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
一、加强学科专业的调整与建设,提升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十五”以来,学校围绕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信息工程、经贸与管理学科专业群,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发展措施。
一是在每个学科专业群中重点建设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学科,使每个学科专业群都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或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作为支撑。学校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所属学科专业、相关学科、学科群的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从而在6个学科专业群中形成了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专业优势,同时又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教学新体制,提高了专业的综合实力。目前,学校已将“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和“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群分别建设成为了北京市的“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两个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
二是高度重视在学科专业群中建设品牌专业。从2004年开始,学校建立了一套对本科学科专业进行“建设—评估—再建设”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了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分层次建设的机制。目前,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已成为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三是通过整合资源、汇聚队伍、凝练方向、增加投入,加大了6个学科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搭建了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化工试验装备、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光机电装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计算机与智能测控技术开发和能源与环境技术经济分析等平台。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二、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突出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1999年开始,学校就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积极研讨,从而统一思想,对学校发展思路形成共识。自2000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承担的“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3项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方针,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近3年来,学校主持并完成了3项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承担了北京市教改项目10项,共设立23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0%以上的教师直接参与了教改工作。目前,大量的教改成果已经固化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弹性学习制度下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001年和2004年学校两次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比例逐步提高,各类实践环节折合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3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83%。学校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逐步规范并纳入到培养方案中,且设置创新学分,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创新活动。
自2005年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工程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实施和推进了回归工程、学科交叉、行业合作、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创新训练等计划。目前,这一工程教育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十一五”规划,而且正在逐步实施。学校新一轮的教师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以及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知识的兼职教师等方面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机制。
2.生产装置进实验室,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学校建设了一批国内先进、具有较强工程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开出了化学工程、石油评价与加工等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如机电工程系购置了德国FESTO柔性生产线,开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可进行系统设计、拆装、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学校先进的、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设备和装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硬件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建校近30年来,学校始终把燕山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坚持组织学生到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学校还与燕山共同建立了工程教育中心,将厂内实习观摩与仿真模拟训练有机结合,使化工等19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与实际车间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模拟开车、停车和故障排除。与此相配合,工程教育中心还适时对仿真中心的教学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在与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如在亚洲最大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15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新基地,并与企业在校内合作建立了研究室或研究中心。这样,不仅推动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还为学生提供了校外实践学习的条件。
4.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校依托教育部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校级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核心、以基础课实验室为基础、以专业实验室和教师科研实验室为拓展的13个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平台。自1999年开始,学校就实施了大学生早期参加科研的政策、经费、导师和奖励等措施。同时,学校推行实验室开放政策,使实验室在开放的时间、范围和学生的受益面上都逐渐得到扩展,形成了以“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为载体、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为平台、学研产结合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得的一大成果就是: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足球、物理等各类竞赛中战绩骄人、屡屡获奖。在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支代表队分别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04年第五届广茂达杯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我校学生囊括3项一等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的一支代表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B组竞赛连续4年荣获团体一等奖等。
三、适应首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途径
在每年扩招的学生人数中,全国的中央部委院校仅仅增加了不到10万人,而且招收的是高分数段的学生,而地方院校每年扩招的人数超过110万人,生源主要是原来只能上中专和技校的学生。这就给承担普及化教育任务的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普及化高等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何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是承担着普及化教育的高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应对这种趋势和压力,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1.实施分类培养,建立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
从2000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次培养的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向多样化、个性化的目标发展。对优秀学生向着拔尖人才的方向培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复合型的方向培养、对广大学生按照合格加特长的要求培养,初步形成了“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
2001年,学校开始探索由学年学分制向更加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下的学分制过渡,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在3年~6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在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的同时,实施了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加大了学生在跨系听(选)课、免修、选择教师等方面的自由度,在广度和深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规范了由于提前修读或再次修读课程时,发生在不同入学年级间培养方案微调造成的课程学分互认的制度,从而保证了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在修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时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在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中,学校除鼓励各院系开设大量选修课外,在必修课程中也设置了高等数学A、B、C、D等不同类型、不同模块的课程,让学生根据专业需要、个人能力和兴趣加以选择,实行“只有必修学分、没有必修课”的培养方案体系。
2.开展分层次教学
2000年,学校首先在基础课程中试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学校要求在不同的分级教学班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课程体系内部着手,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如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班中,采用动态、立体的管理方式,配合激励、跳级措施,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消化得了”、基础差的学生“够得着”;改革了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核。“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结合学校的工科专业特点,依据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对不同层次教学班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及部分定理、证明等进行了适当取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等应用能力。
3.为优秀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学校均设置了专业提高方向课程模块,为基础理论扎实的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在校级通选课程中,学校开设了“数学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等课程,为优秀生参与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提供了条件。这些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安排以及学校提供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为优秀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2000年以来,我校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每年均有一些学生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或出国学习;也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刻苦学习,提前毕业,参加工作。
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从宏观管理层面到微观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今后,学校还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真正培养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敏]
一、加强学科专业的调整与建设,提升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十五”以来,学校围绕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环境保护、新材料、信息工程、经贸与管理学科专业群,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设发展措施。
一是在每个学科专业群中重点建设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学科,使每个学科专业群都有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或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作为支撑。学校通过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所属学科专业、相关学科、学科群的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从而在6个学科专业群中形成了能够充分发挥各个专业优势,同时又分工协作、共建共享的教学新体制,提高了专业的综合实力。目前,学校已将“光机电一体化”、“生态化工”和“环境保护”等学科专业群分别建设成为了北京市的“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两个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基地。
二是高度重视在学科专业群中建设品牌专业。从2004年开始,学校建立了一套对本科学科专业进行“建设—评估—再建设”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立了北京市品牌建设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分层次建设的机制。目前,学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已成为市级品牌建设专业。
三是通过整合资源、汇聚队伍、凝练方向、增加投入,加大了6个学科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建设和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搭建了清洁能源开发应用、化工试验装备、新材料研究与开发、光机电装备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计算机与智能测控技术开发和能源与环境技术经济分析等平台。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二、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突出工程实践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1999年开始,学校就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积极研讨,从而统一思想,对学校发展思路形成共识。自2000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承担的“21世纪初一般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其实践基地建设”、“石油化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等3项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应用、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注重创新,体现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方针,进行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近3年来,学校主持并完成了3项教育部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承担了北京市教改项目10项,共设立23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0%以上的教师直接参与了教改工作。目前,大量的教改成果已经固化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了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弹性学习制度下的学分制管理模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2001年和2004年学校两次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比例逐步提高,各类实践环节折合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3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83%。学校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逐步规范并纳入到培养方案中,且设置创新学分,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实践创新活动。
自2005年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工程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实施和推进了回归工程、学科交叉、行业合作、合作学习、素质教育、创新训练等计划。目前,这一工程教育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已经融入到学校的“十一五”规划,而且正在逐步实施。学校新一轮的教师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以及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知识的兼职教师等方面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机制。
2.生产装置进实验室,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为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增强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学校建设了一批国内先进、具有较强工程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开出了化学工程、石油评价与加工等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如机电工程系购置了德国FESTO柔性生产线,开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可进行系统设计、拆装、调试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学校先进的、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设备和装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硬件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途径,切实提高实习效果
建校近30年来,学校始终把燕山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坚持组织学生到现代化的大型工厂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学校还与燕山共同建立了工程教育中心,将厂内实习观摩与仿真模拟训练有机结合,使化工等19个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与实际车间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模拟开车、停车和故障排除。与此相配合,工程教育中心还适时对仿真中心的教学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在与企业共同承担学生的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学校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如在亚洲最大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等15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新基地,并与企业在校内合作建立了研究室或研究中心。这样,不仅推动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还为学生提供了校外实践学习的条件。
4.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校依托教育部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以校级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核心、以基础课实验室为基础、以专业实验室和教师科研实验室为拓展的13个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平台。自1999年开始,学校就实施了大学生早期参加科研的政策、经费、导师和奖励等措施。同时,学校推行实验室开放政策,使实验室在开放的时间、范围和学生的受益面上都逐渐得到扩展,形成了以“大学生研究训练(URT)计划”为载体、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基地为平台、学研产结合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
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取得的一大成果就是:学生在全国和北京市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足球、物理等各类竞赛中战绩骄人、屡屡获奖。在200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支代表队分别获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04年第五届广茂达杯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我校学生囊括3项一等奖;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的一支代表队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北京市大学生物理B组竞赛连续4年荣获团体一等奖等。
三、适应首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因材施教的分类培养途径
在每年扩招的学生人数中,全国的中央部委院校仅仅增加了不到10万人,而且招收的是高分数段的学生,而地方院校每年扩招的人数超过110万人,生源主要是原来只能上中专和技校的学生。这就给承担普及化教育任务的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高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普及化高等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何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按照教育规律育人,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这是承担着普及化教育的高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应对这种趋势和压力,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1.实施分类培养,建立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
从2000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次培养的途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向多样化、个性化的目标发展。对优秀学生向着拔尖人才的方向培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按复合型的方向培养、对广大学生按照合格加特长的要求培养,初步形成了“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
2001年,学校开始探索由学年学分制向更加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下的学分制过渡,允许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在3年~6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在制定具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的同时,实施了宽松的转专业政策,加大了学生在跨系听(选)课、免修、选择教师等方面的自由度,在广度和深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规范了由于提前修读或再次修读课程时,发生在不同入学年级间培养方案微调造成的课程学分互认的制度,从而保证了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在修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每门课程时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在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中,学校除鼓励各院系开设大量选修课外,在必修课程中也设置了高等数学A、B、C、D等不同类型、不同模块的课程,让学生根据专业需要、个人能力和兴趣加以选择,实行“只有必修学分、没有必修课”的培养方案体系。
2.开展分层次教学
2000年,学校首先在基础课程中试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学校要求在不同的分级教学班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课程体系内部着手,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如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班中,采用动态、立体的管理方式,配合激励、跳级措施,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消化得了”、基础差的学生“够得着”;改革了考试模式和考试方法,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核。“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结合学校的工科专业特点,依据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的“高等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对不同层次教学班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及部分定理、证明等进行了适当取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等应用能力。
3.为优秀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学校均设置了专业提高方向课程模块,为基础理论扎实的学生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在校级通选课程中,学校开设了“数学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等课程,为优秀生参与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竞赛提供了条件。这些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安排以及学校提供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为优秀生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2000年以来,我校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逐年上升,每年均有一些学生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或出国学习;也有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刻苦学习,提前毕业,参加工作。
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根本任务,从宏观管理层面到微观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今后,学校还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真正培养适应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作者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