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动因
1、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鲁本斯·里库佩罗指出: “国际通信费用的下降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国际金融流动开辟了广泛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神奇的信息传递载体和通道,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世界金融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全球电脑网络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金融业务在片刻之间完成。信息技术革命克服了金融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全球的各金融子市场、子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不中断运行,没有信息技术革命,金融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者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增长和格局,塑造了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也塑造了全球金融格局。1950-1999年,全球生产(GDP)增长6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了16倍多。贸易增长超过了生产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好说明,也是促进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其它的如技术的进步,对外投资的扩张与收缩,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日益强化,以及各国政府积极广泛的参与等都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3、金融创新的发展
在技术上,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是将现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取舍并重新组合, “制造”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创新大致可划分为需求引导型、供给促进型和规避管理型三类。金融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金融业的面貌,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适当的载体。
4、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金融自由化构造了一个真正的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正是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以及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被不断地拆除,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现代意义的金融活动,足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界限已以日益模糊了。
5、跨国公司的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截止19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已增至5.4万家,其海外销售额达10万亿美元,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60%,技术贸易占70%,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境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对跨国商业性金融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 特征
1、 国际资本流速加快、规模扩大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金融资本在全球急剧扩张,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时空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是全世界每天新增产出的700倍。目前,每年全球的贸易额为6万亿美元,而全球的货币交易额则高达600万亿美元。可见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2、 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特征。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封闭性已逐渐为开放性所替代,国内市场和离岸市场日益一体化,各国金融机构已逐步实现自由出入。由于金融一体化逐渐深入,国内与离岸短期市场之间的利率差极小甚至实际消除;短期市场上的所有主要通货和金融工具都几乎连续不断地保持着套利的关系。
3、 各国金融结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使各国的金融制度结构、监管体系以及会计制度不断趋同。由于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跨境经营及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仅靠单个国家的政策干预、调整和监管对一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已经很难奏效。各国的金融政策将更多地依靠政府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依靠国际性和地区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以及依靠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国金融结构全球化。
4、 融资工具证券化
证券化足指金融业务中证券业务的比重不断加大。与其它工具相比较,融资工具证券化对投资者来讲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具有流动性高、收益大的优点;对筹资者来讲有成本较低、来源较广、限制较少、流通性强、使用自由等优点。融资工具证券化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深远:一是国际银行贷款急剧缩减,国际债务市场迅速扩大,国际资本流速加快;二是投资者和筹资者通过对各个市场条件的比较跨境交易,促进了证券发行、投资和管辖全球化,这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融资工具证券化促使“混合票据”等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工具通过连续发行短期票据,或将短期票据和长期票据混合发行,起到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的“变压器”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连接及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 5、 金融风险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全球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而且意味着全球的金融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性、信息不对称及其它因素,金融体系时刻蕴含着风险,其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脆弱性。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释放巨大金融能量的同时,也激活、孕育了无节制的金融投机。巨额游资为追逐高收益而频繁移动,国际社会的干预能力与这一资金规模相比越来越力不从心。国际金融活动把各国金融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一个经济体受到冲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利率冲击、投机性资本流动冲击以及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预期冲击足金融风险全球化的具体体现。
三、 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挑战
1、利率传导理论失效。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利率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一是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反应变形。通常情况下,紧缩政策通过提高利率诱导企业和消费者推迟消费来对经济产生影响,但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后,低利率区的信贷资金可以很容易地被引进,来取代国内的资金,从而使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延缓对提高利率做出反应。二足利率的传导机制变形。一般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后,商业银行会因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而提高贷款利率,企业和消费者会减少信贷需求,因而会减少整个货币的供应量。但金融全球化后,商业银行可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斥资作为信贷资金的补充来源,于是整个信贷收缩的传导机制失灵。三足利率的心理预期机制减弱。由于金融全球化后,利率通过一体化市场有互相传递的效应,国际间的利率水平有趋同的现象,利率对经济主体的未来预期进行引导和影响的作用大大减弱了。
2、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变形,利率平价理论失效。利率平价理论起作用的条件是资金的国际流动处于较平稳的状态,人们的心理预期不被其它不正常的因素所左右。但金融全球化后,事实足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可能在短期内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投机性极强的游资对利率反应常常与一国货币当局的意愿相违背,人们的心理预期可能对利率根本不反应或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利率平价理论失效。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九十年代中期,当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不断加大时,政府想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短期外资,这样既可以弥补逆差,又给出紧缩信号,让过热的经济降温。但外资引进后,经济过热不但没有降温,反而使危机被掩盖,金融机构以外债为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张信贷,同时也使本国的货币高估得难以维持。等到人们的心理预期有所变化时,高利率不但没能使汇率保持稳定,反而使即期、远期外汇市场上本币对美元的汇率同时下跌,导致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利率平价理论在这里完全失效。
3、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说服力在下降。传统的货币理论中,各个流派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国民收入、利率及物价上,也就是说只有这些变量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忽略不计的。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移动可以使一些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顺差或逆差。这样经常项目的差额和资本流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就不能被低估。顺差时,国内商品与劳务的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被反映在国民收入的增长之中,似乎已在货币需求函数中表示出来。但资本项目的顺差对国内货币需求的影响在国民收入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因此,顺差会对国内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逆差时,虽然通过减少储备来弥补对国内货币需求变化影响不大;如果通过短期国际信贷弥补,则会对国内货币需求变化产生较大影响。
1、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鲁本斯·里库佩罗指出: “国际通信费用的下降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国际金融流动开辟了广泛的可能性”。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神奇的信息传递载体和通道,信息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世界金融市场各部分之间的距离,全球电脑网络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金融业务在片刻之间完成。信息技术革命克服了金融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全球的各金融子市场、子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不中断运行,没有信息技术革命,金融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2、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要求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者是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的增长和格局,塑造了全球的贸易和投资格局,也塑造了全球金融格局。1950-1999年,全球生产(GDP)增长6倍多,而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了16倍多。贸易增长超过了生产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好说明,也是促进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其它的如技术的进步,对外投资的扩张与收缩,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日益强化,以及各国政府积极广泛的参与等都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3、金融创新的发展
在技术上,金融创新的基本原理是将现有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取舍并重新组合, “制造”出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创新大致可划分为需求引导型、供给促进型和规避管理型三类。金融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金融业的面貌,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为金融全球化提供了适当的载体。
4、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即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金融自由化构造了一个真正的金融活动的全球基础。正是各国金融活动的逐步自由以及阻碍资金跨国流动的藩篱被不断地拆除,使得本来各自独立运行的各国国内金融,日益融合在全球金融的大潮之中。现代意义的金融活动,足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采用相同的金融工具,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投资者和筹资者的过程。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的界限已以日益模糊了。
5、跨国公司的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截止19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已增至5.4万家,其海外销售额达10万亿美元,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60%,技术贸易占70%,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40%,境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直接跨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对跨国商业性金融服务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也极大地促进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 特征
1、 国际资本流速加快、规模扩大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金融资本在全球急剧扩张,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时空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是全世界每天新增产出的700倍。目前,每年全球的贸易额为6万亿美元,而全球的货币交易额则高达600万亿美元。可见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
2、 金融市场一体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特征。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封闭性已逐渐为开放性所替代,国内市场和离岸市场日益一体化,各国金融机构已逐步实现自由出入。由于金融一体化逐渐深入,国内与离岸短期市场之间的利率差极小甚至实际消除;短期市场上的所有主要通货和金融工具都几乎连续不断地保持着套利的关系。
3、 各国金融结构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使各国的金融制度结构、监管体系以及会计制度不断趋同。由于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跨境经营及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仅靠单个国家的政策干预、调整和监管对一国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已经很难奏效。各国的金融政策将更多地依靠政府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依靠国际性和地区性金融机构的作用,以及依靠国际性行业组织的规则。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各国金融结构全球化。
4、 融资工具证券化
证券化足指金融业务中证券业务的比重不断加大。与其它工具相比较,融资工具证券化对投资者来讲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具有流动性高、收益大的优点;对筹资者来讲有成本较低、来源较广、限制较少、流通性强、使用自由等优点。融资工具证券化对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深远:一是国际银行贷款急剧缩减,国际债务市场迅速扩大,国际资本流速加快;二是投资者和筹资者通过对各个市场条件的比较跨境交易,促进了证券发行、投资和管辖全球化,这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融资工具证券化促使“混合票据”等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工具通过连续发行短期票据,或将短期票据和长期票据混合发行,起到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的“变压器”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国际货币市场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连接及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 5、 金融风险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全球金融活动的一体化,而且意味着全球的金融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于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性、信息不对称及其它因素,金融体系时刻蕴含着风险,其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脆弱性。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释放巨大金融能量的同时,也激活、孕育了无节制的金融投机。巨额游资为追逐高收益而频繁移动,国际社会的干预能力与这一资金规模相比越来越力不从心。国际金融活动把各国金融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金融脆弱性向金融危机转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一个经济体受到冲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了。利率冲击、投机性资本流动冲击以及自我实现的金融危机预期冲击足金融风险全球化的具体体现。
三、 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挑战
1、利率传导理论失效。在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利率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一是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反应变形。通常情况下,紧缩政策通过提高利率诱导企业和消费者推迟消费来对经济产生影响,但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后,低利率区的信贷资金可以很容易地被引进,来取代国内的资金,从而使国内企业和消费者延缓对提高利率做出反应。二足利率的传导机制变形。一般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后,商业银行会因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而提高贷款利率,企业和消费者会减少信贷需求,因而会减少整个货币的供应量。但金融全球化后,商业银行可以到国际金融市场上斥资作为信贷资金的补充来源,于是整个信贷收缩的传导机制失灵。三足利率的心理预期机制减弱。由于金融全球化后,利率通过一体化市场有互相传递的效应,国际间的利率水平有趋同的现象,利率对经济主体的未来预期进行引导和影响的作用大大减弱了。
2、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变形,利率平价理论失效。利率平价理论起作用的条件是资金的国际流动处于较平稳的状态,人们的心理预期不被其它不正常的因素所左右。但金融全球化后,事实足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可能在短期内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投机性极强的游资对利率反应常常与一国货币当局的意愿相违背,人们的心理预期可能对利率根本不反应或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从而使利率平价理论失效。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九十年代中期,当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不断加大时,政府想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短期外资,这样既可以弥补逆差,又给出紧缩信号,让过热的经济降温。但外资引进后,经济过热不但没有降温,反而使危机被掩盖,金融机构以外债为资金来源,进一步扩张信贷,同时也使本国的货币高估得难以维持。等到人们的心理预期有所变化时,高利率不但没能使汇率保持稳定,反而使即期、远期外汇市场上本币对美元的汇率同时下跌,导致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利率平价理论在这里完全失效。
3、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说服力在下降。传统的货币理论中,各个流派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的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国民收入、利率及物价上,也就是说只有这些变量对货币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忽略不计的。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收支不平衡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资本在国际间的大量移动可以使一些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顺差或逆差。这样经常项目的差额和资本流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就不能被低估。顺差时,国内商品与劳务的出口大于进口的部分被反映在国民收入的增长之中,似乎已在货币需求函数中表示出来。但资本项目的顺差对国内货币需求的影响在国民收入上是反映不出来的,因此,顺差会对国内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逆差时,虽然通过减少储备来弥补对国内货币需求变化影响不大;如果通过短期国际信贷弥补,则会对国内货币需求变化产生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