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如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及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和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功能应更加突出。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功能内涵及作用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延展,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因此,提升社会服务是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其核心是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出高职特色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水平,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围绕市场需求做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为社会提供优秀和适合的人力资源及技术、文化产出服务。树立品牌意识是提供服务的必要要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社会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各类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者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空间和数量,为以后的外延发展提供保障。
二、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分析
社会服务,作为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不过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其历史原因,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不够了解,因此,在依托学校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服务内容单一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当前只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很少或不成组织和缺少规划,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应履行的三个服务职能不全,服务内容较单一。
2.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激励机制缺位
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或外部均没有建立起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虽然单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间接地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区域社会迫切和即时的需要,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更没体现出高职的办学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高职的社会服务功能,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1.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贡献。社会服务指高等学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任务情况下,依托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性的、服务性的.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理解与把握好社会服务的狭义与广义内涵,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与整合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2.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引进与培养机制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成为一名理想的高职院校教师的首要条件,能够保证其具备较高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是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地,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的通道,拓宽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在吸引优秀的企业人才来学校任教的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场地、设备,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使专任教师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務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与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企业实践训练,不仅要贯穿于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和成长阶段,也要渗透到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这样,才可以提高整个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社会服务能力。
3.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动力保证。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有关文件和制度中引导和激励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考核激励所关注的领域除了人才培养工作,如教学质量评价、精品课程评选、示范专业评选等外,也应包括社会服务能力,针对教师承担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技术研发项目和获取职业技术资格等制定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查尔德.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8)
[3]高维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浅析[J].文教资料,2008(12).
作者简介:
李松楠(1981.3~),女,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和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功能应更加突出。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功能内涵及作用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延展,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因此,提升社会服务是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其核心是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反映出高职特色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水平,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围绕市场需求做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为社会提供优秀和适合的人力资源及技术、文化产出服务。树立品牌意识是提供服务的必要要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社会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各类职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者提供相关服务,从而扩大高职教育的规模、空间和数量,为以后的外延发展提供保障。
二、制约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分析
社会服务,作为从直接满足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社会发展提供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不过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其历史原因,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以及如何开展社会服务不够了解,因此,在依托学校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服务内容单一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当前只限于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训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很少或不成组织和缺少规划,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应履行的三个服务职能不全,服务内容较单一。
2.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实践能力不强
娴熟的专业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必备条件之一,而该条件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所缺少的。分析其成因,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教师来源渠道狭窄,很多教师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而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水平都不是很高。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缺少专业实践经验,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激励机制缺位
激励或奖励主要包括教师晋升、教师地位和威望等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或外部均没有建立起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机制。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聘用、考核、职称等方面,仍沿用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办法。
三、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虽然单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间接地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区域社会迫切和即时的需要,也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更没体现出高职的办学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高职的社会服务功能,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
1.进一步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有效开展社会服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服务的内涵。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贡献。社会服务指高等学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任务情况下,依托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性的、服务性的.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理解与把握好社会服务的狭义与广义内涵,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与整合资源开展社会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2.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引进与培养机制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成为一名理想的高职院校教师的首要条件,能够保证其具备较高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是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地,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的通道,拓宽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在吸引优秀的企业人才来学校任教的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场地、设备,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使专任教师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務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与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企业实践训练,不仅要贯穿于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和成长阶段,也要渗透到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这样,才可以提高整个高职院校教师群体的社会服务能力。
3.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为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动力保证。教育主管部门应在有关文件和制度中引导和激励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考核激励所关注的领域除了人才培养工作,如教学质量评价、精品课程评选、示范专业评选等外,也应包括社会服务能力,针对教师承担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技术研发项目和获取职业技术资格等制定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2]查尔德.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8)
[3]高维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浅析[J].文教资料,2008(12).
作者简介:
李松楠(1981.3~),女,吉林省吉林市,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