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6岁的胡丙申,原本是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的一名官员。1992年,胡丙申担任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时,发现很多企业因为资金瓶颈濒临倒闭,为了发展乡镇经济,他冒险以个人名义为这些企业担保贷款。10年后当他退休时,发现很多企业不但倒闭了,连老板也不见了踪影。面对无奈的债主,胡丙申最终决定奋勇顶缸,扛下巨额债务去打工。如今,胡丙申不但还清了39万元的债务,还成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
为发展乡镇经济,甘当风险担保人
胡丙申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2年,他从夏县中学毕业后便进入到夏县师冯村村支部做文职工作。由于胡丙申踏实肯干,为人忠厚,25岁那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此后胡丙申先后担任了夏县裴介镇党委书记、胡张乡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
1992年,胡丙申任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此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激活乡镇经济。胡丙申认定,乡镇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为了把夏县经济发展起来,他必须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时机。
胡丙申当即带着由领导班子组成的考察团到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苏南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经验。回来后,他深入当地的企业进行调查评估,发现本地的企业实在太少,而且在经营管理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困难,这就使得夏县的乡镇企业“先天不足”。在详细了解这些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后,胡丙申发现这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缺乏。
胡丙申对此也十分头疼,当时的商业银行并不对乡镇企业优先放贷,乡镇企业的借贷主要是依靠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条件又非常苛刻,不但需要抵押财产,还要担保人;而根据规定,他又不能以组织和部门的名义进行担保贷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丙申三天两头往信用社跑,在他的真诚说服之下,有两家企业成功从信用社贷到了款。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了胡丙申,信用社却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再放贷了。信用社的人告诉胡丙申,除非他以个人的名义作担保。
那天从信用社回家后,胡丙申躺在床上想了整整一夜。以个人的名义担保风险实在太大,如果有人无法还款,那么所有的责任都要由他这个担保人承担;可如果无法突破贷款难题,乡镇企业就会停滞不前。第二天早上,胡丙申决定,以个人的名义为那些贷款的企业担保。于是,在胡丙申的担保下,信用社先后为五六家企业发放了贷款。
一开始,胡丙申作担保这件事是瞒着家里人的,他怕家里人知道后会反对。但是纸包不住火,他的妻子王金梅还是发现了这件事。
“你疯了是不是?要是那些人还不了钱,你怎么办?咱们家怎么办?”王金梅气得当场就闹了起来。
“你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他们办企业的也不甘心让自己亏啊!”胡丙申安慰妻子。儿子和女儿知道后也极力反对胡丙申的做法,认为这种事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胡丙申不顾亲人的反对,先后又为好几户农民做了担保人。
企业相继倒闭,顶缸巨债窟窿
1996年8月,夏县植物激素厂需要大量资金,因为没有实物抵押无法得到银行贷款,只好转向民间借贷。然而,民间借款也不容易,有钱的个体户虽然乐意借款,但一定要胡丙申出面。该厂负责人只好找到胡丙申,随后顺利借到了5万元,陷入困境的工厂也有了转机。由此,胡丙申的名号也渐渐在民间债主圈里响了起来。
一晃几年过去了,胡丙申发现自己已经为19户农民担保借贷了69万元。眼看就要退休了,他开始关心起这些贷款的还款进度,但当时情况并不乐观。
2001年11月,56岁的胡丙申从单位内退后,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胡丙申退休翌日一大早,外面天还没亮,便响起了连续的敲门声,睡梦中的胡丙申和妻子被吵醒之后赶紧去开门。门刚打开,就看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领头的人一看见胡丙申就开口嚷嚷:“胡局长,我们这么早来就是想问问,我们由你担保借出去的钱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当初大家可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如今都过了这么久了,也该是还钱的日子了吧?”
胡丙申顿时没有了睡意,拿了外套就向外面走,边走边说:“别急,别急,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找借钱的人。”可是当时,他心里也没底。
到了离胡丙申家最近的钢木家具厂,根本找不到人,向周边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前一年(2000年)老板解某意外死亡后,厂里的财物设备早已被债主们搬完了。一路找下来,那些欠债的厂家不是破产就是倒闭,胡丙申的心越来越凉。
经过半个多月起早贪黑的奔波后,只有寥寥几家企业签订了还款计划。晚上,胡丙申和老伴核对债务清单,得出来的数字吓了他们一跳:当初担保的借款还有11户没还,债务缺口本金多达24万多元,加上利息差不多有30万元。这些企业多数已经倒闭,欠债人跑得不知去向,部分欠债人已经离开人世。
“你看你,叫你当初别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你就是不听,如今可怎么办?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啊……”王金梅说着,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债主们也着急了,都知道胡丙申家的那点积蓄对于这个大窟窿来说是杯水车薪,他就算愿意扛这个黑锅,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还上钱。
面对债主无休止的逼门讨要,面对老婆孩子的抱怨和指责,胡丙申真想一死了之,但想到这样做会辜负那些相信自己的人,不甘心背着骂名而去的他还是挺了过来。
这时,胡丙申的朋友纷纷给他出主意,让他找关系将欠信用社的贷款做成死账或找领导解决,毕竟这些债是为了发展经济欠下的,但他咬咬牙坚持自己解决。这时,相濡以沫的妻子也发生了转变,她悄悄召开家庭会议:“孩子们,你们要理解爸爸,不要再给他添压力了……”
胡丙申经过几天时间的考虑后,决定自己打工,用15年的时间来还清所有债务。
随后,胡丙申先召集债主,向大家保证用15年的时间陆续归还所有欠款和利息。大多数债主同意了这种方式,只是15年有些漫长,最后,双方约定把还款期缩短为10年。
这边刚打发走民间债主,那边胡丙申又主动和信用社沟通,他决定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来还信用社的债务。就这样,他把工资卡交给了信用社,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算下来要12年的时间才能还清本金,利息还得由自己按季度支付。对于那批民间欠款,胡丙申决定去做些小生意,赚钱还债。
打工10年,还清39万元巨债
2002年1月中旬,春节将至,胡丙申在还了信用社的一笔利息之后,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胡丙申白天帮着老伴做一些新年准备,夜晚思索着将来的打算。经过几夜的思考,胡丙申决定趁着新年这个节骨眼去大街上替人写春联,先把孙子们的压岁钱挣到再说。
离春节还有十多天,胡丙申开始摆摊。那天一大早,街上还没有多少人时,胡丙申就把自家的桌子搬到街上,摆上墨汁、毛笔和赊来的红纸,等着顾客的到来。
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那不是胡局长吗?”便有一些热心的村民走过来和他寒暄。胡丙申的脸一红,但想到自己正大光明地挣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和大家搭起了话,甚至主动问他们要不要写春联。于是,第一个顾客很快就上门了,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小小的春联摊热闹了起来。
反正都开张了,何不把摊子摆大些呢!于是,胡丙申又去批发了些烟花爆竹来经营。
王金梅心疼丈夫,随后每天和丈夫一起起床,摆摊赚钱。胡丙申写春联,王金梅就在旁边卖鞭炮,起早贪黑,风雪无阻。让老两口意外的是,大年三十那天一算账,他们竟然赚了2000多元。
春节过后,写春联这些都不好使了,于是胡丙申又和妻子计划在夏县县城开一家小饭馆。饭馆倒是开了,却发现除去开支根本赚不了多少钱。为了压缩开支,胡丙申每天一早就要拉着板车从煤场买煤亲自运回饭馆,等顾客上门时,他又要换下装束变身为大厨,而老伴则负责买菜、收钱等杂事,两人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为了还债,胡丙申将家里能卖的几乎都卖了,邻里们看不过去,劝他:“你们老两口都到享福的年龄了还找罪受,实在要还把债务分给儿女们也成啊!”虽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胡丙申从没动过儿女们的心思。
2004年,饭店经营越来越难,胡丙申关掉了饭店。经过观察,胡丙申发现,县城里的理发店不少,难道这个钱很好赚?
急需用钱的胡丙申甚至来不及考察就又开起了一家理发店。为了节省开支,他亲自上阵当起了理发师。由于胡丙申手艺不行,理发店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在艰难坚持了一年后无奈关门。
2005年,胡丙申将理发店转让出去后,经营起副食小百货。店里由妻子守着卖货,胡丙申则到处去进货,转遍几个批发商城,为的是尽量将进货价格压到最低。
2006年,对于胡丙申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一位朋友得知他的困境后,给他安排了份编辑工作,从小热爱文学的胡丙申从此有了固定饭碗。更让胡丙申开心的是,这年他的退休工资也调高了,加上开店等收入,还债的计划总算顺利了起来。
胡丙申接了编辑工作后,店里的活王金梅一个人根本忙不开,于是他们关掉了副食店。一时闲下来的王金梅有些不习惯,便经常回农村当季节工,给人下地播种、收割等。
2009年12月,胡丙申终于还完了信用社的9万元贷款,拿回工资卡那一刻,他老泪纵横。
在2010年12月31日那天,胡丙申还完了最后的2000元欠款。他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甚至不敢相信,10年来他竟然靠着自己的双手,连本带息还清了39万元巨款。
2011年4月,胡丙申被推荐成为山西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5月底,在全国317名正式候选人中,胡丙申仍然榜上有名。不仅如此,胡丙申还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还债局长”。
十年还债路,弹指一挥间。提起这10年来吃过的苦,胡丙申说:“咱虽然吃了个亏,但不能再亏欠别人,不管过去受过什么苦,但我对得起人!”
为发展乡镇经济,甘当风险担保人
胡丙申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62年,他从夏县中学毕业后便进入到夏县师冯村村支部做文职工作。由于胡丙申踏实肯干,为人忠厚,25岁那年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此后胡丙申先后担任了夏县裴介镇党委书记、胡张乡党委书记、民政局局长。
1992年,胡丙申任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此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以激活乡镇经济。胡丙申认定,乡镇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为了把夏县经济发展起来,他必须抓住这个难得一遇的时机。
胡丙申当即带着由领导班子组成的考察团到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苏南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经验。回来后,他深入当地的企业进行调查评估,发现本地的企业实在太少,而且在经营管理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困难,这就使得夏县的乡镇企业“先天不足”。在详细了解这些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后,胡丙申发现这些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缺乏。
胡丙申对此也十分头疼,当时的商业银行并不对乡镇企业优先放贷,乡镇企业的借贷主要是依靠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借贷条件又非常苛刻,不但需要抵押财产,还要担保人;而根据规定,他又不能以组织和部门的名义进行担保贷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丙申三天两头往信用社跑,在他的真诚说服之下,有两家企业成功从信用社贷到了款。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找到了胡丙申,信用社却无论如何也不答应再放贷了。信用社的人告诉胡丙申,除非他以个人的名义作担保。
那天从信用社回家后,胡丙申躺在床上想了整整一夜。以个人的名义担保风险实在太大,如果有人无法还款,那么所有的责任都要由他这个担保人承担;可如果无法突破贷款难题,乡镇企业就会停滞不前。第二天早上,胡丙申决定,以个人的名义为那些贷款的企业担保。于是,在胡丙申的担保下,信用社先后为五六家企业发放了贷款。
一开始,胡丙申作担保这件事是瞒着家里人的,他怕家里人知道后会反对。但是纸包不住火,他的妻子王金梅还是发现了这件事。
“你疯了是不是?要是那些人还不了钱,你怎么办?咱们家怎么办?”王金梅气得当场就闹了起来。
“你放心好了,不会有事的。他们办企业的也不甘心让自己亏啊!”胡丙申安慰妻子。儿子和女儿知道后也极力反对胡丙申的做法,认为这种事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胡丙申不顾亲人的反对,先后又为好几户农民做了担保人。
企业相继倒闭,顶缸巨债窟窿
1996年8月,夏县植物激素厂需要大量资金,因为没有实物抵押无法得到银行贷款,只好转向民间借贷。然而,民间借款也不容易,有钱的个体户虽然乐意借款,但一定要胡丙申出面。该厂负责人只好找到胡丙申,随后顺利借到了5万元,陷入困境的工厂也有了转机。由此,胡丙申的名号也渐渐在民间债主圈里响了起来。
一晃几年过去了,胡丙申发现自己已经为19户农民担保借贷了69万元。眼看就要退休了,他开始关心起这些贷款的还款进度,但当时情况并不乐观。
2001年11月,56岁的胡丙申从单位内退后,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胡丙申退休翌日一大早,外面天还没亮,便响起了连续的敲门声,睡梦中的胡丙申和妻子被吵醒之后赶紧去开门。门刚打开,就看见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领头的人一看见胡丙申就开口嚷嚷:“胡局长,我们这么早来就是想问问,我们由你担保借出去的钱什么时候才能还上?当初大家可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如今都过了这么久了,也该是还钱的日子了吧?”
胡丙申顿时没有了睡意,拿了外套就向外面走,边走边说:“别急,别急,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找借钱的人。”可是当时,他心里也没底。
到了离胡丙申家最近的钢木家具厂,根本找不到人,向周边的村民一打听才知道,前一年(2000年)老板解某意外死亡后,厂里的财物设备早已被债主们搬完了。一路找下来,那些欠债的厂家不是破产就是倒闭,胡丙申的心越来越凉。
经过半个多月起早贪黑的奔波后,只有寥寥几家企业签订了还款计划。晚上,胡丙申和老伴核对债务清单,得出来的数字吓了他们一跳:当初担保的借款还有11户没还,债务缺口本金多达24万多元,加上利息差不多有30万元。这些企业多数已经倒闭,欠债人跑得不知去向,部分欠债人已经离开人世。
“你看你,叫你当初别去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你就是不听,如今可怎么办?我们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啊……”王金梅说着,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此时债主们也着急了,都知道胡丙申家的那点积蓄对于这个大窟窿来说是杯水车薪,他就算愿意扛这个黑锅,也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还上钱。
面对债主无休止的逼门讨要,面对老婆孩子的抱怨和指责,胡丙申真想一死了之,但想到这样做会辜负那些相信自己的人,不甘心背着骂名而去的他还是挺了过来。
这时,胡丙申的朋友纷纷给他出主意,让他找关系将欠信用社的贷款做成死账或找领导解决,毕竟这些债是为了发展经济欠下的,但他咬咬牙坚持自己解决。这时,相濡以沫的妻子也发生了转变,她悄悄召开家庭会议:“孩子们,你们要理解爸爸,不要再给他添压力了……”
胡丙申经过几天时间的考虑后,决定自己打工,用15年的时间来还清所有债务。
随后,胡丙申先召集债主,向大家保证用15年的时间陆续归还所有欠款和利息。大多数债主同意了这种方式,只是15年有些漫长,最后,双方约定把还款期缩短为10年。
这边刚打发走民间债主,那边胡丙申又主动和信用社沟通,他决定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来还信用社的债务。就这样,他把工资卡交给了信用社,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算下来要12年的时间才能还清本金,利息还得由自己按季度支付。对于那批民间欠款,胡丙申决定去做些小生意,赚钱还债。
打工10年,还清39万元巨债
2002年1月中旬,春节将至,胡丙申在还了信用社的一笔利息之后,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胡丙申白天帮着老伴做一些新年准备,夜晚思索着将来的打算。经过几夜的思考,胡丙申决定趁着新年这个节骨眼去大街上替人写春联,先把孙子们的压岁钱挣到再说。
离春节还有十多天,胡丙申开始摆摊。那天一大早,街上还没有多少人时,胡丙申就把自家的桌子搬到街上,摆上墨汁、毛笔和赊来的红纸,等着顾客的到来。
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那不是胡局长吗?”便有一些热心的村民走过来和他寒暄。胡丙申的脸一红,但想到自己正大光明地挣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就和大家搭起了话,甚至主动问他们要不要写春联。于是,第一个顾客很快就上门了,接下来第二个、第三个……小小的春联摊热闹了起来。
反正都开张了,何不把摊子摆大些呢!于是,胡丙申又去批发了些烟花爆竹来经营。
王金梅心疼丈夫,随后每天和丈夫一起起床,摆摊赚钱。胡丙申写春联,王金梅就在旁边卖鞭炮,起早贪黑,风雪无阻。让老两口意外的是,大年三十那天一算账,他们竟然赚了2000多元。
春节过后,写春联这些都不好使了,于是胡丙申又和妻子计划在夏县县城开一家小饭馆。饭馆倒是开了,却发现除去开支根本赚不了多少钱。为了压缩开支,胡丙申每天一早就要拉着板车从煤场买煤亲自运回饭馆,等顾客上门时,他又要换下装束变身为大厨,而老伴则负责买菜、收钱等杂事,两人常常累得腰酸背痛。
为了还债,胡丙申将家里能卖的几乎都卖了,邻里们看不过去,劝他:“你们老两口都到享福的年龄了还找罪受,实在要还把债务分给儿女们也成啊!”虽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胡丙申从没动过儿女们的心思。
2004年,饭店经营越来越难,胡丙申关掉了饭店。经过观察,胡丙申发现,县城里的理发店不少,难道这个钱很好赚?
急需用钱的胡丙申甚至来不及考察就又开起了一家理发店。为了节省开支,他亲自上阵当起了理发师。由于胡丙申手艺不行,理发店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在艰难坚持了一年后无奈关门。
2005年,胡丙申将理发店转让出去后,经营起副食小百货。店里由妻子守着卖货,胡丙申则到处去进货,转遍几个批发商城,为的是尽量将进货价格压到最低。
2006年,对于胡丙申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一位朋友得知他的困境后,给他安排了份编辑工作,从小热爱文学的胡丙申从此有了固定饭碗。更让胡丙申开心的是,这年他的退休工资也调高了,加上开店等收入,还债的计划总算顺利了起来。
胡丙申接了编辑工作后,店里的活王金梅一个人根本忙不开,于是他们关掉了副食店。一时闲下来的王金梅有些不习惯,便经常回农村当季节工,给人下地播种、收割等。
2009年12月,胡丙申终于还完了信用社的9万元贷款,拿回工资卡那一刻,他老泪纵横。
在2010年12月31日那天,胡丙申还完了最后的2000元欠款。他不禁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甚至不敢相信,10年来他竟然靠着自己的双手,连本带息还清了39万元巨款。
2011年4月,胡丙申被推荐成为山西省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5月底,在全国317名正式候选人中,胡丙申仍然榜上有名。不仅如此,胡丙申还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还债局长”。
十年还债路,弹指一挥间。提起这10年来吃过的苦,胡丙申说:“咱虽然吃了个亏,但不能再亏欠别人,不管过去受过什么苦,但我对得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