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彝族的人口位居第一,云南地区彝族文化底蕴丰富,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彝族历史与民俗的整合结晶。本文从云南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入手,探究云南彝族民歌的演唱要点,更好地展示云南彝族民歌,保护并传承云南彝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云南彝族;民歌;音乐形态
彝族支系繁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民歌文化。从歌曲内容角度而言,彝族民歌可界定为叙事歌、山歌或情歌等类型;从彝族支系角度而言,彝族民歌可界定为撒尼民歌、尼苏民歌等。云南彝族民歌种类丰富,其音乐形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明确其音乐形态特点,可以更好地呈现彝族民歌。
一、云南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
(一)音乐旋律
不同类型的云南彝族民歌在音乐旋律方面有显著差异,主要包括缓进型、激进型、跳进型等,前者更为常见。例如,在《害羞羞》一歌中,歌曲的音乐旋律循序渐进、表现出优美柔和的特点;在《海藻腔》一歌中,歌曲的音乐旋律欢快,前期以平稳的激进型音乐旋律为主,后期转变为大跳进结构,表现出激昂、跌宕的特点。同时,在云南彝族民歌中,音数、音域和音区等内容也有所差异。例如,《海藻腔》中音域最高可达两个八度;《布拉里》的音域为大三度,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民俗演唱环境变化,音域过宽的民歌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使彝族民歌的音域逐渐狭窄,便于演唱者表演[1]。
(二)节奏节拍
在彝族民歌中,不同类型的民歌,节奏节拍不同。例如,在民间歌曲中,节奏节拍相对多样,根据不同的民间生活内容,表现出不同曲调,如哭丧調、吃酒调、娶亲调等,大部分彝族人民均可演唱民间曲调;在山歌中,以高亢雄浑的男生曲调和细腻婉转的女生曲调为主。彝族民歌的节拍相对复杂,歌曲中拍子的转换较为多样,在传统拍子节奏的同时,应用部分自由节奏或半自由节奏,在一首歌曲中可能循环设置前长后短的节奏,特别是在叙事歌中。这一节奏节拍特点显著增强彝族民歌的旋律性与抒情性,避免歌曲节奏过于单调,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曲式结构
彝族民歌的曲式结构受我国传统音乐影响较大,形式相对多样,大部分云南彝族民歌中最为常见的曲式结构为一句体或二句体,以简单句式为主,很少使用大中型曲式结构,如二部曲式等。而在南涧等地区,彝族民歌以混合型曲式结构为主,如在简单句式中加入半句曲式或固定衬词唱段,称之为“二里半”曲式。同样地,彝族民歌中还有“三里半”曲式。
(四)歌词语言
云南彝族的语言共有六种,属于音节文字,这种语言特点也体现在彝族民歌中。在彝族民歌中,歌词的句式较为灵活,包括不同的长短句结构,如三言两句或五言四句等,最短的歌词仅有两句,最长的歌词可达上百句,为彝族民歌的单人表演和多人表演提供支持[2]。就歌词内容而言,云南彝族位于边境地区,生活受缅甸地区影响,大都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主,如《阿诗玛》,描写了阿诗玛对强权势力斗争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彝族民歌中儿歌也占据一定比例,儿歌的歌词以通俗易懂的词汇为主,表达儿童玩乐时的状态。通过彝族民歌的歌词内容,表达不同时期彝族人民的心境与生活状态。
二、云南彝族民歌的演唱要点
在了解云南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特点的同时,演唱者应以此为基础,总结演唱要点,更好地传递云南彝族民歌的特色,向观众最大化呈现云南彝族民歌的魅力。
(一)妥善处理装饰音
在彝族民歌中,装饰音的出现十分频繁,演唱者应在演唱时结合彝族民歌的特点,妥善处理装饰音,更好地呈现彝族民歌的风格。细化来说,演唱者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做到声情并茂,演唱者应根据彝族民歌的曲调与歌词,分析彝族民歌表达的情感,根据歌曲中的情感变化,调整自身的“声”、“气”,流畅地向观众传递歌曲情感,特别是山歌对唱时,需注重“声”、“气”变化的连贯性,以便声音未“拉紧”,影响情感的流畅表达;另一方面,合理选择换气点,彝族民歌中时常应用“拖腔”,乐曲时长较长,对歌曲的换气有较高要求,演唱者应在合适的时机,偷换气,以保障演唱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为达成上述要求,演唱者应真实体验彝族生活,并加大演唱练习频次,进而情感充沛、连贯地完成表演。
(二)调节演唱的音域
在彝族民歌中,代表性的“四大腔”作品音域高低起落频繁,演唱者应合理调节演唱的音域,呈现出高低起落的变化。首先,演唱者应在演唱前,吸足“气”,保持连贯的演唱,以自然顺畅地完成不同乐曲间的快速转换;然后,演唱者应合理变化真假音,可在换气的同时,进行真假音的转换。在真嗓转变为假嗓时,可通过胸腔共鸣发声,通过均匀的呼吸带动声带,平稳地发出头腔,实现真假音转换;在假嗓转变为真嗓时,可通过头腔共鸣发声,拉紧声带,适当减少气息输出。在真假嗓转换时,演唱者需注重声带的控制,选择合适的发声部位,以保障彝族民歌演唱的质量。
(三)整合说唱与演唱
在彝族民歌中,基于其多样的类型与歌词语言,说唱在歌曲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演唱时,演唱者应合理整合说唱与演唱,丰富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提高彝族民歌的艺术性,既可提高彝族民歌的表现力,也可更为有效地传递情感。在说唱时,演唱者应注意如下要点:(1)积累唱词,演唱者应根据彝族民歌的特点,积累押韵的词句,在大量积累词汇的基础上,说唱时可以灵活应用,提高说唱的丰富性,最好与彝族人学习方言,强化彝族民歌的地域特色;(2)规范吐字,彝族民歌的演唱需遵循字正腔圆的要求,表演者在说唱时,更要注重吐字清晰,方可准确表达押韵的歌词,更易引起观众共鸣,调动观众的情感;(3)说与唱结合,在彝族民歌中,说唱的加入不可改变歌曲的原本曲调与韵律,演唱者需注重说与唱的有效结合,使整个表演中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保障乐曲的整体性,凸显彝族民歌的韵味。
综上所述,在云南彝族民歌中,音乐旋律、节奏节拍、曲式结构与歌词语言均具备独有特点。在演唱云南彝族民歌时,需妥善处理装饰音,调节演唱的音域,整合说唱与演唱,更好地向听众传达云南彝族民歌的特点,传播云南彝族文化,推动云南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哲.浅析阿都高腔在彝族民歌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31):64-65.
[2]徐宁.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02):62.
关键词:云南彝族;民歌;音乐形态
彝族支系繁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民歌文化。从歌曲内容角度而言,彝族民歌可界定为叙事歌、山歌或情歌等类型;从彝族支系角度而言,彝族民歌可界定为撒尼民歌、尼苏民歌等。云南彝族民歌种类丰富,其音乐形态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明确其音乐形态特点,可以更好地呈现彝族民歌。
一、云南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
(一)音乐旋律
不同类型的云南彝族民歌在音乐旋律方面有显著差异,主要包括缓进型、激进型、跳进型等,前者更为常见。例如,在《害羞羞》一歌中,歌曲的音乐旋律循序渐进、表现出优美柔和的特点;在《海藻腔》一歌中,歌曲的音乐旋律欢快,前期以平稳的激进型音乐旋律为主,后期转变为大跳进结构,表现出激昂、跌宕的特点。同时,在云南彝族民歌中,音数、音域和音区等内容也有所差异。例如,《海藻腔》中音域最高可达两个八度;《布拉里》的音域为大三度,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民俗演唱环境变化,音域过宽的民歌对演唱者的要求较高,使彝族民歌的音域逐渐狭窄,便于演唱者表演[1]。
(二)节奏节拍
在彝族民歌中,不同类型的民歌,节奏节拍不同。例如,在民间歌曲中,节奏节拍相对多样,根据不同的民间生活内容,表现出不同曲调,如哭丧調、吃酒调、娶亲调等,大部分彝族人民均可演唱民间曲调;在山歌中,以高亢雄浑的男生曲调和细腻婉转的女生曲调为主。彝族民歌的节拍相对复杂,歌曲中拍子的转换较为多样,在传统拍子节奏的同时,应用部分自由节奏或半自由节奏,在一首歌曲中可能循环设置前长后短的节奏,特别是在叙事歌中。这一节奏节拍特点显著增强彝族民歌的旋律性与抒情性,避免歌曲节奏过于单调,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三)曲式结构
彝族民歌的曲式结构受我国传统音乐影响较大,形式相对多样,大部分云南彝族民歌中最为常见的曲式结构为一句体或二句体,以简单句式为主,很少使用大中型曲式结构,如二部曲式等。而在南涧等地区,彝族民歌以混合型曲式结构为主,如在简单句式中加入半句曲式或固定衬词唱段,称之为“二里半”曲式。同样地,彝族民歌中还有“三里半”曲式。
(四)歌词语言
云南彝族的语言共有六种,属于音节文字,这种语言特点也体现在彝族民歌中。在彝族民歌中,歌词的句式较为灵活,包括不同的长短句结构,如三言两句或五言四句等,最短的歌词仅有两句,最长的歌词可达上百句,为彝族民歌的单人表演和多人表演提供支持[2]。就歌词内容而言,云南彝族位于边境地区,生活受缅甸地区影响,大都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主,如《阿诗玛》,描写了阿诗玛对强权势力斗争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彝族民歌中儿歌也占据一定比例,儿歌的歌词以通俗易懂的词汇为主,表达儿童玩乐时的状态。通过彝族民歌的歌词内容,表达不同时期彝族人民的心境与生活状态。
二、云南彝族民歌的演唱要点
在了解云南彝族民歌音乐形态特点的同时,演唱者应以此为基础,总结演唱要点,更好地传递云南彝族民歌的特色,向观众最大化呈现云南彝族民歌的魅力。
(一)妥善处理装饰音
在彝族民歌中,装饰音的出现十分频繁,演唱者应在演唱时结合彝族民歌的特点,妥善处理装饰音,更好地呈现彝族民歌的风格。细化来说,演唱者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做到声情并茂,演唱者应根据彝族民歌的曲调与歌词,分析彝族民歌表达的情感,根据歌曲中的情感变化,调整自身的“声”、“气”,流畅地向观众传递歌曲情感,特别是山歌对唱时,需注重“声”、“气”变化的连贯性,以便声音未“拉紧”,影响情感的流畅表达;另一方面,合理选择换气点,彝族民歌中时常应用“拖腔”,乐曲时长较长,对歌曲的换气有较高要求,演唱者应在合适的时机,偷换气,以保障演唱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为达成上述要求,演唱者应真实体验彝族生活,并加大演唱练习频次,进而情感充沛、连贯地完成表演。
(二)调节演唱的音域
在彝族民歌中,代表性的“四大腔”作品音域高低起落频繁,演唱者应合理调节演唱的音域,呈现出高低起落的变化。首先,演唱者应在演唱前,吸足“气”,保持连贯的演唱,以自然顺畅地完成不同乐曲间的快速转换;然后,演唱者应合理变化真假音,可在换气的同时,进行真假音的转换。在真嗓转变为假嗓时,可通过胸腔共鸣发声,通过均匀的呼吸带动声带,平稳地发出头腔,实现真假音转换;在假嗓转变为真嗓时,可通过头腔共鸣发声,拉紧声带,适当减少气息输出。在真假嗓转换时,演唱者需注重声带的控制,选择合适的发声部位,以保障彝族民歌演唱的质量。
(三)整合说唱与演唱
在彝族民歌中,基于其多样的类型与歌词语言,说唱在歌曲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演唱时,演唱者应合理整合说唱与演唱,丰富彝族民歌的表现形式,提高彝族民歌的艺术性,既可提高彝族民歌的表现力,也可更为有效地传递情感。在说唱时,演唱者应注意如下要点:(1)积累唱词,演唱者应根据彝族民歌的特点,积累押韵的词句,在大量积累词汇的基础上,说唱时可以灵活应用,提高说唱的丰富性,最好与彝族人学习方言,强化彝族民歌的地域特色;(2)规范吐字,彝族民歌的演唱需遵循字正腔圆的要求,表演者在说唱时,更要注重吐字清晰,方可准确表达押韵的歌词,更易引起观众共鸣,调动观众的情感;(3)说与唱结合,在彝族民歌中,说唱的加入不可改变歌曲的原本曲调与韵律,演唱者需注重说与唱的有效结合,使整个表演中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保障乐曲的整体性,凸显彝族民歌的韵味。
综上所述,在云南彝族民歌中,音乐旋律、节奏节拍、曲式结构与歌词语言均具备独有特点。在演唱云南彝族民歌时,需妥善处理装饰音,调节演唱的音域,整合说唱与演唱,更好地向听众传达云南彝族民歌的特点,传播云南彝族文化,推动云南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哲.浅析阿都高腔在彝族民歌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20(31):64-65.
[2]徐宁.彝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