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完这篇案例,有这样几个关键词跃入眼帘:“每个成员”“我们”“一起”“管理”“配合”,引发了我的思考。
点赞共享奖金
欣赏赖老师的尝试,“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每个成员”的改变,奖金成为“我们”“一起”努力的链接。
当看到被评上“文明班”的概率很小时,面对“反叛”学生的挖苦,赖老师没有迁怒于学生,而是寻求改变现状的路径。
当遭遇学生的抗拒与反叛,赖老师找到一个与学生贴合的切入口,放低自己,借力而不是出蛮力。他打起了奖金的主意。“决定改变管理模式——我要与学生共甘共苦,一起打天下,共享成果。”他将此困境看成师生成长的契机,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为赖老师的反思点赞!由此可见,在教育当中,我该做什么,的确比我能做什么重要得多。
当一个老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班级状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疑惑奖金功效
“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奖金的“诱惑”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但学生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诚如赖老师所言:“并不只是为了拿那点奖金,而是在我的管理下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和尊重。”
之前呢?他们甚至公然挑衅。他们在抗拒,为什么?那是因为没有获得满足。后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在他们眼里,管他们的班主任变成了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是他们成长中的合伙人。
那么,原来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他们表面服从管理,私底下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我每天都与学生在扮演着‘猫’与‘老鼠’的对立角色,工作辛苦,可是效果不佳。”难道不分奖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这样吗?
他的反思点也是基于这个出发:“‘文明班’是学生和我一起共同创造的,成果却没有一起公平地分享……这明显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原则相违背。”我不敢苟同。老师和学生的平等一定要跟学生共分享吗?高中生考上大学,老师拿到奖金是否也要分享呢?
任何教育行为与方法的背后,都蕴含着对教育的认识,不知赖老师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窃以为,最初的不配合是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出了问题。之后的和谐也是关系得到了改善,是“我们”“一起”作用的结果。诚如范梅南所言:最好的教育关系是在父母和孩子,或者职业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孕育了某些特殊品质的关系。“特殊品质”是孩子看到了赖老师用温暖和支持的目光鼓励自己,而他们用努力回应了这份温暖。
我认为,如果不追根溯源,也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文明班”的评选也许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以班额的30%比例从最高分依次取若干名”,以40个班为基数计算的话,不过12个班获得此项殊荣,其余28个班做得不好吗?是要获得“文明班”的荣誉还是以荣誉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和标准?这是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
我们班曾经创下一学期“文明班”的佳话,尽管如此,每周我们仍然会组织各个部门一起反思一周卫生纪律情况,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自查和互查,有一个月甚至做了个实验,下午不做值日,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我们依然保持着最佳纪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心往一处使,班主任和他们关系和谐,少了一份瞎忙,多了一份认同。所以,后来即使评不上“文明班”也没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追问不分奖金
假设赖老师不再与学生共享奖金,班里会是什么状况呢?也许,有了一学期的努力,大家仍然一如既往同甘共苦。可是,也不排除没有催化剂会回到原状吧?
您想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您的班级播种了哪些种子?您给孩子搭建了什么平台?这个平台是否真正动起来了呢?因为动起来才是不惹是生非的关键,是发展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班级全方位发展的关键。诚然,我们为“文明班”这样一个目标奋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限于此,未免有些狭隘。“文明班”的评选一旦有了不公,孩子们会坦然面对吗?如果,只把它当作检验班级各项活动的副产品,我们才会看淡这个问题。
学生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案例中似乎没有提到,在未发奖金之前,也没有看到老师主动征询学生对自己带班的意见,我们看到的是有了奖金的介入,学生由不配合到配合,由被动的无奈到积极地参与。可是,或许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学生的成长秘密,才是班主任最需要思考的着力点,因为这才是教育的开始。我们需要的不是管理班级,而是共同建设班级。全国85%的班主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正是陷入管理的泥潭中吗?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防患于未然。共享奖金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不错的路径,最终,我们还是要提高学生做事的能力。让奖金为我们带班助力,而不是必需的依赖。
也希望赖老师着力于班级生态的建设,让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成员”“一起”为班级服务,取代“管理”下的“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纪伯伦说:“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希望赖老师能让学生看到奖金背后您对他们的爱,让“我们”的奖金,变成“我们”的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市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点赞共享奖金
欣赏赖老师的尝试,“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每个成员”的改变,奖金成为“我们”“一起”努力的链接。
当看到被评上“文明班”的概率很小时,面对“反叛”学生的挖苦,赖老师没有迁怒于学生,而是寻求改变现状的路径。
当遭遇学生的抗拒与反叛,赖老师找到一个与学生贴合的切入口,放低自己,借力而不是出蛮力。他打起了奖金的主意。“决定改变管理模式——我要与学生共甘共苦,一起打天下,共享成果。”他将此困境看成师生成长的契机,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为赖老师的反思点赞!由此可见,在教育当中,我该做什么,的确比我能做什么重要得多。
当一个老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班级状况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疑惑奖金功效
“学生们的日常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奖金的“诱惑”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但学生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诚如赖老师所言:“并不只是为了拿那点奖金,而是在我的管理下他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和尊重。”
之前呢?他们甚至公然挑衅。他们在抗拒,为什么?那是因为没有获得满足。后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在他们眼里,管他们的班主任变成了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是他们成长中的合伙人。
那么,原来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他们表面服从管理,私底下还是我行我素,因此我每天都与学生在扮演着‘猫’与‘老鼠’的对立角色,工作辛苦,可是效果不佳。”难道不分奖金,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这样吗?
他的反思点也是基于这个出发:“‘文明班’是学生和我一起共同创造的,成果却没有一起公平地分享……这明显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原则相违背。”我不敢苟同。老师和学生的平等一定要跟学生共分享吗?高中生考上大学,老师拿到奖金是否也要分享呢?
任何教育行为与方法的背后,都蕴含着对教育的认识,不知赖老师是否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窃以为,最初的不配合是赖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出了问题。之后的和谐也是关系得到了改善,是“我们”“一起”作用的结果。诚如范梅南所言:最好的教育关系是在父母和孩子,或者职业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那种孕育了某些特殊品质的关系。“特殊品质”是孩子看到了赖老师用温暖和支持的目光鼓励自己,而他们用努力回应了这份温暖。
我认为,如果不追根溯源,也许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文明班”的评选也许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以班额的30%比例从最高分依次取若干名”,以40个班为基数计算的话,不过12个班获得此项殊荣,其余28个班做得不好吗?是要获得“文明班”的荣誉还是以荣誉给学生以努力的方向和标准?这是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
我们班曾经创下一学期“文明班”的佳话,尽管如此,每周我们仍然会组织各个部门一起反思一周卫生纪律情况,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自查和互查,有一个月甚至做了个实验,下午不做值日,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我们依然保持着最佳纪录。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心往一处使,班主任和他们关系和谐,少了一份瞎忙,多了一份认同。所以,后来即使评不上“文明班”也没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追问不分奖金
假设赖老师不再与学生共享奖金,班里会是什么状况呢?也许,有了一学期的努力,大家仍然一如既往同甘共苦。可是,也不排除没有催化剂会回到原状吧?
您想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您的班级播种了哪些种子?您给孩子搭建了什么平台?这个平台是否真正动起来了呢?因为动起来才是不惹是生非的关键,是发展孩子能力的关键,是班级全方位发展的关键。诚然,我们为“文明班”这样一个目标奋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仅限于此,未免有些狭隘。“文明班”的评选一旦有了不公,孩子们会坦然面对吗?如果,只把它当作检验班级各项活动的副产品,我们才会看淡这个问题。
学生为什么不遵守纪律?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案例中似乎没有提到,在未发奖金之前,也没有看到老师主动征询学生对自己带班的意见,我们看到的是有了奖金的介入,学生由不配合到配合,由被动的无奈到积极地参与。可是,或许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的学生的成长秘密,才是班主任最需要思考的着力点,因为这才是教育的开始。我们需要的不是管理班级,而是共同建设班级。全国85%的班主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正是陷入管理的泥潭中吗?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防患于未然。共享奖金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不错的路径,最终,我们还是要提高学生做事的能力。让奖金为我们带班助力,而不是必需的依赖。
也希望赖老师着力于班级生态的建设,让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每个成员”“一起”为班级服务,取代“管理”下的“配合”,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纪伯伦说:“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希望赖老师能让学生看到奖金背后您对他们的爱,让“我们”的奖金,变成“我们”的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曲阜市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