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将以白垩纪与碳循环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和温室气候变化的关系为主线,以大洋缺氧事件—富氧作用转变过程和机制研究为突破口,进行海陆相整合研究,重点追溯东特提斯洋和我国大陆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探讨这些事件与碳循环、快速气候变化的正/负反馈机制。项目将充分利用中国大陆发育完好的白垩纪海相、陆相地层及古生物记录,通过松辽盆地白垩系科学钻探全岩芯取样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途径,着眼于厘定反映地质事件和气候变化的层位及标志和时间格架,解决高分辨率海、陆相沉积事件的精确对比,分析地层记录中气候标志和古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集中研究陆地和海洋环境对同一事件的响应机制,重溯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过程及成因,探究陆相烃源岩大规模形成、陆地生物群更替与温室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和机制等科学问题,为预测全球长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1993—2001年的海面测高资料提取了上海和江苏临近海域这9年间的绝对海面变化信息,并与该区域6个验潮站的同时段潮位记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T/P海面高度数据提取的月均海面变化曲线与同海区验潮站测得的同期海面变化过程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但是根据潮位序列得出的9年平均海面上升速率值均大于根据卫星资料得出的上升速率值。由于卫星测高数据是严格
1 2007年度项目受理申请和同行评议情况2007年原面上项目中的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项目调整到人才项目系列,以更多地发挥其培养青年人才和稳定地区人才队伍的作用,自由申请项目改
团队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与广泛应用为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改革路径。对于兼具高等性与艺术性特征的高等艺术教育而言,尤其是在历来沿袭"一对一"传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煤炭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煤炭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水平来提高企业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溶液浸泡PICC导管联合喜辽妥外涂护理预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5月NICU住院行PICC置管的超低、
2018年12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404号——内部转移定价》,该应用指引基于企业内部责任中心业绩评价,对内部转移定价原则、方法和应用予以阐述。文章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