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O1(2013)13-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体验。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猜想——培养创新意识
  猜想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依据已有的知识做出的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
  1.类比猜想。类比猜想是依据两类事物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属性而作的猜想。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出示圆锥、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与我们所学的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得出圆锥和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形,进而作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关系的猜想。这样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主动认识新事物的能力,促进其个性化学习。
  2.联想猜想。这种猜想是利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对后继知识产生的迁移影响进行的猜想。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前,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两张圆形纸片,要求课外通过小组活动回顾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课上我首先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演示,通过演示活动再现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接着帮助学生回顾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在此基础上提出猜想:“猜一猜,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学生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猜想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高;由圆的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猜想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在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合理猜想,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品质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探索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如在教学《实际测量》时,我首先做了充分的准备:选择测量工具,对操场上树、花坛的位置进行了勘察和测量,并对各小组成员作了明确具体的分工。“今天我们要测量操场的长和宽,说说要用哪些测量工具?”在学生对测绳、卷尺、标枪的作用有了直观的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保证测量的数据比较准确,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接着进行测定一条直线的活动。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我也成了他们的一员,参与他们的活动,并通过示范、点拨、引导,充分保证活动严密有序。接着进行步测。首先测定步长,明确从后脚尖到前脚尖的距离是一步。马上有同学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老师,同一个人每次走的步子的步长并不一定相等。”是啊,只走一步测定步长,结果带有随意性。你真会用科学的头脑考虑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测定自己的步长?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测平均步长。接下来小组的活动显得从容有序,先量出10米的一段距离,一个学生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走三次,其他成员记录每次走的步数,填表、计算平均步长,总结汇报……就在活动紧张有序的进行时,一个小组长提出:“老师,10米的距离有时走的步数不是整数,难计算。如果用均匀的步子沿直线每次走10步,测量每次走的距离,走三次,计算平均步长。这样可以吗?”我感到很欣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次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个性得到了张扬,也体验到数学的趣味美。
  总之,实践、探索活动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建构思路,学会交流与合作。学生通过活动既积累了感性认识,又获得了数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逐步体验到过程和方法的重要价值。这样教学的探索性才能得到展现,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纳赖小学
  552400)
其他文献
编号:O1(2013)25-02-01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中职生德育方面感恩的缺失,已经引起大多中职院校教师的关注。  众星捧月的家庭生活为中职生的发展,创造了养尊处优的条件,再加上崇尚个性张扬的社会大环境,如今的学生更注重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家长付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对周围人的帮助也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传统美德严重缺失,感激、尊重和珍惜似乎成
期刊
编号:H1(2013)16-04-02  【摘要】好习惯就像我们生命之树上盛开的一朵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
期刊
编号:H1(2013)25-03-01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课外阅读更是如此。然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课外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不利于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很重要,“读之有方,才能读之有效。”如何让学生“读之有效”,笔者抓住四点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收效明显。  一、重视选择,开卷有益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2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首先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同时重视前提环节和设计全过程的具体指导。  关键词:探究 实验方案设计 问题 对策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 “突出科学探究”这个基本理念,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看有许多的问题。  1.存在的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4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在变,教育也随之变化,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班主任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我们不断创新。  “今非昔比”这是现代社会多少人在不同场合的共同感慨。教育何尝不是如此?班主任更不例外。如今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也是恨铁不成钢的严父,更是通情达理的慈
期刊
编号:H3(2013)25-03-02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
期刊
编号:H1(2013)25-04-02  同学们,你们每一篇习作我都是仔细欣赏。它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凝聚着你们多少心血,我都以期盼的心情等待她的出现。  我喜欢你们的习作,因为这是你们心灵的语汇,是你们汗水的结晶。我们相信是好文字就会让人驻足。你们的习作,是写儿童之生活,表儿童之真情,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稚嫩的孩子所绘就的属于儿童自己的五彩世界。  同学们,你们用童眼看世界,童笔写生活,童心悟
期刊
编号:G40(2013)25-03-03  红烛的风采在于在燃烧中兑现自己的价值,春蚕的意蕴在于在羽化时超越重生的蜕变,教师的魅力在于在培育中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从我25年的为师过程中,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被局里分配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我以热情、活力感染着孩子们,我把师范课堂上的理论付诸山村讲台,
期刊
编号:O1(2013)25-04-03  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只是用“√”“×”来评判解题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3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做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