更远、更难以防守。这一踢法是袭击的先头部队,其战斗力是以最长的攻击对方最近目标的这一原则。其作用几乎是毁灭性的,这于对手简直是极大的威胁。  传统武术有句口诀“踢人先踢裆”,截拳道斗士对此理解得更透彻。
期刊
截拳道将拳击套(五指分指手套)作为训练器具。拳击套用途十分广泛,可应用在各种搏击形式中。  在现代搏击中,拳击套在训练力量技巧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用它训练会使你的攻击更熟练、更迅速,力量更大,动作更加精确,随着它的节奏,你的机动性、平衡性以及踢、击技将会更加纯熟。  拳击手套作用惊人,它可以避免训练中失手伤及同伴,还有助于比赛前的关键日子里保持你的健康的体魄。截拳道素以在训练中使用拳击套而闻名,李
期刊
告示牌,我一瞬间心动了,那是全黑真皮包装的笔记本,要是平常的话,少说也要一百元左右。
期刊
一年前,某天正刮着台风,我就与妻子下到海里冲浪。
期刊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花草都已陷入睡眠,大地一片宁静,只有几盏灯还开若,几个夜猫族还不肯入眠,这时,“哇啊!”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声!
期刊
在李小龙走过的仅仅33年的生命岁月里,可谓一世英名。他创立了截拳道,更是让中国武术通过电影这一传媒展现给世界观众。可以说,世界了解中国武术是从李小龙开始的。  在李小龙有限的影视生涯中,其主演的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等,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但是,李小龙所主演的影片也都打上了电影技术的烙印。那时,人们都蜂拥而至地去电影院一睹功夫之王的风采。而后,其影片的录影带也相继出现,人们
期刊
消除徒手与持械搏击的代沟    李小龙的指导原理,不论对徒手还是持械,都是相同的。而其中主要的一条是“有用”。当把格斗的技巧用于各种实践中时,才会成为格斗高手。于是,斗士的基本宗旨应是不断发扬、完善截拳道,使其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条路很崎岖,甚至会误入岐途。如果掌握了基本原理,并时刻以它为导向,我们就能克服困难并受益匪浅。以下是截拳道斗士的指导方针或信条。  坦诚——
期刊
陈鑫公的文章上了2000年第一期《精武》杂志,是《精武》慧眼识英雄。标志着在新的世纪,拳学掀开了新的一页。  要读懂陈鑫公的书,必须读懂两个概念:一、“劲”与“精”;二、“拳”通“权”。  “劲”“精”如何计较,有人认为陈鑫公有意将劲字改成精,也有人说是笔误。但从陈鑫公的文化修养来看,不会是笔误,是有所指。  有句话说,要听懂音乐,必须要有懂音乐的耳朵。要计较“劲”与“精”必须先弄懂劲指什么,精指
期刊
斯人虽已逝去,但他依然领导着世界格斗的潮流——  李小龙认为,如果一位武术家已经满脑子都是传统课程,他就无法再学习任何新鲜内容。茶杯的用处即在于它是空杯的时候。他鼓励学生们倒空自己的杯子,这样才能装进他的新式方法。  由于李小龙的教学高深莫测,而他对格斗的看法又总在变化,因此现代截拳道习练者对李小龙观点的理解都略有不同。《黑带》杂志决定从李小龙的第一代弟子以及第二代、第三代截拳道教练中挑选出11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