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蜗居8平小屋 卖油条14年供出3个大学生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蜗居在福州鼓楼区西营里市场附近的池文森夫妇,坚持14年,每天沿街叫卖30多公里,靠卖油条、豆浆,供三个儿子上大学。
  
  3个孩子是夫妻俩的骄傲
  他们,蜗居在陋巷里一间不足8平米的小屋里14年,尝尽生活艰辛。
  他们,省吃俭用,每天沿街叫卖30多公里,靠卖油条、豆浆,供三个儿子上了大学。
  他们,一天只睡5小时,一年休息不足7天,却轻描淡写地告诉孩子,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以打消孩子的挂念。
  他们租住在福州鼓楼区西营里市场附近,妻子林秀花,丈夫池文森,两人今年均49岁。十四年前,他们从莆田来到福州,凭着“决不让孩子像自己一样生活”的坚定信念,先后将三个孩子送进了大学。
  初来福州时只会一句普通话
  夫妻自嘲是“哑巴”做生意
  池文森的老家在仙游县游洋镇的小村落里,靠种地为生。三个孩子出生后,日子过得更加紧巴巴的。
  97年年初,池文森向亲戚借了一百元,带妻儿离开老家。初来福州时,夫妻俩都只会一句普通话“一根油条三毛钱”,他们笑称那时像“哑巴”。
  “那时,我们什么也不会 ,就想好好做些事情,把三个孩子带大。” 池文森说,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他们慢慢学会了普通话,甚至还会点福州话。
  “刚来没多久,我们学会了炸油条、做豆浆。”池文森说,靠着这点手艺,还有热情,夫妻俩的摊子得到了许多顾客的认可。
  “那时候真的很苦,一根油条才三毛钱,有段时间都想回去算了。”提到初来福州的生活,林秀英的眼眶红了。她说,由于没什么文化,到处碰壁。但一想到三个孩子,他们继续坚持,“总不能让孩子长大后也和我们一样吧”。
  想看奥运家里又没电视
  3个孩子四处“蹭”电视
  池文森夫妻的蜗居藏身西营里市场附近的小巷里,转几个弯之后,才看到一间约8平米的小屋。
  昏暗的小屋被分隔成两层。上层是卧室,下层则兼具了客厅、厨房、仓库等多种用途。池文森说,睡觉时最苦,阁楼上的床铺成通铺,孩子大人5个挤在一起,转身的余地都没有,夏天更是闷热难耐。直到孩子们先后上了大学,才腾出了些许空间,夫妻俩睡觉时也不必那么拥挤了。
  而家里除了风扇之外,家电只剩一台用来放食材的旧冷柜和一台小小的电视机。
  “买电视时,孩子们可高兴了。”池文森说,08年奥运会时,孩子们为了看比赛要到处“蹭”电视看。池文森看着很心酸。为此,他戒掉了多年的烟瘾,买了台一千元的电视。
  一天只睡5小时
  他们14年如一日
  凌晨3点,天还没有亮。林秀花夫妇就得起床,准备当天的各种食材。6点左右,将做好的油条等送到预定的酒店。
  上午9时许,林秀花一手提着20多斤的豆浆,一手扶着装满油条和烧饼的筐子用普通话和福州话沿街叫卖。她先在西营里市场附近卖,随后到东街口,五一广场。林秀花说,她经常要补鞋,因为每天都要走上30多公里。直到豆浆油条全部卖完才回家,这时候大约中午一点了。
  下午两点左右,夫妻俩再次出门摆摊。池文森傍晚回家做饭。直到晚上七八点,卖完了所有的煎饼,林秀英才收拾好摊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每天都这样,都没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池文森说,一想到三个孩子的学费,他们一刻都不敢懈怠,过年才会休息幾天。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入不敷出,借亲戚朋友的钱也没还清。一提到生活的艰辛,夫妻俩几次红了眼眶。
  食材花费高成本
  只为良心做生意
  池文森夫妻俩的“生存观念”远比他们一辈子为儿女所付出的劳苦更让人动容。“我们很需要钱,但一定用良心做生意。”
  每天下午,林秀英煎蔬菜饼,池文森则揉面、掺蔬菜、下锅。池文森煎海蛎饼,每块饼里都加入新鲜的海蛎。由于夫妻俩手艺好,用料足,又热情,摊位前顾客总络绎不绝。
  池文森每次都是用新鲜的油来烹炸油条,每天剩下的食材都来做菜下饭,然后重新到附近的市场购买。
  “每天都用新鲜的油。提高成本我不怕,要让客人放心才行。”池文森说,为此,他做的油条成本相对较高,每一根的利润不超过3毛钱。所以得卖完最后一根才能回家。
  邻居杨依姆夸奖到:“他们家的油条又大又好吃,豆浆也很不错。”杨依姆说,她几乎天天都会光顾这小摊。夫妻俩不管一天多累,都会把锅碗、摊架清洗一遍,这一切邻居们都看在眼里。
  夫妻俩感动邻里
  城管都网开一面
  林秀花指着自己的衣服说,都是邻居送的。生活的负担让她不舍添置新衣服。她很庆幸能遇到热心的街坊邻居,特别是得知夫妇俩还要供养三个大学生时,邻居对夫妻俩更好。
  “居委会和段警也都非常关心我们呢。” 林秀花说,刚来福州时,有个别摊主见他们生意好会刁难他们,附近的居民和段警都会站出来替他们打抱不平。
  而城管有时候也会对他们网开一面,林秀花说,她特别感激城管执法人员,也懂得知恩图报,在摆摊时尽量向内侧角落靠,不占用街道太大的地方,“也算是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小小支持”。
  和孩子打电话也得掐时间
  勤俭夫妻养出3个大学生
  一说到三个孩子,夫妻俩显得特别兴奋。林秀花说,孩子年纪相仿,老大在福州大学阳光学院,老二在集美大学,老三在福建师范大学。“3个孩子都很懂事,是我们的骄傲”,林秀英开心地笑了。孩子们平常最常说的话就是:“妈,等我们毕业以后就能够为家里赚钱了,你和爸爸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说起老大,林秀花有些难过,“他是老大,帮家里做的事情特别多,学习时间被占用了,所以高考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我还是觉得他很优秀。”明年老大就毕业了,夫妻俩能稍微松口气了。
  而老二呢,很勤俭,读中学时,连一瓶矿泉水都舍不得买,再渴也忍着回家喝。现在老二在外读书,有空时都会打电话回来关心下妈妈。虽然很想儿子,但是她打个电话都得掐时间,还总劝儿子早点挂断,“电话费太贵了,我们少说几句。”
  最小的老三才读大一,他现在边读书边打点零工。“苦虽然苦,好在现在他们都考上大学了。”林秀花夫妻俩一直很乐观,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等最后一个孩子毕业了,我们也不用这么忙了,几个孩子都说到时带我到外面走走。”林秀花说完,掩嘴笑了。
其他文献
台湾有个“日月潭”,海南三亚有个与之遥相呼应的“日月湾”。一些台湾少数民族同胞聚居在日月湾附近的台湾村里,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成为旅游点,供游人感受宝岛的少数民族风情。  这次动身去台湾村参观之前,导游大声说,台湾村最有看头的当数外婆家,“那里有太多新奇的东西,你们要跟好队伍,切莫错过观赏细节!”我们内心顿时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好奇。  台湾村大门用红砖砌成,拱形门两边呈对称的阶梯形,门楣上长方
期刊
翻开历史的画册,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华人,无论是隔着山,隔着海,隔着岁月,黑头发、黄皮肤的血液里,总是那么地热情,永远地牢记着自己的故国,以及传统的节庆:清明扫墓、中元节祭祖、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明月、除夕庆团圆……   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佩香囊、缠五色线,在东南亚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依然流传。  最近几年,这些古老的传统已渐渐失传,只剩下吃粽子此一习俗。年轻的华裔后代,只
期刊
江苏省无锡市委老干部局把老干部工作部门队伍、专兼职工作队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队伍这三支队伍放在一起抓,着力提高三支队伍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不断夯实老干部工作基础。  加強老干部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提高老干部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升老干部工作部门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老干部工作专兼职队伍建设。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使专兼职队伍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加强离退休党支部书
期刊
福建省厦门市老龄办近日举办“经典诵读”活动,来自全市的老龄宣传干部和老年人代表参加了活动。市老朋友艺术团和老战士合唱團的演员们为大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等经典诗词。  此次市老龄办举办“经典诵读”活动,是响应市文明委举办的厦门市“经典诵读节”开展的一项活动。市老龄办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在全市老年人中倡导“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推动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读书行列,并带动更
期刊
江苏省南京市委党校离休干部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同志的自身优势,以其专长服务社会,受到了普遍赞誉。  該支部老党员中大多数担任过领导职务或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理论水平。他们离退休后,在理论研究、宣传党的知识、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发展、赈灾扶贫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支部市管干部陆剑杰是哲学与社会科学知名学者,多年来他发挥专长,担任了中国现代哲学研究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期刊
核心提示:2010年3月13日,小黄路遇郭婆婆步履蹒跚、吃力地在路中行走,小黄快步上前搀扶,经询问得知郭婆婆迷路了,不但为她买了食物还送她回家。后来,小黄打工凑钱替郭婆婆伴老解闷,直至守灵送终。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昨日,熟悉18岁女生黄晓雪的人引用毛泽东这句话,评价她给86岁老人郭素珍送终的感人事。  原来,前晚郭婆婆的孙子把印有“人间真爱,关爱老人”字样
期刊
核心提示:河南濮阳一位89岁的村妇独自照顾3位生活不能自理的亲人,大伯哥91岁年老体衰,侄儿57岁眼盲智障,儿子53岁轻微智障因车祸卧床不起。因为生活贫困半年才能吃次肉,老人30多年没买过衣服。靠邻里救助为生,但老人脸上仍挂着笑容。    照顾3位亲人劳累不堪,89岁老太依然笑得很灿烂  在濮阳高新区皇甫办事处前皇甫村,身高不足1.5米、驼背的陈九正蹲在灶房里点燃柴火,半锅水里漂着4片葱花和一个用
期刊
不久前的一天,武警陜西总队铜川支队宜君县中队组织青年团员,来到驻地孤寡老人王大妈家里,为她送去米面和部分生活用品,并帮她打扫卫生。王大妈则乐呵呵地拿出水果招待这些可爱的“兵儿子”们。  12年前,中队官兵在一次外出义务劳动时了解到王大妈孤身一人生活的情况后,便主动担负起照顾她的任务。中队专门为照顾王大妈设置了一本“备忘录”,内容细化到老人各方面的生活习惯。每逢双休日,战士们都会到王大妈家中,陪她拉
期刊
近日,江苏省泗洪县老龄辦、民政局联合发文,通过以奖代补的方法,对2009年度涌现出的7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先进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平均每家获奖励资金2000余元。  泗洪县有23个乡镇,总人口达101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4.1%。该县在大力推进公办敬老院、民办老年公寓建设的同时,从去年下半年起,不断强化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把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下达到各乡镇。
期刊
核心提示:12年前,丈夫撒手人寰,留下两位老人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38岁的曾腊芝艰难地撑起这个家。12年来,每次家里买肉,她都留给公婆和儿子吃,自己只吃素菜。她自己不逛街,只穿过别人送的旧衣服。朋友送她一部旧手机,她觉得交话费要浪费钱,便没有办卡开通。    好媳妇感动左邻右舍  “12年前她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婆,把孩子抚养成人。可她从来不对别人叫苦,我们这些做邻居的都深受感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