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丰富多彩,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我们用心挖掘,因地制宜,总结了活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策略,提出要选取农村特色的科学内容充实现有的科学课程,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丰富科学教育人力资源,把科学教学课堂搬出幼儿园丰富幼儿的探究生活。同时文章阐述了巧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介绍了在科学区与种植园地的创设中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我们从农村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现有条件,扩展幼儿学习与生活的空间"为依据,努力优化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培养农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农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农村幼儿的科学综合实践能力。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农村有着与城市幼儿园所不同的人文、自然景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丰富农村幼儿的科学经验。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到附近的田间小道上散步,与孩子一起欣赏美丽的田野,认识农民伯伯种出的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自然会积累许多城区孩子所缺乏的宝贵经验,为后期的科学活动和科学探索做很好的铺垫。例如在《金色田野》主题教学中,我们组织了一次踏青活动,带幼儿去田间观赏金黄的"稻海"、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稻谷的程序,体会劳动的艰辛,组织幼儿拾稻穗,近距离的观察稻谷的模样和稻穗的形状,让幼儿在看看、摸摸、闻闻中全方位感知农民的辛苦和的丰收的喜悦,为后期的活动积累宝贵的科学经验。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在积极的状态下会自然地积累许多科学经验,产生更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浓厚兴趣,为后期开展的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提供经验的准备。
二、活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的正规性科学活动
幼儿园的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科学概念,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的一种手段。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教育任务的实施和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如何活用农村自然资源,更好得开展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 选取农村特色的科学内容充实现有的科学课程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活动,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农村幼儿相对城市幼儿来说,信息不是那么灵通,见识没那么多,知识面也没那么广,所以农村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在新的资源观和儿童观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来弥补或替换现有教材中一些不恰当的内容。
(二)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丰富科学教育人力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不同的文化背景、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是及其丰富多元的,是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要经常请家长参与或协助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甚至经常邀请有特点、有专长的家长与老师一起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以此来弥补老师教育经验的空缺,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寻求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如农村有些家长是鸡鸭养殖能手、草莓、柑桔种植能手、烧砖制砖能手、种粮种菜能手等等,只要老师找对助教内容,选对助教形式,不单纯复制城区幼儿园的一些做法,立足农村家长实际,也能把"家长助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 把科学教学课堂搬出幼儿园丰富幼儿的探究生活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尝试把科学课堂搬出幼儿园,把小朋友带进大自然或某一现场,让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去观察,以参观者身份去考察,给幼儿提供亲身经历的机会,会消除科学教学中某些不确定因素,促使孩子学到更多的更真实的科学知识,自主获取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巧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农村幼儿园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在科学角、自然角、养殖角、种植园地等设施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发现、操作和交流。随着对科学教育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必要延伸,我们意识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情景,提供有农村特色的操作材料,大力支持孩子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的个性化研究。
1、 创设农村特色的科学区,提高农村幼儿的探究能力
科学区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是幼儿园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中丰富而适宜的材料,能为每个孩子提供深入探究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大班科学区域提供干泥和水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研究水与泥的比例关系;利用废旧的饮料瓶与小竹子做成天平,探索物体的重量、大小与天平原理;提供农民家中的筛子,供孩子探究筛子的作用以及筛孔大小与分离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孩子们看到熟悉的材料和玩具,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探索的欲望由然而生。
2、开设"种植园地",延伸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开设"种植园地"虽然身在农村,但是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加上安全因素的考虑,带孩子走出幼儿园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毕竟有限,孩子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园内创设"种植园地",对幼儿进行实践的生态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种菜时让孩子帮着拣石块,点菜种;养护时让孩子帮忙浇水、施肥;丰收时,带孩子们摘茄子、采辣椒,幼儿在种植和护理植物的過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感受了植物种类的繁多以及不同植物需要的不同生长环境。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提高了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刘占兰.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3]赵启銮.胡玉莲.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探索.《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6
[4]刘占兰.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5
[5]吴旭辉.利用农村大自然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当代教育》.2008.2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我们从农村实际环境和条件出发,以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大社会是我们的生活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现有条件,扩展幼儿学习与生活的空间"为依据,努力优化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培养农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农村幼儿的探索欲望,提高农村幼儿的科学综合实践能力。
一、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
农村有着与城市幼儿园所不同的人文、自然景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丰富农村幼儿的科学经验。平时,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到附近的田间小道上散步,与孩子一起欣赏美丽的田野,认识农民伯伯种出的各种各样的农作物,自然会积累许多城区孩子所缺乏的宝贵经验,为后期的科学活动和科学探索做很好的铺垫。例如在《金色田野》主题教学中,我们组织了一次踏青活动,带幼儿去田间观赏金黄的"稻海"、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稻谷的程序,体会劳动的艰辛,组织幼儿拾稻穗,近距离的观察稻谷的模样和稻穗的形状,让幼儿在看看、摸摸、闻闻中全方位感知农民的辛苦和的丰收的喜悦,为后期的活动积累宝贵的科学经验。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在积极的状态下会自然地积累许多科学经验,产生更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浓厚兴趣,为后期开展的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提供经验的准备。
二、活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的正规性科学活动
幼儿园的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程度地指导幼儿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科学概念,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的一种手段。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教育任务的实施和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如何活用农村自然资源,更好得开展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 选取农村特色的科学内容充实现有的科学课程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城市味"很浓的科学活动,根本不切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无法有效开展。农村幼儿相对城市幼儿来说,信息不是那么灵通,见识没那么多,知识面也没那么广,所以农村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应该在新的资源观和儿童观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结合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常见的、感兴趣的植物、动物、自然材料、自然现象、风俗习惯等乡土资源作为科学课程补充内容,来弥补或替换现有教材中一些不恰当的内容。
(二)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丰富科学教育人力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不同的文化背景、职业特点和自身特长是及其丰富多元的,是幼儿园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要经常请家长参与或协助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甚至经常邀请有特点、有专长的家长与老师一起组织科学教育活动,以此来弥补老师教育经验的空缺,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寻求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如农村有些家长是鸡鸭养殖能手、草莓、柑桔种植能手、烧砖制砖能手、种粮种菜能手等等,只要老师找对助教内容,选对助教形式,不单纯复制城区幼儿园的一些做法,立足农村家长实际,也能把"家长助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 把科学教学课堂搬出幼儿园丰富幼儿的探究生活
在幼儿园的科学教学中,尝试把科学课堂搬出幼儿园,把小朋友带进大自然或某一现场,让他们在自然状态下去观察,以参观者身份去考察,给幼儿提供亲身经历的机会,会消除科学教学中某些不确定因素,促使孩子学到更多的更真实的科学知识,自主获取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三、巧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化幼儿园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农村幼儿园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主要是指幼儿在科学角、自然角、养殖角、种植园地等设施内,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发现、操作和交流。随着对科学教育活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认识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是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必要延伸,我们意识到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对幼儿创造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有农村特色的教育情景,提供有农村特色的操作材料,大力支持孩子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的个性化研究。
1、 创设农村特色的科学区,提高农村幼儿的探究能力
科学区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形式,它是幼儿园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区域中丰富而适宜的材料,能为每个孩子提供深入探究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对幼儿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大班科学区域提供干泥和水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研究水与泥的比例关系;利用废旧的饮料瓶与小竹子做成天平,探索物体的重量、大小与天平原理;提供农民家中的筛子,供孩子探究筛子的作用以及筛孔大小与分离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孩子们看到熟悉的材料和玩具,就如遇见久违的朋友,顿时变得轻松自在,探索的欲望由然而生。
2、开设"种植园地",延伸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开设"种植园地"虽然身在农村,但是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加上安全因素的考虑,带孩子走出幼儿园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毕竟有限,孩子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园内创设"种植园地",对幼儿进行实践的生态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比如种菜时让孩子帮着拣石块,点菜种;养护时让孩子帮忙浇水、施肥;丰收时,带孩子们摘茄子、采辣椒,幼儿在种植和护理植物的過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感受了植物种类的繁多以及不同植物需要的不同生长环境。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提高了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刘占兰.新《纲要》中的幼儿科学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3]赵启銮.胡玉莲.农村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探索.《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6
[4]刘占兰.有效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进行科学教育.《学前教育》幼教版.2008.5
[5]吴旭辉.利用农村大自然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当代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