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们的“牢骚”与“疑惑”
《回顾多彩生活》是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5年级上册《体验多彩世界》单元中的内容。或许是杭州市首次使用该教材,或许是该教材和杭州版教材在理念、素材等方面有较大的出入,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或那样的“牢骚”与“疑惑”。下面让我们先来听听教研活动时教师们的一些声音吧。
——“大家看,这节课的内容只有三个标题、三句话,配上三幅图,叫我怎么教?”
——“这节课我也刚上过,如果纯粹按书本的要求教,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但是学生没学到什么,也不感兴趣。”
——“我想这册教材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去教软件,而是让学生会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ACDSee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吗?”
ACDSee软件与教材安排
ACDSee是非常流行的看图工具之一。它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方式、优质的快速图形解码方式,具有强大的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该教材中的ACDSee学习内容主要安排两节课完成。
第5课《回顾多彩生活》,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常用的图片浏览工具,学会用ACDSee以缩略图和全屏的方式浏览图片,学会用ACDSee整理文件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ACDSee浏览图片。
第6课《精彩照片剪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用ACDSee可以处理照片,学会用ACDSee裁剪、翻转、剪切和复制图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ACDSee处理图片。
对于ACDSee,教材虽然只安排了两课时,但编写者将其精华即浏览和编辑功能融入了教材。既然ACDSee功能丰富、便捷好用,教材编写者又对教材进行了精心地编排,教师们为什么还是牢骚满腹呢?
问题的症结
在分析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版本教材对于此内容的编排。
实际上,教材编排课时的多少并不是真正让教师们困惑的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缺乏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存在“教教材”的思想。教材是专家、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基础,绝不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样,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材料,绝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够,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缺少及时、合理地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处理教学的能力。教学中,过于注重软件操作,过于强调“技术性”,忽视“人文性”,把教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完成简单的作品当成最终目标。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解决的策略
教师需要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再优化重组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切题的、卓有成效的二次开发,从而超越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 梳理教材脉络,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ACDSee的主要功能是浏览和简单编辑图片。学生之前也学过浏览和编辑图片的软件,如“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和“画图”软件。激活学生此前的学习经验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教学ACDSee服务。
如在教学该课的“整理图片”环节时,我尝试让学生先在资源管理器里(資源管理器“查看”工具中有缩略图)建立文件夹,整理出“亲子活动”的照片。整理完毕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整理的过程和经验。接下来布置第二个任务:用ACDSee整理出班级“体育节”的照片。整理完毕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整理的过程和经验。两次整理活动之后,学生提炼异同点,如复制、粘贴、剪切菜单、新建文件夹等是相同的,不同点是,ACDSee中的“移动到文件夹、复制到文件夹”功能更方便,且ACDSee的“查看”中有“缩略图 详细信息”等。
学生之前掌握的这些经验不仅使学生面对新软件时能更快入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合理的工具可以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2 深挖教材内容,提升图形处理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教教材”,而应广泛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深层拓展教材内容呢?
如在“裁剪照片”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张“班级插花会”的图片素材(如上图)。图片既右倾又有“不协调画面(饮水机)”。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学生能利用“裁剪”工具把不协调的部分裁剪掉,突出画面的重点部分。观察仔细的学生还发现,即使裁剪后,图片给人的感觉还是不舒服。此时,“左右旋转”的简单操作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自然引出了“自定义角度旋转”这一话题(该知识点在教材中没有出现,我参考了福建版教材中的“扶正图片”这一内容)。
通过深挖教材内容,提供精心准备的学习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致。
3 拓宽教学思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绝不是单独某一门学科所能完成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着眼整体,教师要淡化学科个性,强化共性,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
如在“创建幻灯片放映文件”环节,我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制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图片要清晰;尽量挑选色彩丰富的图片,避免相册比较单调;要有细节展示,要有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照片……除此之外,提供给学生三段背景音乐,分别是高亢的、恬静的和活泼的三种类型。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放映文件”各式各样。在反馈阶段,我根据学生制作的典型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合理选择图片和背景音乐是制作相册的关键因素。最后,让学生带着“审美”的要求再次制作。
小学生到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而美术和音乐却是他们出生后就一直在接触的。鉴赏图片和选择背景音乐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将它们融入这节课后,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着眼于整体,让学生的知识在各个学科间沟通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
《回顾多彩生活》是浙江摄影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5年级上册《体验多彩世界》单元中的内容。或许是杭州市首次使用该教材,或许是该教材和杭州版教材在理念、素材等方面有较大的出入,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听到教师们这样或那样的“牢骚”与“疑惑”。下面让我们先来听听教研活动时教师们的一些声音吧。
——“大家看,这节课的内容只有三个标题、三句话,配上三幅图,叫我怎么教?”
——“这节课我也刚上过,如果纯粹按书本的要求教,很快就能完成任务,但是学生没学到什么,也不感兴趣。”
——“我想这册教材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去教软件,而是让学生会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是,ACDSee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吗?”
ACDSee软件与教材安排
ACDSee是非常流行的看图工具之一。它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界面、简单的操作方式、优质的快速图形解码方式,具有强大的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该教材中的ACDSee学习内容主要安排两节课完成。
第5课《回顾多彩生活》,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常用的图片浏览工具,学会用ACDSee以缩略图和全屏的方式浏览图片,学会用ACDSee整理文件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ACDSee浏览图片。
第6课《精彩照片剪辑》,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用ACDSee可以处理照片,学会用ACDSee裁剪、翻转、剪切和复制图片。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ACDSee处理图片。
对于ACDSee,教材虽然只安排了两课时,但编写者将其精华即浏览和编辑功能融入了教材。既然ACDSee功能丰富、便捷好用,教材编写者又对教材进行了精心地编排,教师们为什么还是牢骚满腹呢?
问题的症结
在分析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版本教材对于此内容的编排。
实际上,教材编排课时的多少并不是真正让教师们困惑的原因,问题的症结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缺乏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存在“教教材”的思想。教材是专家、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教学决策和教学设计的基础,绝不是教师开展课程教学的唯一依据。同样,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材料,绝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够,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缺少及时、合理地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处理教学的能力。教学中,过于注重软件操作,过于强调“技术性”,忽视“人文性”,把教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完成简单的作品当成最终目标。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解决的策略
教师需要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掌握教材的编写思路,再优化重组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切题的、卓有成效的二次开发,从而超越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 梳理教材脉络,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ACDSee的主要功能是浏览和简单编辑图片。学生之前也学过浏览和编辑图片的软件,如“Windows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和“画图”软件。激活学生此前的学习经验可以更好地为我们教学ACDSee服务。
如在教学该课的“整理图片”环节时,我尝试让学生先在资源管理器里(資源管理器“查看”工具中有缩略图)建立文件夹,整理出“亲子活动”的照片。整理完毕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整理的过程和经验。接下来布置第二个任务:用ACDSee整理出班级“体育节”的照片。整理完毕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整理的过程和经验。两次整理活动之后,学生提炼异同点,如复制、粘贴、剪切菜单、新建文件夹等是相同的,不同点是,ACDSee中的“移动到文件夹、复制到文件夹”功能更方便,且ACDSee的“查看”中有“缩略图 详细信息”等。
学生之前掌握的这些经验不仅使学生面对新软件时能更快入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运用合理的工具可以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
2 深挖教材内容,提升图形处理的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教教材”,而应广泛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时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充分发挥教材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深层拓展教材内容呢?
如在“裁剪照片”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一张“班级插花会”的图片素材(如上图)。图片既右倾又有“不协调画面(饮水机)”。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学生能利用“裁剪”工具把不协调的部分裁剪掉,突出画面的重点部分。观察仔细的学生还发现,即使裁剪后,图片给人的感觉还是不舒服。此时,“左右旋转”的简单操作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自然引出了“自定义角度旋转”这一话题(该知识点在教材中没有出现,我参考了福建版教材中的“扶正图片”这一内容)。
通过深挖教材内容,提供精心准备的学习素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精致。
3 拓宽教学思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高,绝不是单独某一门学科所能完成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着眼整体,教师要淡化学科个性,强化共性,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
如在“创建幻灯片放映文件”环节,我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制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图片要清晰;尽量挑选色彩丰富的图片,避免相册比较单调;要有细节展示,要有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的照片……除此之外,提供给学生三段背景音乐,分别是高亢的、恬静的和活泼的三种类型。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放映文件”各式各样。在反馈阶段,我根据学生制作的典型作品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合理选择图片和背景音乐是制作相册的关键因素。最后,让学生带着“审美”的要求再次制作。
小学生到三年级才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而美术和音乐却是他们出生后就一直在接触的。鉴赏图片和选择背景音乐不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将它们融入这节课后,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着眼于整体,让学生的知识在各个学科间沟通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作者单位:浙江富阳市富春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