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ZHIQI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应用型教学指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所学的信息技術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用起来,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问题对新知进行探究,从而习得更多知识,获取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学习——应用——学习的过程中螺旋前进。
  【关键词】应用型;信息技术课堂;学以致用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是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和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教育与实践是分不开的。
  1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应用型”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课堂中的知识为生活服务。
  从表面上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很感兴趣,实际上,他们的兴趣点更多的是在网络和游戏上,对老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的兴趣为其次。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办法与网络和游戏媲美。其次,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错,主要是因为跟着老师的讲解一步步完成的,而其综合实践的能力尚很欠缺。
  因此,信息技术课堂应有所转变,应着重考虑对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的培养,对其学习兴趣的提升。
  2 信息技术应用型教学的意义
  “应用型”的课堂教学是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际内容出发,情境激趣导入,设置任务。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那么他所学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方法。由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通过把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不只是纯技术,更是一种能应用于各个领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效率的实用技术。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实际需要,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 应用型教学的实施
  应用型的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向学生传递“学以致用”的思想和方法,不必刻意强调与要求,而是“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整体规划,结合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找好结合点,设计应用型课堂。
  3.1 联系生活实践,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虚拟的一个场景,它将给课堂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提供一个放置的环境。情境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一个引导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在选择和设计情境时,往往是根据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分析、甚至猜想设计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情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设计的所谓的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情境,学生并不一定感兴趣;其次,不同时代的学生的兴趣不一样,且“取悦”他们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会出现教师辛辛苦苦设计的课,学生不爱听。另外,由于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差别较大,学生在知识的迁移方面便出现了难度,因而影响了其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首先多了解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以及他们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一来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二来降低了学生日后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的难度。
  3.2 巧设课堂任务,注重体验应用过程的完整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突出课堂重点,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教师会借助半成品进行授课。即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半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从而获取和练习当节课的知识点。在本人的不断实践中发现,半成品虽然有助于学生学好当堂课的知识,但是到了实际应用中,学生要解决某一问题时,是没有半成品可以参考的。并且一个作品从无到有的设计与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部分恰好是半成品式的教学中所没有的。因此,当这样的理想化的教学遇到了残酷的现实,学生便觉得无从下手,从而给他们的应用带来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设计课堂任务时,我们可以从情境出发,从规划设计开始,帮助学生从一片空白慢慢构建和完成任务。在实践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往往一节课很难体验完整的过程。不过,这不是问题!首先,并不是每个“应用型”的任务都是大型的任务。比如,在笔者设计的“制作抽背程序”一课中,界面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一个Timer控件、一个按钮和一个Label标签,而其代码只是一句话而已。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将任务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每节课完成相对完整的一部份。只要有了这样的理念,方法总是有的!
  3.3 滚雪球,在不断的强化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在中小学的开设课时为1节/周,其特点为课时少,时间间隔长。其次,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属于考查科目,即平时作业和考试都是随堂进行。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课后的复习巩固过程,二来没有考试就没有压力,学生对此学科的重视度不可避免地要低一些。鉴于以上问题,信息课就不能按照语文数学课的要求去要求学生,即老师讲一遍就必须记住并能应用,学生也无法做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练习和强化。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巧妙地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后面的教学中应用起来,一来可以巩固练习,二来也给学生的学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3.4 用起来,让学生将自己的成果推荐给所需要的人。
  再多的设计和实践,最后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算真正的应用。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将自己的成果推荐给所需要的人,一是体验完整的应用过程,更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使之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懈怠,全力以赴。
  3.5 跳出课堂,设计面向对象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评价环节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好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考试为随堂考试,因此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在平时是不会重视的。平时作业的评价大都是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当然,有些课堂中,教师会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然而,这样的评价的有效性究竟有多少呢?当情境、任务都为实践服务时,当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时,最有发言权的评价者应为用户。尝试让学生自己将成果推荐给身边人,并要求对方给予一定的评价。
  应用型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组织行之有效的课堂模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不断成长,一切都不能一成不变,还需要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的文献
  [1]李芒.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其他文献
圣湖暖日出,雾色水韵悠。展翅氤氲处,优雅随波舞。镶嵌在黄土高原和万里黄河之间的圣天湖,地处山西芮城县陌南镇的黄河之滨,北依黄土高坡,南与河南灵宝函谷关隔河相望,是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