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在今年两会上引起热议。为了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经济》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省物价局局长唐利民。
从国内外两个市场看问题
《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国内经济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它不会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唐利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确实不能孤立地看待它。我国的经济已经和全球经济深度契合,因此必须把这个问题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分析。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认识世情、国情、市场的行情,这样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容易抓住要害。因为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中国的重大举措都会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通过结构性改革完成好五大任务
《经济》:“三去一降一补”是中央提出的战略性任务,两会代表、委员都提了很多的建议。您的看法是什么?
唐利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根据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就是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实际就是针对过剩的产能,市场表现为供过于求,但不一定都落后。去的方向有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把产能转移到有需求的一些国家,这个也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着力“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层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促进和带动消费来化解;三是确实比较落后的产能,污染严重的企业该关掉就要关掉。去库存,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中央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去杠杆,主要是企业的杠杆,要通过金融创新和加强监管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降成本,关键是要为生产企业降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国家已经在研究制定方案。补短板,重点就是扶贫、脱贫攻坚这个短板,还有“三农”这个短板,因为我们要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提出了五大任务,究竟从哪里下手解决,我是这样看的,一要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也就是通过有效供给扩大消费,市场需求就是供给者的方向和目标。现在很多国人都去国外买东西,实际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为什么中国生产的东西,中国人又不辞辛苦,从国外把它买回来?因为那是出口产品,在国内不销售。能出口的,就说明生产质量相当好,内销的产品在质量上就比不上同类出口产品了。讲个小插曲,这次两会发的文件袋,会还没有结束,许多代表的就坏了,我的也坏了。这么小的事情,不是做不好,是没有认真去把好质量关,质量意识不强。
二是一定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大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是市场。我讲的是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出口产品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一个是国内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国内产业结构要通过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都要发力对接,对接得越好,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就越快,就越适应市场。适应了市场,企业就受欢迎了,效益也就好了。同时,产品首先要保证质量好,然后才是美观适用,物美质高的产品就一定有市场。可以说,我国粗放型的市场发展已经告一段落,将迎来个性化、迈向中高端的消费市场。总之,供给侧改革就需要市场来发力,与市场连的越紧密改革就越成功。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有效供给问题
《经济》:四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经济发展情况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意义不可小视。就省内而言,应该怎么做?
唐利民:四川有着全国共性的问题,也有自己特性的问题。我省正在以“问题”为导向,抓紧研究“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措施,将围绕供给需求双侧发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比如,在去产能上,我的看法是,对“僵尸”企业能够“治疗”的“治疗”,不能“治疗”的就让它死去。当然,对待“僵尸”企业,还是要以兼并重组为主,更多的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升级。还比如,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必须从四川实际出发,依托我省已明确的“双七双五”产业发力,即四川七大优势产业、四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四川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再比如,四川在农业生产改革方面,就可以根据区域、技术、管理和季节的不同,市场需要什么,就种植什么,消费端和生产端通过互联网直接在田间对接,然后直接送到超市上架。
从国内外两个市场看问题
《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国内经济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它不会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唐利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确实不能孤立地看待它。我国的经济已经和全球经济深度契合,因此必须把这个问题与世界经济联系起来分析。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认识世情、国情、市场的行情,这样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容易抓住要害。因为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中国的重大举措都会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通过结构性改革完成好五大任务
《经济》:“三去一降一补”是中央提出的战略性任务,两会代表、委员都提了很多的建议。您的看法是什么?
唐利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根据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从现实出发做出的一个重大部署,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通过改革的办法来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任务就是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实际就是针对过剩的产能,市场表现为供过于求,但不一定都落后。去的方向有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把产能转移到有需求的一些国家,这个也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着力“走出去”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的层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促进和带动消费来化解;三是确实比较落后的产能,污染严重的企业该关掉就要关掉。去库存,关键还是房地产库存,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中央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去杠杆,主要是企业的杠杆,要通过金融创新和加强监管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降成本,关键是要为生产企业降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国家已经在研究制定方案。补短板,重点就是扶贫、脱贫攻坚这个短板,还有“三农”这个短板,因为我们要在“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提出了五大任务,究竟从哪里下手解决,我是这样看的,一要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关系,也就是通过有效供给扩大消费,市场需求就是供给者的方向和目标。现在很多国人都去国外买东西,实际很多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为什么中国生产的东西,中国人又不辞辛苦,从国外把它买回来?因为那是出口产品,在国内不销售。能出口的,就说明生产质量相当好,内销的产品在质量上就比不上同类出口产品了。讲个小插曲,这次两会发的文件袋,会还没有结束,许多代表的就坏了,我的也坏了。这么小的事情,不是做不好,是没有认真去把好质量关,质量意识不强。
二是一定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大势紧密地结合起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是市场。我讲的是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出口产品要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一个是国内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生产者提高生产技术。国内产业结构要通过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都要发力对接,对接得越好,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就越快,就越适应市场。适应了市场,企业就受欢迎了,效益也就好了。同时,产品首先要保证质量好,然后才是美观适用,物美质高的产品就一定有市场。可以说,我国粗放型的市场发展已经告一段落,将迎来个性化、迈向中高端的消费市场。总之,供给侧改革就需要市场来发力,与市场连的越紧密改革就越成功。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有效供给问题
《经济》:四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其经济发展情况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意义不可小视。就省内而言,应该怎么做?
唐利民:四川有着全国共性的问题,也有自己特性的问题。我省正在以“问题”为导向,抓紧研究“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措施,将围绕供给需求双侧发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比如,在去产能上,我的看法是,对“僵尸”企业能够“治疗”的“治疗”,不能“治疗”的就让它死去。当然,对待“僵尸”企业,还是要以兼并重组为主,更多的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升级。还比如,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必须从四川实际出发,依托我省已明确的“双七双五”产业发力,即四川七大优势产业、四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四川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再比如,四川在农业生产改革方面,就可以根据区域、技术、管理和季节的不同,市场需要什么,就种植什么,消费端和生产端通过互联网直接在田间对接,然后直接送到超市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