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让我们翻开辉煌的民兵发展史,去寻找英雄的故事。
地雷大王——赵守福
在陈列馆的民兵发展史厅,有一尊静默的雕塑,他肩背土枪,手拿地雷,两眼坚毅地望向前方,这就是著名的“地雷大王”——山东省海阳县赵疃村民兵赵守福,看着他脚下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地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硝烟滚滚、雷声隆隆的年代。
1940年2月12日,阴历正月初五,日寇的铁蹄踏入山东海阳县,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战略,海阳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寇的暴行激起了海阳人民的无比仇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海阳县各村纷纷举起大刀长矛,扛起土枪土炮,利用地雷战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赵守福就是这里的民兵,1943年,他和民兵们学会了理设地雷,有一次用两颗地雷炸死炸伤日本侵略军和伪军12人。1944年,驻守在赵疃村据点的伪军因常常触雷,不敢出动,就在村口设立登记所,盘查、勒索、关押来往行人。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赵守福只身摸进据点,把地雷埋设在登记所办公室里,第二天就炸死了登记所所长,接着又炸死炸伤了进屋收尸的伪军。他还带领民兵自制土炸药、石雷,研制了30余种使用地雷的方法。在地雷战的打击下,据点的伪军被迫撤退。
1945年5月18日凌晨,赵疃村民兵得知400多名目伪军要来进犯,时任民兵连长的赵守福立即召集民兵做好紧急战斗准备,很快布下了两个雷阵:一个设在鬼子的必经之地村北的树林里,一个设在村里的街巷和十字路口上。
中午。敌人气势汹汹地扑来了。刚踏进村北的树林,地雷就怒吼起来。前面的鬼子多被炸死,后面的抱头鼠窜。这时候,隐蔽在村口的民兵痛击鬼子。在一个日本军官的带领下,剩下的鬼子冲进了村里准备烧杀抢掠,但刚一到街心的十字路口,“轰”的一声巨响,日本军官和他的战马应声丧命,之后巷子口的地雷也接二连三地被鬼子踏响,又有几十个鬼子命归黄泉,剩下的鬼子吓得连忙调头,仓惶逃命。没过几天,日寇从青岛调来了工兵,每次进犯都先派工兵在前面排雷。针对这一情况。赵守福带领民兵在同一个雷坑埋上真假两个雷,假的在上面,真的在下面。敌人排雷时,一挖上面的假雷,下面的真雷就随后爆炸,敌人吃尽了苦头。后来他们遇到雷区也不敢再起雷了,见到可疑的地方,便用白粉末撒个圈,让后面的大队鬼子绕道而行。赵守福和其他民兵将计就计,也在路上画圈圈儿,并在圈和圈之间埋上地雷,鬼子从这里经过时,东躲西闪,连蹦带跳,地雷随着鬼子的躲闪蹦跳连续爆炸。此类的战斗数不胜数,炸得日军如履薄冰、谈雷色变,深深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942~1947年间,赵守福共参加战斗200余次,炸死炸伤日伪军和国民党军138人,炸毁汽车2辆,炸死战马4匹,培养出民兵爆炸手1.2万余人,其中82人成为“爆炸大王”和“爆炸模范”。1950年9月,赵守福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78年、1983年先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麻雀战英雄——李殿冰
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在党的领导下,从大漠边关到东海之滨,从松花江畔到五指山麓,到处都是人民战争的战场。各根据地民兵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巧妙独特的游击战法,其中麻雀战是我国民兵经常运用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作战方法。
提起麻雀战,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各根据地的民兵,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峡谷隘关、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一样,声东击西,出敌不意,痛击敌人。当敌人抵挡不住,急忙撤退时,我游击队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弄得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掉,吃不好,睡不着,陷入了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苦境。
麻雀战打得最出色的,要数河北省曲阳县,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就住在只有七户人家的尖地角村。当时他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领导民兵游击小组,凭借山丘密林,用麻雀战的方法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创造了显赫的战绩。
1943年9月16日,1700多名鬼子和汉奸进入曲阳县进行扫荡,占领了尖地角村附近的几个村庄,李殿冰和另外几个民兵决心不让敌人得到片刻安宁。当晚他们分散开来。在几个村庄之间放枪。驻扎在邻村的鬼子以为被我主力部队包围了,架起机枪、火炮自相残杀,整整一夜,枪声都没有停止。李殿冰等估计到敌人吃了哑巴亏肯定要来报复。便动员群众在村口、街头、井台、门口等敌人可能到的地方埋设好了各种地雷。果然,第二天清早,120多个鬼子恶狼似地向尖地角村扑来,四下地雷接连爆炸,当即杀伤敌人58人,军马2匹。敌人随即抽调部队开始包围民兵,李殿冰迅速带领民兵顺着村沟,抄小道来到敌人增援部队的前头,占领了高地,等敌人来到时,李殿冰大喊一声:“打!”民兵们发射出一排排枪弹,一会功夫就打死了18个鬼子。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以为碰上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落荒而逃。
20日拂晓,蓄意报复的鬼子又来搜山。早已埋伏在山上的李殿冰和其他民兵居高临下地射来一串枪弹,日军一名指挥官和一名翻译官当场丧命。当敌人气急败坏地攻上山头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好垂头丧气地“开路”了。就这样,尖地角村民兵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作战共27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00多名,缴获了步枪、牲畜和其它一些战利品。这种以少胜多的麻雀战,充分显示了民兵创造的麻雀战的威力。
1944年2月10日,李殿冰出席晋察冀边区首届群英会,边区政府授予他“神枪手”和“二等战斗英雄”称号。在这次群英会上。聂荣臻司令员亲自奖给他一把驳壳枪。现今就陈列在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里,向国人展示着当年它和“神枪手”李殿冰的风采。
支前模范——何国安
何国安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涌现出来的民兵英雄中的一员。谁也没想到老实巴交的何国安身上会有这么好的故事。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以后的一天深夜,夜幕笼罩着起伏的群山。天地浑然,灰蒙蒙一片。一辆覆盖着伪装网的北京牌越野吉普。飞一般冲出友谊关口。坐在车里的何国安正在默默地追忆、思索着领导对他说的话:“同登之战是激动人心的。越军把王牌部队——第三师‘飞虎团’放在这个要地上,叫嚷‘中国打不下同登’,‘同登打不下,别想进谅山’。可是,我军不到一天时间就突破了同登城,挥师直捣谅山。”但他又深深感受到,部队在紧急关头下把自己送出国境,肯定是那“法国楼”出了鬼。
“法国楼”,不懂底细的人,非吃亏不 可。它其实是一座山,当地人叫它平顶山。当年法国人逼着成千上万的人把山挖开。用两米多厚的钢轨筑壁,浇灌了混凝土,使整座山成了一个钢铁地堡。主体是一个“米”字形的三层交叉暗堡,四面八方遍布射孔。这个大顽堡卡住了西上太原、高平的咽喉,扼住南下谅山的要道,又是从友谊关至河内公路上的一颗钉子。现在“飞虎团”的“飞虎”已变成了“地老鼠”,钻进“法国楼”继续负隅顽抗。
何国安急匆匆地来到同登前线营指挥所,正看见几个同志又倒在了血泊中。何国安忍耐不住了,向营首长提出上山的请求。
平顶山已被我强大炮火轰得满山都是鱼鳞坑,何国安踩着熟悉的地形,冒着弹雨,穿越刺蓬,领着战士踏遍了整座山,但却无缝可钻。又一天过去了,曙光初现,晨雾未收。何国安又上了平顶山不知是“法国楼”里的敌人有所察觉还是越军大本营为“飞虎”壮胆,这一天,平顶山上落下的炮弹特别多,掀起的尘土比刚散去的雾还浓。这些炮弹是用来封山的,但躲到山洞里的人是没事的。何国安和部队除了要避开山肚子里射出的枪弹外,还要躲开密集的炮弹,真是险象环生!躲枪躲炮,东滚西跳,何国安就掉到了一个大坑里。他突然开窍,想起了当年修这个“法国楼”的情景来。那时候,法国鬼子逼着他和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从山顶开凿地洞。挖了两个又大又深的洞,但法国鬼子不让封洞,留了两个天窗通气用。这地堡里的敌人不全靠这两个天窗通气吗?我们把炸药包往这天窗里扔下去,不就像把手榴弹塞进肚子里拉弦吗?
何国安的新发现,使部队首长、同志们精神振奋。找天窗便成了大家的主攻目标。
要找到天窗还真不容易。平顶山上到处炸得乱七八糟,何国安和同志们在烈日炙烤下找它,比在热灰里找煨熟的蚕豆还困难。突然,何国安的两眼停在一堆乱石、碎石泥块下的一个小洞上。他也不管匍匐动作对不对,用手指抠着地,急速地爬过去。到了小洞边,毅然站直,用火钳似的大手,抓住遮着小洞顶的断树折枝,扔得远远的,两手的十指像大铁耙一样,扒开了碎石和带铁丝的水泥块,一块桌面大小的水泥盖板露出来了!工兵们立即用炸药包炸翻了水泥盖板,炸出了一个黑咕隆咚的深洞。何国安乐得拍手直喊“捏住鼻子里啦……”
一窝“地老鼠”全见阎王了,“法国楼”化成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对此,被俘的越军曾感慨道:“当年日军打此炮台45天都没有打下来,想不到中国军队几天就攻下来了。”何国安也因此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仅中国军队占尽上风,中国民兵也毫不逊色,涌现出了大量的像何国安似的民兵英雄,书写着人民战争的辉煌。
地雷大王——赵守福
在陈列馆的民兵发展史厅,有一尊静默的雕塑,他肩背土枪,手拿地雷,两眼坚毅地望向前方,这就是著名的“地雷大王”——山东省海阳县赵疃村民兵赵守福,看着他脚下摆放的各式各样的地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硝烟滚滚、雷声隆隆的年代。
1940年2月12日,阴历正月初五,日寇的铁蹄踏入山东海阳县,疯狂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战略,海阳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日寇的暴行激起了海阳人民的无比仇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海阳县各村纷纷举起大刀长矛,扛起土枪土炮,利用地雷战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赵守福就是这里的民兵,1943年,他和民兵们学会了理设地雷,有一次用两颗地雷炸死炸伤日本侵略军和伪军12人。1944年,驻守在赵疃村据点的伪军因常常触雷,不敢出动,就在村口设立登记所,盘查、勒索、关押来往行人。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赵守福只身摸进据点,把地雷埋设在登记所办公室里,第二天就炸死了登记所所长,接着又炸死炸伤了进屋收尸的伪军。他还带领民兵自制土炸药、石雷,研制了30余种使用地雷的方法。在地雷战的打击下,据点的伪军被迫撤退。
1945年5月18日凌晨,赵疃村民兵得知400多名目伪军要来进犯,时任民兵连长的赵守福立即召集民兵做好紧急战斗准备,很快布下了两个雷阵:一个设在鬼子的必经之地村北的树林里,一个设在村里的街巷和十字路口上。
中午。敌人气势汹汹地扑来了。刚踏进村北的树林,地雷就怒吼起来。前面的鬼子多被炸死,后面的抱头鼠窜。这时候,隐蔽在村口的民兵痛击鬼子。在一个日本军官的带领下,剩下的鬼子冲进了村里准备烧杀抢掠,但刚一到街心的十字路口,“轰”的一声巨响,日本军官和他的战马应声丧命,之后巷子口的地雷也接二连三地被鬼子踏响,又有几十个鬼子命归黄泉,剩下的鬼子吓得连忙调头,仓惶逃命。没过几天,日寇从青岛调来了工兵,每次进犯都先派工兵在前面排雷。针对这一情况。赵守福带领民兵在同一个雷坑埋上真假两个雷,假的在上面,真的在下面。敌人排雷时,一挖上面的假雷,下面的真雷就随后爆炸,敌人吃尽了苦头。后来他们遇到雷区也不敢再起雷了,见到可疑的地方,便用白粉末撒个圈,让后面的大队鬼子绕道而行。赵守福和其他民兵将计就计,也在路上画圈圈儿,并在圈和圈之间埋上地雷,鬼子从这里经过时,东躲西闪,连蹦带跳,地雷随着鬼子的躲闪蹦跳连续爆炸。此类的战斗数不胜数,炸得日军如履薄冰、谈雷色变,深深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1942~1947年间,赵守福共参加战斗200余次,炸死炸伤日伪军和国民党军138人,炸毁汽车2辆,炸死战马4匹,培养出民兵爆炸手1.2万余人,其中82人成为“爆炸大王”和“爆炸模范”。1950年9月,赵守福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1978年、1983年先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麻雀战英雄——李殿冰
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中。在党的领导下,从大漠边关到东海之滨,从松花江畔到五指山麓,到处都是人民战争的战场。各根据地民兵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很多巧妙独特的游击战法,其中麻雀战是我国民兵经常运用的一个最主要、最基本的作战方法。
提起麻雀战,很多人都很熟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各根据地的民兵,时而三三两两,时而成群结队,出没在山野密林、峡谷隘关、地道暗洞、青纱帐里,像麻雀啄食一样,声东击西,出敌不意,痛击敌人。当敌人抵挡不住,急忙撤退时,我游击队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弄得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掉,吃不好,睡不着,陷入了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苦境。
麻雀战打得最出色的,要数河北省曲阳县,全国民兵战斗英雄李殿冰就住在只有七户人家的尖地角村。当时他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领导民兵游击小组,凭借山丘密林,用麻雀战的方法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创造了显赫的战绩。
1943年9月16日,1700多名鬼子和汉奸进入曲阳县进行扫荡,占领了尖地角村附近的几个村庄,李殿冰和另外几个民兵决心不让敌人得到片刻安宁。当晚他们分散开来。在几个村庄之间放枪。驻扎在邻村的鬼子以为被我主力部队包围了,架起机枪、火炮自相残杀,整整一夜,枪声都没有停止。李殿冰等估计到敌人吃了哑巴亏肯定要来报复。便动员群众在村口、街头、井台、门口等敌人可能到的地方埋设好了各种地雷。果然,第二天清早,120多个鬼子恶狼似地向尖地角村扑来,四下地雷接连爆炸,当即杀伤敌人58人,军马2匹。敌人随即抽调部队开始包围民兵,李殿冰迅速带领民兵顺着村沟,抄小道来到敌人增援部队的前头,占领了高地,等敌人来到时,李殿冰大喊一声:“打!”民兵们发射出一排排枪弹,一会功夫就打死了18个鬼子。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以为碰上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落荒而逃。
20日拂晓,蓄意报复的鬼子又来搜山。早已埋伏在山上的李殿冰和其他民兵居高临下地射来一串枪弹,日军一名指挥官和一名翻译官当场丧命。当敌人气急败坏地攻上山头时,却连民兵的影子也没见到,只好垂头丧气地“开路”了。就这样,尖地角村民兵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作战共27次,打死打伤日伪军200多名,缴获了步枪、牲畜和其它一些战利品。这种以少胜多的麻雀战,充分显示了民兵创造的麻雀战的威力。
1944年2月10日,李殿冰出席晋察冀边区首届群英会,边区政府授予他“神枪手”和“二等战斗英雄”称号。在这次群英会上。聂荣臻司令员亲自奖给他一把驳壳枪。现今就陈列在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里,向国人展示着当年它和“神枪手”李殿冰的风采。
支前模范——何国安
何国安是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涌现出来的民兵英雄中的一员。谁也没想到老实巴交的何国安身上会有这么好的故事。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打响以后的一天深夜,夜幕笼罩着起伏的群山。天地浑然,灰蒙蒙一片。一辆覆盖着伪装网的北京牌越野吉普。飞一般冲出友谊关口。坐在车里的何国安正在默默地追忆、思索着领导对他说的话:“同登之战是激动人心的。越军把王牌部队——第三师‘飞虎团’放在这个要地上,叫嚷‘中国打不下同登’,‘同登打不下,别想进谅山’。可是,我军不到一天时间就突破了同登城,挥师直捣谅山。”但他又深深感受到,部队在紧急关头下把自己送出国境,肯定是那“法国楼”出了鬼。
“法国楼”,不懂底细的人,非吃亏不 可。它其实是一座山,当地人叫它平顶山。当年法国人逼着成千上万的人把山挖开。用两米多厚的钢轨筑壁,浇灌了混凝土,使整座山成了一个钢铁地堡。主体是一个“米”字形的三层交叉暗堡,四面八方遍布射孔。这个大顽堡卡住了西上太原、高平的咽喉,扼住南下谅山的要道,又是从友谊关至河内公路上的一颗钉子。现在“飞虎团”的“飞虎”已变成了“地老鼠”,钻进“法国楼”继续负隅顽抗。
何国安急匆匆地来到同登前线营指挥所,正看见几个同志又倒在了血泊中。何国安忍耐不住了,向营首长提出上山的请求。
平顶山已被我强大炮火轰得满山都是鱼鳞坑,何国安踩着熟悉的地形,冒着弹雨,穿越刺蓬,领着战士踏遍了整座山,但却无缝可钻。又一天过去了,曙光初现,晨雾未收。何国安又上了平顶山不知是“法国楼”里的敌人有所察觉还是越军大本营为“飞虎”壮胆,这一天,平顶山上落下的炮弹特别多,掀起的尘土比刚散去的雾还浓。这些炮弹是用来封山的,但躲到山洞里的人是没事的。何国安和部队除了要避开山肚子里射出的枪弹外,还要躲开密集的炮弹,真是险象环生!躲枪躲炮,东滚西跳,何国安就掉到了一个大坑里。他突然开窍,想起了当年修这个“法国楼”的情景来。那时候,法国鬼子逼着他和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从山顶开凿地洞。挖了两个又大又深的洞,但法国鬼子不让封洞,留了两个天窗通气用。这地堡里的敌人不全靠这两个天窗通气吗?我们把炸药包往这天窗里扔下去,不就像把手榴弹塞进肚子里拉弦吗?
何国安的新发现,使部队首长、同志们精神振奋。找天窗便成了大家的主攻目标。
要找到天窗还真不容易。平顶山上到处炸得乱七八糟,何国安和同志们在烈日炙烤下找它,比在热灰里找煨熟的蚕豆还困难。突然,何国安的两眼停在一堆乱石、碎石泥块下的一个小洞上。他也不管匍匐动作对不对,用手指抠着地,急速地爬过去。到了小洞边,毅然站直,用火钳似的大手,抓住遮着小洞顶的断树折枝,扔得远远的,两手的十指像大铁耙一样,扒开了碎石和带铁丝的水泥块,一块桌面大小的水泥盖板露出来了!工兵们立即用炸药包炸翻了水泥盖板,炸出了一个黑咕隆咚的深洞。何国安乐得拍手直喊“捏住鼻子里啦……”
一窝“地老鼠”全见阎王了,“法国楼”化成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对此,被俘的越军曾感慨道:“当年日军打此炮台45天都没有打下来,想不到中国军队几天就攻下来了。”何国安也因此在火线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授予他“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不仅中国军队占尽上风,中国民兵也毫不逊色,涌现出了大量的像何国安似的民兵英雄,书写着人民战争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