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音乐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应当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将针对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谈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音乐鉴赏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鉴赏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应当积极地参与到鉴赏课中。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一、针对教材学情,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音乐课程共6个模块:音乐鉴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舞蹈、创作、歌唱、演奏。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文化课,需要学习中西方传统音乐,分析各种风格音乐的特点,认识重要地位的音乐家及作品,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在音乐的殿堂里感悟人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带领高中生走进音乐艺术。然而受到教材篇幅限制,很多音乐内容只截取了其中的某个片段,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生还可以在拓展与研究中拓宽视野。
初中生音乐课“浅”在音乐“欣赏”,而高中生音乐课“深”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对传统音乐的脱节和抵触,反之流行音乐元素兴趣较浓,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音乐的使命,在传统音乐传承中巧妙的渗透流行音乐元素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音乐。
二、专注教材研究,原创课件制作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鉴赏课的有效导入
在进行音乐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背景、作曲时代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比如音乐歌曲《草原放牧》,是一首創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琵琶协奏曲曲,通过蒙古族孩子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为依据写成,表现了人们对于英雄精神的拥护。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播放了当时年代的背景资料,以及蒙古公社场景资料,使学生对于歌曲的描写时代背景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于歌曲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鉴赏课难点
歌曲鉴赏课需要向学生展示曲谱,对作品进行直观地分析。传统的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曲谱虽然学生也有,但是要想对曲谱进行深入的深吸和准确的视唱还有些困难。在现在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件很容易的展示曲谱的节奏、力度和情绪标记,有利于学生在视唱时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音乐的意境和情绪体验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意境和情绪。比如《第九交响曲》这一庞大的变奏曲,在鉴赏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其中蕴含的多种意境和情绪无法很好地理解。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播放电影中贝多芬亲自首演《第九交响曲》的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处在音乐欣赏之中,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对乐器和乐队的编组了解,通过实况演奏视频的观看,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乐队成员的位置,感受不同乐器在演奏中的作用,使学生在鉴赏中不断提高音乐知识经验,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展开联想教学。联想是音乐鉴赏中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视听设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三、总结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感受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鉴赏进行紧密结合,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音乐鉴赏课,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观念的改变,鉴赏不是被动的聆听音乐,而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内涵,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表达,使学生在听音乐时能够注重鉴赏,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深化音乐鉴赏内涵,给课堂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梦.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音乐鉴赏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鉴赏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应当积极地参与到鉴赏课中。教师也要转变观念,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一、针对教材学情,提高学生兴趣
高中音乐课程共6个模块:音乐鉴赏、音乐与舞蹈、音乐与舞蹈、创作、歌唱、演奏。其中《音乐鉴赏》为必修文化课,需要学习中西方传统音乐,分析各种风格音乐的特点,认识重要地位的音乐家及作品,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在音乐的殿堂里感悟人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带领高中生走进音乐艺术。然而受到教材篇幅限制,很多音乐内容只截取了其中的某个片段,需要深入学习的学生还可以在拓展与研究中拓宽视野。
初中生音乐课“浅”在音乐“欣赏”,而高中生音乐课“深”在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对传统音乐的脱节和抵触,反之流行音乐元素兴趣较浓,教师更应该担负起传承传统音乐的使命,在传统音乐传承中巧妙的渗透流行音乐元素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音乐。
二、专注教材研究,原创课件制作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音乐鉴赏课的有效导入
在进行音乐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背景、作曲时代的认识,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比如音乐歌曲《草原放牧》,是一首創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琵琶协奏曲曲,通过蒙古族孩子玉荣和龙梅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动人事迹为依据写成,表现了人们对于英雄精神的拥护。
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播放了当时年代的背景资料,以及蒙古公社场景资料,使学生对于歌曲的描写时代背景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于歌曲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鉴赏课难点
歌曲鉴赏课需要向学生展示曲谱,对作品进行直观地分析。传统的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曲谱虽然学生也有,但是要想对曲谱进行深入的深吸和准确的视唱还有些困难。在现在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件很容易的展示曲谱的节奏、力度和情绪标记,有利于学生在视唱时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音乐的意境和情绪体验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意境和情绪。比如《第九交响曲》这一庞大的变奏曲,在鉴赏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其中蕴含的多种意境和情绪无法很好地理解。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播放电影中贝多芬亲自首演《第九交响曲》的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处在音乐欣赏之中,感受到其中透露出来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精神。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对乐器和乐队的编组了解,通过实况演奏视频的观看,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乐队成员的位置,感受不同乐器在演奏中的作用,使学生在鉴赏中不断提高音乐知识经验,促进学生音乐才能的全面发展。
在进行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展开联想教学。联想是音乐鉴赏中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视听设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
三、总结
在音乐鉴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感受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鉴赏进行紧密结合,提高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率,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音乐鉴赏课,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水平,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观念的改变,鉴赏不是被动的聆听音乐,而是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内涵,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表达,使学生在听音乐时能够注重鉴赏,深入了解作品内涵。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深化音乐鉴赏内涵,给课堂赋予崭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徐梦.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