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钙-磷形态测定及其生态学意义

来源 :环境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398705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改进的Ruttenberg萃取方法对黄河下游表层沉积物钙-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总磷(TP)含量在672.24μg/g1365.37μg/g,其中主要成分为无机磷(IP),平均占TP的比例为95.85%。自生矿和生物所产生的磷灰石和碳酸钙键合磷,岩屑磷灰石和任何其它剩余的无机相磷含量最高,占TP的89.41%-96.11%,探讨了Ca-P对河流和海洋产生的可能影响。
其他文献
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烟道内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普遍采用定电位电解法来完成。其主要原理是二氧化硫气体在传感器的电解槽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产生的扩散电流确定二氧化硫浓度,此方法快捷、简便,但准确程度却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即对影响该方法准确程度的诸多因素做系统分析,并对检测过程应注意的环节做简要说明。
我国环境法制呈现"环境立法"的成功而控制环境问题失败的尴尬局面。文章通过建国以来我国环境法立法价值理念的评价,认为而导致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环境法价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软件,以厦门市1999-2007年监测的SO2、NO2、PM10浓度监测值为研究对象,根据它们与厦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两要素,探讨厦门市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物排放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沙尘暴的成因、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区、传输路径、危害、预报与科研开展情况及防治对策等方面内容。
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废水排放量做为达标排放、总量减排、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环保目标考核等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正确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科学依据。本文对环境监测中几种常用的废水流速测定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实际环境监测活动提供使用技术参考。
颗粒污泥是存在于厌氧反应器中具有自我平衡的微生态系统。颗粒污泥的形成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增强反应器的运行稳定性。本文通过对几种工业化运行的厌氧反应器中生长的颗粒
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唯一的废旧电池处理中心、处理的工艺流程以及废旧电池的处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