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330136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其重难点在于农村贫困人口是否能够如期脱贫,而乡村振兴的逻辑生长点在于农村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市场
  一、 当前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当前职业院校的自身建设方面来看,软实力和硬件配套存在“力不从心”的发展短板。首先,从软实力来看,职业院校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发展思路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不接地气等问题;师资方面,师资引进困难且流失率很高。其次,从硬件建设水平来看,由于职业教育具有对实用性、操作性要求非常高的特性,这对实训场地建设水平要求很高,至而广大农村地区乃至城市的职业院校,普遍设备老旧、实训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第二,未能准确把握当前市场对人才及产业的需求与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在专业设置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涉农产业及面向贫困地区的产业培养等方面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少,而广大农村地区的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则做得更差,设置的专业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脱节,教学脱离农村实际,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推进效果。且在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农村地区职业院校数量不升反降,这必然会导致依托职业教育进行精准扶贫的推进更加困难。
  第三,管理多头并出、跨区域跨领域合作度不高等因素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分为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职业高中、技工教育、成人中专以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等诸多种类,其管理部门也是多头并出的,这种管理多头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资源整合效率低下、协调难度较大,最终影响了扶贫过程中诸多职业教育政策的推进进度和效果。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跨区域、跨院校的协作程度不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职业教育资源流动性较差,发达地区如东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行支援的力度和效果还远远不足以满足精准扶贫的需求。
  二、 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精准扶贫的对策分析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职业教育要更好地对接精准扶贫,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在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的长效机制的同时,拓宽经费来源,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资渠道,确保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县级职教中心、农村职业学校、乡镇文化技术学校等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增加教育教学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第二,优化专业结构,结合农村和农民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着力打造一支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师资队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转型发展。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注重“接地气”,必须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定点、定向培养,直接为贫困地区培养“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用技术技能人才。首先,精准把握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教育培养计划,保证对贫困对象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了解本地区的可开发的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有前瞻性地提前谋划,对扶贫对象进行有侧重点的培养。其次,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定位。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个体收入水平、备选对象的健康状况学历条件等方面因素,确定扶贫对象的选择标准,确保扶贫的有效性。最后,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 ”时代的便利,职业院校可充分利用城乡互联互通的网络,建立远程网络课堂,实现在线学习、在线辅导、在线解惑。
  第三,以农村产业发展为抓手,突出产业助村实效。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还应放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上,“产业助村”也是建设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农校、职校、课程、课堂、基地、企业、产业“七联动”的模式。从职业学校的角度来看,经济效益是校园基地种植与养殖等校办产业产生的经济收入,社会效益是由此辐射带动的农村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农户的角度来看,有学校的技术指导和较为精准的市场研判,技术改良、农产品的产供销等方面的指导,为农户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为贫困农民增收提供了更好的保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校农合作”的运行模式可以形成稳固的农产品“开发—推广—生产—加工—销售”的农业经济链,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向产业化、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在对农民脱贫致富、职校合理发展、企业良性经济链的形成方面,实现了三方共赢的局面。
  第四,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构建精准扶贫的协作机制。鉴于我国职业院校数量和种类繁多却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和管理部门的实际,在精准扶贫中往往处于分裂割据、无序竞争的局面,很难实现的资源整合发展、实现共建共赢的局面。因此,各相关部门应当指导其管辖的职业院校在精准扶贫中通力合作,积极构建精准扶贫的协作机制。首先,应当改变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建立起统一领导、密切协作的管理运行机制,将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起来,组建跨区域、跨管辖部门、跨行业领域、跨所有制的职教集团,力争实现集团内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筹使用精准扶贫培训资源,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实效;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交流以及城乡互通互助,充分利用東部地区、城市职业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支农、支教、支边等活动,加强中西部地区师资队伍交流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亭亭.探讨互联网新视角下的精准扶贫[J].智库时代,2019(16).
  [2]谢雪莲.“互联网 ”背景下涉农企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与农户合作的视角[J].电子商务,2016(12).
  [3]曹梦玲.开创精准扶贫新模式——互联网 农业[J].山西农经,2017(18).
  [4]刘亚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互联网 农业”融合创新综述——基于湘西自治州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4).
  作者简介:
  伍丹,重庆市,重庆市合川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Few function about 3D tool radius compensation is applied to generating executable motion control commands in the existing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CNC) syst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整个学业阶段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因为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也是难点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乐于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
摘要:初中作文比小学作文更富有思想性,教师应采用系统的作文指导方法,让学生从有规律的模仿训练到无规律、个性张扬的写作,因此初中各个阶段应该制定不同的作文教学模式,初一进行片段式写作,初二进行篇章式写作,初一、初二打好地基,初三厚积而薄发。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也是语文教师和学生最为触怕的一部分。面对初中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笔者依据初中生的作文心理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同时,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构成,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往往采用单一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使学生逐渐丧失阅读兴趣,还会抑制学生思维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对此,本文将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供学生多阅读舞台与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