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海龙女的“寨寮溪”
这里处于洞宫山脉南侧,是南雁荡山余脉。溪水依山顺势,忽开忽合,时湍时缓,一直在那儿撒野似的,像永远长不大的。这就是寨寮溪呵。
两岸,峰峦绵亘,滩林处处,竹树摇曳,村落古朴,颇有自然天成的山间野趣。去了多次,这一次我总算深入其中。
古渡口,凉亭年岁已高,廊椅已被磨蹭得凹陷,现出清晰的木纹。我在此听到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清晨的雾来了,平流着,生动着,清纯着。我看啊看,觉得这不像重庆山雾的混沌,不像黄山云海的汹涌,不像大漠孤烟的沉寂。有人说了:雾在溪上流动,船在雾中隐现,乃寨寮溪一大妙景。雾中的渔者下网,起网,篙桨并用,驾一叶轻舟,是水上蹒跚的舞步。
雾散,我们的竹排顺流而下,两岸的山是绿的,滩是绿的,水是绿的,饱受城市喧哗纷扰的身心,顿时融化在绿里。两头牛缓缓地泅渡,过溪,悠然回望,似在和我们交流。
下滩,湍急的溪水冲来,往往形成深潭,深不可测,禁下水。
寨寮溪散布着多处滩林,是竹林、桃花林、枫杨林,一大片一大片茅芦,顺流蜿蜒数里,浓荫如盖,幽径纵横,人行走其间,心身松弛。午后,突然下起雨,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千万珠玉,远树罩上缥缈的轻纱……只半个小时,雨过云破,一道耀眼的光柱冲泻而下,山光水色都亮堂。
雾起,溪埠头有一班女子洗衣,声音很亮。近傍晚,密林深处的缕缕炊烟袅袅升腾,与山腰间浮游的云相融,如仙境。
夜宿农家小店,房东问我:“你知道东海龙王有几个女儿吗?”她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东海龙王最小的那个女儿曾来过这里。因为龙宫里虽然好,但是太寂寞了,她学着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的样子,悄悄地来到人间呢。她和一个叫甘漈的小伙子在这里扎下了篱笆,这就有了‘寨’,他们盖起了小草屋,这才有了‘寮’。”
“寨寮溪就是这么来?”
“是的,后来龙王派人抓走了龙女,看看一串串绿水潭就知道了,这是她和虾兵蟹将争斗时,脖子上的玉珠撒了,散落在寨寮溪的两岸变成的呢。甘漈和龙女的门,当初就正对着这条小溪,这条溪就叫漈门溪。”相传龙女被抓走之后,甘涤一头撞死在这崖壁上,里面的水涌了出来,就形成了瀑布,这瀑布叫“甘漈”。她说:“青山是男人,流水是女人。青山托起了流水的腰,而流水却在青山的怀抱中撒娇呢!”
当初龙女被抓走时,身上戴的鲜花落满了这里的岩石,所以这里就叫“花岩”。有人说,在花岩的十个潭里洗澡,人的容貌就会变得如花似玉。
酒作坊豆腐作坊之原生态
据顾炎武《日知录》所载,早在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此地已设有“高楼里”,至今这里仍有不少具有文化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和遗址。
我们先去上泽看曹三王府。这个三进三轩廨建筑,按王爵规格建造,当地人习惯称为“曹三王祠堂”,民间传说是个“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地方。有石鼓、石阶、石件旗杆夹,有城墙、戏台和莲花池,有“孚泽庙”匾额敕赐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有770多年的历史了。上泽古村道路用卵石铺成,呈弧形,有利于雨水向两旁沟渠分流。水渠流进村子,不时见女子来洗刷。民宅是清色的木屋黛瓦,并以蛮石围成独立开放式的小院。院内竹木花草繁茂,展现了宗法社会时期乡村村落的人际关系。这个地方与曹村一脉相连,曹村是“曹三王”的发祥地,一门相继得中12名进士,曹豳有《春暮》诗人选《千家诗》“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可见其诗作的历史认同与影响之大。
再去看大京底村始建于明代中叶的卓府遗址。村里人说,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经过四年“靖难之役”,朱棣掠夺了侄儿的政权,诛杀了户部侍郎卓敬等人,并夷其族。卓敬之从兄弟隐其名姓,遁至此结庐避难。万历间卓敬昭雪,遂奉诏建府第、立祠庙享祭。今存正房五间、庭院、墙垣及台门“翠华门”匾一方。
客家泥屋以竹片为筋,以黄泥、石灰、泥沙夯筑而成。屋顶履以陶瓦片,屋脊上有鸟兽花饰。泥屋建于清初,迄今近300年,保存基本完好。
在古村落里有不少作坊,像酒作坊、豆腐作坊、铁器作坊,很值得去看。
远远地闻到酒香,这里的烧酒很有名,用黄酒酒糟蒸馏出的糟烧,都说比茅台好喝。
这里的豆腐特别鲜美,是用本地黄豆做成,有当家女人慢慢磨(豆)细细滤(渣),文火煮沸多次点卤而成,其中点卤是关键,盐卤做的豆腐“嫩”。天未亮就起床去挑水,泉水满满一井,清澈甘甜,挑过来做豆腐才是顶好的。磨豆的她们悠闲地边聊天边推磨,不急不忙,磨得特别匀细。点卤一次,先去做别的家务事,大约二十分钟再来点一次,如此少量多次直至豆腐花凝结出来的豆腐才软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饮食营养科学界兴起一股豆腐热,高蛋白脂肪的豆腐食品为世人青睐,豆腐作坊火了。
这里是杨梅之乡,走在街上,卖杨梅的拖着高楼腔,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杨梅装好在特制的塑料筐里,筐底和筐面的是一样的好品质,叫“诚信杨梅”。游客可以在指定的地域采吃杨梅,一种农业观光旅游方式,非常惬意轻松。走近的一群美女穿蓝花对襟衣衫,提篮杨梅打广告,一问,个个自称梅姑娘。
绿色农产品是新宠,到这里旅游度假,少不了吃土菜,比如山蕨、苦菜、苦槠豆腐、马蹄笋、溪鱼。香鱼是飞云江最出名的特有鱼,出生在淡咸水交界处,成长在江溪深潭之中。香鱼是一年生的鱼类,人称“单代鱼”。其实不然,香鱼在“收膘”全部死亡前,都已赶到淡成水交界处产完卵,然后死去。香鱼全身无鳞,肚藏很少,肉细嫩,尝过香鱼滋味的人,无不啧啧称奇。银鱼全身披鳞,昧鲜美,如晒成银鱼干,更是下酒上品。这里农民有句话:“嗅到银鱼干,口水密密吞”,足见银鱼干的味道非同一般。溪虾、溪蟹无泥臭,昧清鲜美,甚至可以生醉食之。雪鳗和鲶鱼有“水产人参”之称,古人传下话讲:“吃了一段雪鳗肉,能捉东海一条龙”,“吃一条鲶鱼,使千斤铜锤”。雪鳗性贪食、怕冷,在雪天冰冻天便会出来晒太阳取暖:早天嫌潭水浅,便会漂流过潭,这些日子就是捕捉雪鳗的好机会。还有高楼西瓜、高楼糟烧都有名气。绿色、便宜、人家烧,吃起来爽口清淡,我们记得熟熟的,是竹排上听的艄公自编的山歌:“口字直落本是中,游客乘舟意融融,下次来到我家里,家常便饭待客兄。六点两直写成非,兄弟姐妹到家嬉,家中待客有好酒,配配土菜本地鸡。”
寻找老行当,是我们此游的重要内容。做木、打铁、裁缝、剃头、磨刀、箍桶、补鞋,从事这些传统手工业的叫手艺人。有谚语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人们从早到晚,从生活到礼仪,衣食住行,婚嫁丧葬,无不与手艺人息息相关。旧时婚嫁的木头家生,也叫“嫁事”,就有“三十盂桶”,比如脚盂、尿盘、面盂、肉盂、三升桶、镬兜、鹅兜、米升、斗等。做篾的,粗的有箩、簟、畚箕,细的有篾席、重盛、鞋箩,打岩老司打捣臼、麦磨、墓碑、石狮子。手艺人师徒承传,出了不少能工巧匠,乡土建筑是最富代表性的 作品。从村落的建设布局,房屋的型制,直到构件工艺,都显示出工匠老司建造凤阁龙楼之技。就连蛮石,也能用灵巧多变的手法砌出富有雕塑美的墙垣。做花窗就更神了,多少几何原理应用在划墨中,化为精致的艺术处理。
手工手艺随着社会的变异,一部分已逐渐淘汰以至消失,更多的是因时而变,以另外一种生存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卢梭说:“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这一批手艺人大多成了温州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从事家具、建筑、装潢、服装、鞋业、棉花加工行业,各得其所。
戏台与词场是温州话夹杂北方话的热闹
古戏台是这里的一大景观。温州是南戏的故乡,温州乱弹是南戏故乡的本土剧种,始于清乾嘉年间,是活跃于民间的草根戏曲。开演了,悠扬的笛声板胡声耳边萦绕,本地话普通话掺杂的吐词念自觉得很幽默很亲切。高昂的唱腔听起来有点野,不少人都能哼上几句,那曲调太熟了:“方卿坐至瓦檐下,尊一声姑爹娘细听道情,手提着三尺长筒圆圆鼓,一心单唱古人名。”这是乱弹《珍珠塔》。祠堂里打牌的老人津津乐道某某悲戏演得好,台上台下眼泪双双落。
词场是这里的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鲜活符号。见词场里搭一个小小台子,坐着唱词先生,一琴一鼓一板。老年人对我们说,一声鼓响,悠扬的牛筋琴如流水漫浸过来,人就会兴奋爽快起来。温州鼓词用瑞安方言演唱,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鼓词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曲调发展演变而成,据说始于明代,有瓯江竹枝词《娘娘词》:“呼邻结伴去烧香,迎庙高台对夕阳。绵绣丛齐坐听,盲词村鼓唱娘娘。”鼓词的特点是唱腔优美,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把温州社会传统文化融汇其中,追求声稀意深的境界。温州鼓词是传统的原生态的,在农村挨家挨户门头唱一段,这叫门头鼓。后来有唱整本词或连台本,特别是娘娘词场面宏大,张灯结彩,唱七天七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候宝林说相声,北京大学称为语言大师,聘为教授;骆玉笙唱京韵大鼓,艺登巅峰;瑞安鼓词也是一种高师与名徒打造的技艺。温州鼓词有传统唱本二百多部,都是口头传授,一代传一代。唱词先生一人多角,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有表有唱,讲究平仄押韵,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把方言俚语表达得悦耳爽心,倾倒不少听众。
民俗使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中午,当我们匆匆赶到营前老街,觉得老街的确很古朴。村里人说,这里称四县通衢,以前邻县的人都赶到这里集市,一船船大米、番薯丝、挂面运到城里,一担担盐、海鲜、日用品挑回山区。街面上,瑞安话、青田话、闽南话不绝于耳。街边河道的水面不宽,有平坦的河滩,河埠头上停着载货的木船。民国十四年(1925)山洪爆发,洪水经过街头时,因一棵大榕树的遮挡,水势稍缓,灾民揪住树枝,被人救出水面,大树至今枝繁叶茂,誉为“神树”。街两侧是木构架的老屋,外墙和分隔墙不承重,承重全在梁架上。隔宕是木板的多,窗显得灵巧。临街是店铺,四扇落地店堂门。挑梁上刻有瑞兽与花鸟,表达了祈福纳吉的企盼,对富裕安康生活的向往。
老街是原生态的。一间接一间的店面虽已不开店了,我还是从中感受到当初店铺林立市声沸腾的情景。生意人一定是早起晚歇,精打细算,甚至有人一有空也下地种田,亦商亦农。货真价实,很少讨价还价。卖主称好了豆或者米,都会再塞给买方一大把,连说“走好,走好”。
曾经繁荣的老街,温暖如井水的街坊生活,长久地停留在老人的记忆之中。民俗的老街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挂在老人的嘴上。
原版的老街使我们流连忘返,拍了不少照片:老街,街上的人、下棋的老人与少年、当街店铺,精雕细刻的部件、瓦当、花窗、柱础、蛮石墙,还有琴凳、太师椅、八仙桌,窗子的两种花纹,非常好看的几何构图。
街尾有一个古渡口,有一个凉亭,有间观音庙。当年用木船过渡,一支竹篙在清水里划拨,鱼儿时常跳出水面。
旅游 资讯
吃什么:随着生活条件和方式的变化,饮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从大鱼大肉逐渐变为一种古朴典雅回归自然的餐饮方式。如果你来这条线路,那溪鱼、苦梗菜、土炮、贵妃鸡、孔雀等野山特产,成了你回味无穷的“心情餐”。特别是夏天这地方的水果一杨梅让你吃个够。住哪里:沿路都有住宿的地方,乡镇、县城都行。乡镇旅馆50-100元:县城100-280元。
交通路线:甬台温高速G15-飞云出口-新56省道-高楼大桥-龙湖镇湖石村-营前乡潘营村。
这里处于洞宫山脉南侧,是南雁荡山余脉。溪水依山顺势,忽开忽合,时湍时缓,一直在那儿撒野似的,像永远长不大的。这就是寨寮溪呵。
两岸,峰峦绵亘,滩林处处,竹树摇曳,村落古朴,颇有自然天成的山间野趣。去了多次,这一次我总算深入其中。
古渡口,凉亭年岁已高,廊椅已被磨蹭得凹陷,现出清晰的木纹。我在此听到了一个凄美的传说……
清晨的雾来了,平流着,生动着,清纯着。我看啊看,觉得这不像重庆山雾的混沌,不像黄山云海的汹涌,不像大漠孤烟的沉寂。有人说了:雾在溪上流动,船在雾中隐现,乃寨寮溪一大妙景。雾中的渔者下网,起网,篙桨并用,驾一叶轻舟,是水上蹒跚的舞步。
雾散,我们的竹排顺流而下,两岸的山是绿的,滩是绿的,水是绿的,饱受城市喧哗纷扰的身心,顿时融化在绿里。两头牛缓缓地泅渡,过溪,悠然回望,似在和我们交流。
下滩,湍急的溪水冲来,往往形成深潭,深不可测,禁下水。
寨寮溪散布着多处滩林,是竹林、桃花林、枫杨林,一大片一大片茅芦,顺流蜿蜒数里,浓荫如盖,幽径纵横,人行走其间,心身松弛。午后,突然下起雨,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千万珠玉,远树罩上缥缈的轻纱……只半个小时,雨过云破,一道耀眼的光柱冲泻而下,山光水色都亮堂。
雾起,溪埠头有一班女子洗衣,声音很亮。近傍晚,密林深处的缕缕炊烟袅袅升腾,与山腰间浮游的云相融,如仙境。
夜宿农家小店,房东问我:“你知道东海龙王有几个女儿吗?”她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东海龙王最小的那个女儿曾来过这里。因为龙宫里虽然好,但是太寂寞了,她学着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的样子,悄悄地来到人间呢。她和一个叫甘漈的小伙子在这里扎下了篱笆,这就有了‘寨’,他们盖起了小草屋,这才有了‘寮’。”
“寨寮溪就是这么来?”
“是的,后来龙王派人抓走了龙女,看看一串串绿水潭就知道了,这是她和虾兵蟹将争斗时,脖子上的玉珠撒了,散落在寨寮溪的两岸变成的呢。甘漈和龙女的门,当初就正对着这条小溪,这条溪就叫漈门溪。”相传龙女被抓走之后,甘涤一头撞死在这崖壁上,里面的水涌了出来,就形成了瀑布,这瀑布叫“甘漈”。她说:“青山是男人,流水是女人。青山托起了流水的腰,而流水却在青山的怀抱中撒娇呢!”
当初龙女被抓走时,身上戴的鲜花落满了这里的岩石,所以这里就叫“花岩”。有人说,在花岩的十个潭里洗澡,人的容貌就会变得如花似玉。
酒作坊豆腐作坊之原生态
据顾炎武《日知录》所载,早在北宋天禧年间(1017-1021),此地已设有“高楼里”,至今这里仍有不少具有文化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和遗址。
我们先去上泽看曹三王府。这个三进三轩廨建筑,按王爵规格建造,当地人习惯称为“曹三王祠堂”,民间传说是个“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地方。有石鼓、石阶、石件旗杆夹,有城墙、戏台和莲花池,有“孚泽庙”匾额敕赐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年),有770多年的历史了。上泽古村道路用卵石铺成,呈弧形,有利于雨水向两旁沟渠分流。水渠流进村子,不时见女子来洗刷。民宅是清色的木屋黛瓦,并以蛮石围成独立开放式的小院。院内竹木花草繁茂,展现了宗法社会时期乡村村落的人际关系。这个地方与曹村一脉相连,曹村是“曹三王”的发祥地,一门相继得中12名进士,曹豳有《春暮》诗人选《千家诗》“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可见其诗作的历史认同与影响之大。
再去看大京底村始建于明代中叶的卓府遗址。村里人说,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经过四年“靖难之役”,朱棣掠夺了侄儿的政权,诛杀了户部侍郎卓敬等人,并夷其族。卓敬之从兄弟隐其名姓,遁至此结庐避难。万历间卓敬昭雪,遂奉诏建府第、立祠庙享祭。今存正房五间、庭院、墙垣及台门“翠华门”匾一方。
客家泥屋以竹片为筋,以黄泥、石灰、泥沙夯筑而成。屋顶履以陶瓦片,屋脊上有鸟兽花饰。泥屋建于清初,迄今近300年,保存基本完好。
在古村落里有不少作坊,像酒作坊、豆腐作坊、铁器作坊,很值得去看。
远远地闻到酒香,这里的烧酒很有名,用黄酒酒糟蒸馏出的糟烧,都说比茅台好喝。
这里的豆腐特别鲜美,是用本地黄豆做成,有当家女人慢慢磨(豆)细细滤(渣),文火煮沸多次点卤而成,其中点卤是关键,盐卤做的豆腐“嫩”。天未亮就起床去挑水,泉水满满一井,清澈甘甜,挑过来做豆腐才是顶好的。磨豆的她们悠闲地边聊天边推磨,不急不忙,磨得特别匀细。点卤一次,先去做别的家务事,大约二十分钟再来点一次,如此少量多次直至豆腐花凝结出来的豆腐才软嫩。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饮食营养科学界兴起一股豆腐热,高蛋白脂肪的豆腐食品为世人青睐,豆腐作坊火了。
这里是杨梅之乡,走在街上,卖杨梅的拖着高楼腔,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杨梅装好在特制的塑料筐里,筐底和筐面的是一样的好品质,叫“诚信杨梅”。游客可以在指定的地域采吃杨梅,一种农业观光旅游方式,非常惬意轻松。走近的一群美女穿蓝花对襟衣衫,提篮杨梅打广告,一问,个个自称梅姑娘。
绿色农产品是新宠,到这里旅游度假,少不了吃土菜,比如山蕨、苦菜、苦槠豆腐、马蹄笋、溪鱼。香鱼是飞云江最出名的特有鱼,出生在淡咸水交界处,成长在江溪深潭之中。香鱼是一年生的鱼类,人称“单代鱼”。其实不然,香鱼在“收膘”全部死亡前,都已赶到淡成水交界处产完卵,然后死去。香鱼全身无鳞,肚藏很少,肉细嫩,尝过香鱼滋味的人,无不啧啧称奇。银鱼全身披鳞,昧鲜美,如晒成银鱼干,更是下酒上品。这里农民有句话:“嗅到银鱼干,口水密密吞”,足见银鱼干的味道非同一般。溪虾、溪蟹无泥臭,昧清鲜美,甚至可以生醉食之。雪鳗和鲶鱼有“水产人参”之称,古人传下话讲:“吃了一段雪鳗肉,能捉东海一条龙”,“吃一条鲶鱼,使千斤铜锤”。雪鳗性贪食、怕冷,在雪天冰冻天便会出来晒太阳取暖:早天嫌潭水浅,便会漂流过潭,这些日子就是捕捉雪鳗的好机会。还有高楼西瓜、高楼糟烧都有名气。绿色、便宜、人家烧,吃起来爽口清淡,我们记得熟熟的,是竹排上听的艄公自编的山歌:“口字直落本是中,游客乘舟意融融,下次来到我家里,家常便饭待客兄。六点两直写成非,兄弟姐妹到家嬉,家中待客有好酒,配配土菜本地鸡。”
寻找老行当,是我们此游的重要内容。做木、打铁、裁缝、剃头、磨刀、箍桶、补鞋,从事这些传统手工业的叫手艺人。有谚语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人们从早到晚,从生活到礼仪,衣食住行,婚嫁丧葬,无不与手艺人息息相关。旧时婚嫁的木头家生,也叫“嫁事”,就有“三十盂桶”,比如脚盂、尿盘、面盂、肉盂、三升桶、镬兜、鹅兜、米升、斗等。做篾的,粗的有箩、簟、畚箕,细的有篾席、重盛、鞋箩,打岩老司打捣臼、麦磨、墓碑、石狮子。手艺人师徒承传,出了不少能工巧匠,乡土建筑是最富代表性的 作品。从村落的建设布局,房屋的型制,直到构件工艺,都显示出工匠老司建造凤阁龙楼之技。就连蛮石,也能用灵巧多变的手法砌出富有雕塑美的墙垣。做花窗就更神了,多少几何原理应用在划墨中,化为精致的艺术处理。
手工手艺随着社会的变异,一部分已逐渐淘汰以至消失,更多的是因时而变,以另外一种生存方式焕发出勃勃生机。卢梭说:“在人类所有一切可以谋生的职业中,最能使人接近自然状态的职业是手工劳动。”这一批手艺人大多成了温州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从事家具、建筑、装潢、服装、鞋业、棉花加工行业,各得其所。
戏台与词场是温州话夹杂北方话的热闹
古戏台是这里的一大景观。温州是南戏的故乡,温州乱弹是南戏故乡的本土剧种,始于清乾嘉年间,是活跃于民间的草根戏曲。开演了,悠扬的笛声板胡声耳边萦绕,本地话普通话掺杂的吐词念自觉得很幽默很亲切。高昂的唱腔听起来有点野,不少人都能哼上几句,那曲调太熟了:“方卿坐至瓦檐下,尊一声姑爹娘细听道情,手提着三尺长筒圆圆鼓,一心单唱古人名。”这是乱弹《珍珠塔》。祠堂里打牌的老人津津乐道某某悲戏演得好,台上台下眼泪双双落。
词场是这里的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鲜活符号。见词场里搭一个小小台子,坐着唱词先生,一琴一鼓一板。老年人对我们说,一声鼓响,悠扬的牛筋琴如流水漫浸过来,人就会兴奋爽快起来。温州鼓词用瑞安方言演唱,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鼓词由民间口头文学与曲调发展演变而成,据说始于明代,有瓯江竹枝词《娘娘词》:“呼邻结伴去烧香,迎庙高台对夕阳。绵绣丛齐坐听,盲词村鼓唱娘娘。”鼓词的特点是唱腔优美,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把温州社会传统文化融汇其中,追求声稀意深的境界。温州鼓词是传统的原生态的,在农村挨家挨户门头唱一段,这叫门头鼓。后来有唱整本词或连台本,特别是娘娘词场面宏大,张灯结彩,唱七天七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候宝林说相声,北京大学称为语言大师,聘为教授;骆玉笙唱京韵大鼓,艺登巅峰;瑞安鼓词也是一种高师与名徒打造的技艺。温州鼓词有传统唱本二百多部,都是口头传授,一代传一代。唱词先生一人多角,集生旦净末丑于一身,有表有唱,讲究平仄押韵,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把方言俚语表达得悦耳爽心,倾倒不少听众。
民俗使生活充满了神秘和乐趣。中午,当我们匆匆赶到营前老街,觉得老街的确很古朴。村里人说,这里称四县通衢,以前邻县的人都赶到这里集市,一船船大米、番薯丝、挂面运到城里,一担担盐、海鲜、日用品挑回山区。街面上,瑞安话、青田话、闽南话不绝于耳。街边河道的水面不宽,有平坦的河滩,河埠头上停着载货的木船。民国十四年(1925)山洪爆发,洪水经过街头时,因一棵大榕树的遮挡,水势稍缓,灾民揪住树枝,被人救出水面,大树至今枝繁叶茂,誉为“神树”。街两侧是木构架的老屋,外墙和分隔墙不承重,承重全在梁架上。隔宕是木板的多,窗显得灵巧。临街是店铺,四扇落地店堂门。挑梁上刻有瑞兽与花鸟,表达了祈福纳吉的企盼,对富裕安康生活的向往。
老街是原生态的。一间接一间的店面虽已不开店了,我还是从中感受到当初店铺林立市声沸腾的情景。生意人一定是早起晚歇,精打细算,甚至有人一有空也下地种田,亦商亦农。货真价实,很少讨价还价。卖主称好了豆或者米,都会再塞给买方一大把,连说“走好,走好”。
曾经繁荣的老街,温暖如井水的街坊生活,长久地停留在老人的记忆之中。民俗的老街留下不少美好的回忆,挂在老人的嘴上。
原版的老街使我们流连忘返,拍了不少照片:老街,街上的人、下棋的老人与少年、当街店铺,精雕细刻的部件、瓦当、花窗、柱础、蛮石墙,还有琴凳、太师椅、八仙桌,窗子的两种花纹,非常好看的几何构图。
街尾有一个古渡口,有一个凉亭,有间观音庙。当年用木船过渡,一支竹篙在清水里划拨,鱼儿时常跳出水面。
旅游 资讯
吃什么:随着生活条件和方式的变化,饮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从大鱼大肉逐渐变为一种古朴典雅回归自然的餐饮方式。如果你来这条线路,那溪鱼、苦梗菜、土炮、贵妃鸡、孔雀等野山特产,成了你回味无穷的“心情餐”。特别是夏天这地方的水果一杨梅让你吃个够。住哪里:沿路都有住宿的地方,乡镇、县城都行。乡镇旅馆50-100元:县城100-280元。
交通路线:甬台温高速G15-飞云出口-新56省道-高楼大桥-龙湖镇湖石村-营前乡潘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