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家的职责是创造有用的知识,而气象科学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现场,王斌在获奖词中如是说。
在今年落幕的“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华人气象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因其在热带动力学和季风过程及其可预报性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斩获一席,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这是王斌在2015年获得的第二座奖杯。新年伊始,美国气象学会将以现代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开拓者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的名字命名的2015年度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Carl-Gustaf Rossby Research Medal)授予王斌。该奖章作为国际大气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由美国气象学会授予一名气象学家。王斌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获得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华人科学家。
自学成才
1944年,王斌出生于海滨城市山东青岛。碧海蓝天之间,寄托了少年王斌的诸多梦想。
“我从小就有科学家的梦。”在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之后,王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1961年,17岁的王斌考取了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水文气象系。聪敏好学的他不光专业突出,在外语上也是一把好手。大一时就通过了俄语水平测试,取得免修资格,大二时又过了英语,大三时开始自学日语。
说来有趣,大学四年王斌没学过任何气象知识,却不想被分配到一个荒凉的气象站工作。于是他靠着几本书进行自学,慢慢摸索出一套数理统计天气预报的方法,后来竟成了省气象局和高校气象专业争抢的培训推广老师。
1978年,中科院恢复招收研究生,王斌第一时间就报名考研,用他的话说,“这是渴望已久的志向”。
在北京读研时,在强大的求知欲驱使下,王斌克服了重重困难,竭尽所能去探索真知—为了听一场外国专家的学术报告,他在北京零下八摄氏度的寒冬中蹬着自行车骑行二十里路,到了目的地之后脚完全冻麻;为了看到世界上第一部讲大气海洋动力学的专著,一得知书在美国出版他就开始在北京图书馆蹲点儿,守了六个月之后,终于成为第一个看到的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全书一字一字地译成中文。
1981年,王斌顺利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前往美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留学生涯开始之初,他的口袋里只有从旧金山领馆借来的500块钱。但如今回忆起那时的生活,他却觉得无比快乐。
王斌回忆说当时早上刷牙时,脑子里就会排好一天的计划。等车回住处时,手上一定拿着单词本。
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每天都这么有计划地学习,除了睡觉雷打不动。读书之道,在乎睡觉,会休息才会学习。我每天要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所以即使我爱足球,也没法熬夜看世界杯。”
一周七天,一天24个小时,除了睡觉、吃饭、运动,王斌的时间几乎全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他的儿子曾经和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爸爸我看你很辛苦,没有享受生活。”王斌对儿子的评价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正在最大限度地享受人生,“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创造知识是其乐无穷的。”
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
天道酬勤。王斌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工作,获得了博士学位。1986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87年便开始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执教,1992年至今担任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教授,并在2010年7月~2014年1月期间担任气象系主任。还曾获夏威夷大学卓越科研勋章。
王斌主要从事热带气象学、气候动力学及大尺度海洋大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热带波动动力学、热带季节内振荡、季风、厄尔尼诺、气候可预报性和热带气旋等方面的理论、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他至今已经发表了近300篇论文,共计被引用近20000次。其中,发表于2000年的一篇论文,第一次回答了厄尔尼诺是如何影响东亚季风的,被引用800多次。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原创性研究,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王斌在全球季风的动力学和可预测性以及热带气候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季风研究专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王斌所从事的气候预测和公众平日理解的天气预报并不是一回事。王斌告诉记者,气候预测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地球系统模式作为一种预测工具正在全球受到重视。王斌介绍说:“拿我国来说,一年消耗多少能源产生多少温室气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什么影响,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究竟有哪些权利,该承担哪些义务……面对这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气候研究,地球系统模式是最先进的工具,也是最有效的科学依据。”
据介绍,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各自较为先进的地球系统模式,在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上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中排名前列。但是,中国还没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地球系统模式,亟待弥补这一短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从2012年起,王斌依托夏威夷大学的科研平台,组建了中美大气海洋研究中心,选送中国年轻学者去从事研究,培养中国科研队伍,研究中国气候问题。由王斌领衔的40余人的团队,着手独立开发一种全新的地球系统模式—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Nuist Model)。它耦合了世界上先进的大气、海洋、海冰和陆面模式,然后不断地加入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它“中国化”。
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作为中国首个由高校自主研发的地球模式,可以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支撑。2014年,这一模式已经顺利发布1.0版。王斌正带领团队对它不断进行改进,力争在IPCC第六次评估中取得较好评价。预计在未来数年内,中国科学家可以借助这套模式,预测中长期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环境变化。
致力教育
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王斌长期以来活跃于国内外气象教育和科研领域:2009年成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员,2013年成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担任全球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APEC气候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顶级期刊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编辑……
长长的职务表上,不难看出王斌的工作很接“地气儿”。在问及为何选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时,这位华裔科学家说到了自己的浓浓乡愁。
也许,正是因为发自内心深处的乡愁,王斌十分看重对中国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他不仅将国际研究的前沿成果带回国内,同时也将国内的科研人员推向世界,获得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学识。每一个头衔、每一项工作对他而言都很重要,但这之中最让他自豪的是自己培养出的优秀中国青年科学家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在今年落幕的“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华人气象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海外院长王斌,因其在热带动力学和季风过程及其可预报性研究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斩获一席,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这是王斌在2015年获得的第二座奖杯。新年伊始,美国气象学会将以现代气象学和海洋学的开拓者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的名字命名的2015年度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Carl-Gustaf Rossby Research Medal)授予王斌。该奖章作为国际大气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由美国气象学会授予一名气象学家。王斌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获得大气科学界最高荣誉的华人科学家。
自学成才
1944年,王斌出生于海滨城市山东青岛。碧海蓝天之间,寄托了少年王斌的诸多梦想。
“我从小就有科学家的梦。”在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之后,王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1961年,17岁的王斌考取了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海洋水文气象系。聪敏好学的他不光专业突出,在外语上也是一把好手。大一时就通过了俄语水平测试,取得免修资格,大二时又过了英语,大三时开始自学日语。
说来有趣,大学四年王斌没学过任何气象知识,却不想被分配到一个荒凉的气象站工作。于是他靠着几本书进行自学,慢慢摸索出一套数理统计天气预报的方法,后来竟成了省气象局和高校气象专业争抢的培训推广老师。
1978年,中科院恢复招收研究生,王斌第一时间就报名考研,用他的话说,“这是渴望已久的志向”。
在北京读研时,在强大的求知欲驱使下,王斌克服了重重困难,竭尽所能去探索真知—为了听一场外国专家的学术报告,他在北京零下八摄氏度的寒冬中蹬着自行车骑行二十里路,到了目的地之后脚完全冻麻;为了看到世界上第一部讲大气海洋动力学的专著,一得知书在美国出版他就开始在北京图书馆蹲点儿,守了六个月之后,终于成为第一个看到的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全书一字一字地译成中文。
1981年,王斌顺利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前往美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留学生涯开始之初,他的口袋里只有从旧金山领馆借来的500块钱。但如今回忆起那时的生活,他却觉得无比快乐。
王斌回忆说当时早上刷牙时,脑子里就会排好一天的计划。等车回住处时,手上一定拿着单词本。
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每天都这么有计划地学习,除了睡觉雷打不动。读书之道,在乎睡觉,会休息才会学习。我每天要保证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所以即使我爱足球,也没法熬夜看世界杯。”
一周七天,一天24个小时,除了睡觉、吃饭、运动,王斌的时间几乎全是在工作和学习中。他的儿子曾经和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爸爸我看你很辛苦,没有享受生活。”王斌对儿子的评价不以为然,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正在最大限度地享受人生,“我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创造知识是其乐无穷的。”
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
天道酬勤。王斌只用了三年时间,便完成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工作,获得了博士学位。1986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87年便开始在美国夏威夷大学气象系执教,1992年至今担任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教授,并在2010年7月~2014年1月期间担任气象系主任。还曾获夏威夷大学卓越科研勋章。
王斌主要从事热带气象学、气候动力学及大尺度海洋大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热带波动动力学、热带季节内振荡、季风、厄尔尼诺、气候可预报性和热带气旋等方面的理论、数值模拟和观测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他至今已经发表了近300篇论文,共计被引用近20000次。其中,发表于2000年的一篇论文,第一次回答了厄尔尼诺是如何影响东亚季风的,被引用800多次。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原创性研究,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王斌在全球季风的动力学和可预测性以及热带气候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季风研究专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王斌所从事的气候预测和公众平日理解的天气预报并不是一回事。王斌告诉记者,气候预测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而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地球系统模式作为一种预测工具正在全球受到重视。王斌介绍说:“拿我国来说,一年消耗多少能源产生多少温室气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等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什么影响,粮食生产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我们究竟有哪些权利,该承担哪些义务……面对这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气候研究,地球系统模式是最先进的工具,也是最有效的科学依据。”
据介绍,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都拥有各自较为先进的地球系统模式,在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上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中排名前列。但是,中国还没有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地球系统模式,亟待弥补这一短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从2012年起,王斌依托夏威夷大学的科研平台,组建了中美大气海洋研究中心,选送中国年轻学者去从事研究,培养中国科研队伍,研究中国气候问题。由王斌领衔的40余人的团队,着手独立开发一种全新的地球系统模式—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Nuist Model)。它耦合了世界上先进的大气、海洋、海冰和陆面模式,然后不断地加入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它“中国化”。
南信大地球系统模式作为中国首个由高校自主研发的地球模式,可以为国家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科学支撑。2014年,这一模式已经顺利发布1.0版。王斌正带领团队对它不断进行改进,力争在IPCC第六次评估中取得较好评价。预计在未来数年内,中国科学家可以借助这套模式,预测中长期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环境变化。
致力教育
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王斌长期以来活跃于国内外气象教育和科研领域:2009年成为美国气象学会会员,2013年成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担任全球气候变率及可预测性研究计划(CLIVAR)亚澳季风委员会主席、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APEC气候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联合主席、顶级期刊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编辑……
长长的职务表上,不难看出王斌的工作很接“地气儿”。在问及为何选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时,这位华裔科学家说到了自己的浓浓乡愁。
也许,正是因为发自内心深处的乡愁,王斌十分看重对中国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他不仅将国际研究的前沿成果带回国内,同时也将国内的科研人员推向世界,获得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学识。每一个头衔、每一项工作对他而言都很重要,但这之中最让他自豪的是自己培养出的优秀中国青年科学家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