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骂语的性别差异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hui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语言是以不同的运动形式存在的,性别是造成语言运动的一个因素,性别不同,语言的使用情况就不同。本文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比较得出:在咒骂语的使用上,女性和男性不同,女性咒骂语的种类明显高于男性,嗔怪式的咒骂语多为女性所用,男性咒骂语比女性更粗鲁、更露骨。
  关键词:咒骂语 女性 男性
  
  一、咒骂语简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当我们要表达美好、温馨的祝愿时,用“身体健康、心想事成、恭喜发财”等词语就可营造出和谐、喜庆的氛围。当然,也有一些词语有点粗野,听起来让人不太舒服,甚至有些不堪入耳,如何称谓这些词语,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有人把它称为“骂詈语”“詈骂语”“詈语”“骂语”等,本文姑且称其为“咒骂语”。如何界定它,大家也是众说纷纭。
  为了更好地阐释本文观点,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咒骂语是指那些带有谩骂侮辱、粗野以及贬斥义的话语,其本质表现为对人类个体行为的贬斥,是用语言达到伤害目的的一种手段,在它背后是人类非理性的心理冲动。当人们的某种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通过咒骂语发泄出来,如愤怒之极、倒霉之极,甚至于高兴之极、赞叹之极时,都可以通过咒骂语来宣泄。从咒骂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看,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达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其中有的恶意较强,直指他人,具有侮辱性,像“不要脸、臭狗屎”等等。有的不一定含有较强的恶意,比如“他妈的”等,这类词语有指向对象时,实属谩骂;但没有指向或指向较弱时,则成为了一种口头禅,亦称“口头语”,这类词语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脏话、粗话。另一类表现的感情色彩相对较淡,恶意不深,大多持一种贬斥否定的态度,随着使用场合的不同,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往往会发生变异,如“德行、讨厌”等,这些词语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一种否定,它们所赋予的侮辱性的感情色彩相对较弱,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这种贬义色彩常常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嗔怪的感情,从而表现出亲昵的态度来。
  咒骂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客观且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交际中,即使是一些自认为学识素养比较高的人也常常不能免俗。
  
  二、材料介绍
  
  于根元认为“语言不存在于真空之中,语言在交际之中,交际之外无语言。”[1](P55)交际是人的交际,人隶属于不同的社团,由于同一社团内部成员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并与其他社团相区别,因而造成了该社团的语言使用与其他社团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在各自的行为集团中构建自身的社会性别,并由此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包括言语行为特征”[2](P14)性别因素会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这是社会语言学所公认的。不少资料表明,性别因素会影响人们对咒骂语的使用,从而使咒骂语带上一定的性别色彩。
  本文通过对北京女作家万方的电视剧本《空镜子》中言语材料的分析,对咒骂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
  剧本中的主要人物有,女性:孙丽、孙燕;男性:马黎明、翟志刚、潘树林、张波。
  《空镜子》的基本剧情是:孙家是北京四合院里的普通人家。姐姐孙丽聪明漂亮,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旅行社工作。妹妹孙燕正直善良,在一家工厂做女工。姐妹俩都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孙丽在青梅竹马的马黎明、研究员张波及美国人理查德、迈克等人之间情感穿梭,在中美之间来回奔走。孙燕同中学教师翟志刚结过婚,又爱上了离了婚的姐夫张波,最后还是和初恋情人潘树林结了婚。父亲去世后,再次离婚的孙丽带着儿子从美国回家探亲,看到妹妹一家相亲相爱,百感交集。
  小说中出现的咒骂语有“他妈的、有病、混蛋、屁、讨厌、傻瓜、什么东西、德行、骗子、小人、不要脸、没心没肺、王八蛋、孙子、臭美、下流的东西、臭大粪、嬉皮笑脸”等。
  
  三、统计分析
  
  (一)只有男性使用的咒骂语
  类别:他妈的、王八蛋、孙子
  在统计中,“他妈的”一词共出现了13次,其中包括变体形式“真他妈、你他妈、你他妈的”等,小说中这些词语只出自男性之口,女性无一人使用,男性在自语时共使用了5次。如:
  (1)片刻,他走向门口,在开门的瞬间,又犹豫了,“他妈的,算了”,马黎明回到床前坐下,又点起一只烟。(马黎明)
  (2)“他妈的,混蛋”,潘树林气得踢了车轱辘一脚。 (潘树林)
  (3)翟志刚没有再说话,站起身走开,不由愤愤地嘟囔:“他妈的,哪是医生啊,这不是托儿吗?”(翟志刚)
  男性之间对话时出现了3次:
  (4)马黎明思忖了一下,他再次拨号……马黎明嘟囔地骂道:“他妈的,混蛋”,他挂断电话。(对方是理查德)
  (5)“你他妈还好意思说我,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翟志刚气得发疯。(对潘树林)
  而男女对话时也出现了5次,3次为他骂和自骂,只有2次骂对方,一次是马黎明骂孙丽:
  (6)“你别再装傻了,他妈的我都知道。”(马黎明得知孙丽骗他以后)
  一次是翟志刚骂孙燕:
  (7)翟志刚忽然爆发了:“你当然不哭,你根本就不在乎!我问你,这样是不是正和了你的意,啊!?你他妈的……”(孙燕流产后)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小说中“他妈的”一词仅为男性使用,男性之间使用和自语时使用共出现了8次,频率较高。男性在和女性交往时使用较少,出现了5次,且用来骂女性次数少,只有2次。这说明男性在女性面前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会尽量避免使用脏话粗话。如果使用咒骂语,要么双方非常熟悉,要么情绪处于失控状态。
  尽管“他妈的”作为咒骂语在长期使用中实际意义逐渐弱化,甚至虚化,变成毫无意义的口头禅,但是由于它和性联系在一起,小说中女性无一例用这样的咒骂语。
  小说中“王八蛋、孙子”出现的次数较少,完全由男性说出,女性没有涉及。这一类词语蕴含的情感最为激愤,辱骂色彩也异常强烈,骂的矛头不仅指向话语的另一方,而且还涉及到对方的父母及祖辈,可以说,骂得最直白、最露骨、最龌龊,这也是女性羞于出口的原因。
  (二)女性使用次数较多的咒骂语
  1.讨厌、傻、有病神经病、屁、混蛋
  以上咒骂语,女性的使用频率分别为:90.3%、80%、70%、75%、76.9%。
  以上咒骂语在小说中男女均使用,但是通过数字比较可以看出,女性的使用频率高于男性。特别是“讨厌”和“傻”两个词语,前者的使用比例高达90.3%,“傻”次之,为80%。
  汉语中有一些咒骂语,它们的感情色彩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变异形式,随着使用语气的不同,含义也会出现差异,语气重时为骂人,语气轻时为假嗔真媚,这时的咒骂语表现出亲昵的语义内涵,失去了辱骂的色彩。小说中“讨厌、傻”的使用即是如此。
  对比下面的实例:
  (8)“讨厌,你不是说你不吃嘛。”孙燕嗔怪地说。
  (9)孙燕有点不好意思了:“讨厌,你这样子不像好人。”
  (10)孙燕轻声喊道:“你讨厌,真讨厌,这么不相信人,你要再这样我真生你气了,你听见没有?”
  (11)孙丽看着他消失在屋门里,嘟囔道:“他说要去跟人谈事,怎么回来啦。讨厌……”
  (12)“真讨厌,不下车堵着门。”孙燕边嘟囔边走开。
  (13)姜玉华只得自己跑来,抓起话筒:“喂,喂,断了,讨厌。”
  例(8)、(9)、(10)有嗔怪义,例(11)、(12)、(13)表示使人厌烦,使用的是其基本义。
  正是因为这一类咒骂语蕴含着亲昵、娇嗔的色彩,所以男性很少使用,男性之间更无一次使用。男性对女性使用的咒骂语,如:
  (14)张波(对妻子孙丽)说:“你要是个傻姑娘我就吹捧你。”
  例(14)表明两个人的关系比较亲密,此时的“傻”毫无贬义。
  还可表示双方关系恶化或不熟识。如:
  (15)(马黎明和孙丽谈甭时):“你别再装傻了,他妈的我都知道。”
  例(15)中的“傻”则完全是一种刺耳的话了。
  上面的“傻”和“讨厌”有真骂有假骂,而“有病、屁、混蛋”则和它们有所不同,它们只有真骂,而无假骂,只是骂人程度强弱不同而已。“有病”的程度最弱,“混蛋”的程度最强。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正因为“有病、屁、混蛋”完全具有咒骂的色彩,所以女性对它们的使用频率较之前两个词语要低一些。
  2.什么东西、下流的东西、不要脸、不知道害臊、德行、没心没肺、臭美、骗子、小人、该死的、臭大粪
  以上词语在小说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且均为女性使用。从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对女性而言,揭开别人的短处,特别是直接指向对方的道德品行,已经算是咒骂色彩非常浓厚的词语了,如“下流的东西、不要脸、不知道害臊”等,当然,这些词语的咒骂范围并没有扩大,仅限于话语的对象,这也是同男性咒骂语不同的地方。
  上面不少咒骂语的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如“德行”“该死的”等,它们往往随骂人时的语气不同感情内涵也有所区别,语气轻时咒骂的色彩消失。这一类词语在女性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甚至会成为部分女性的口头禅。
  (三)女性使用的咒骂语种类比男性多
  小说中女性使用的咒骂语共17种,如前面所说的“什么东西、下流的东西、不要脸”等。男性使用的咒骂语共出现了8种,像“他妈的、王八蛋、孙子”等。从数量上比较,女性使用的种类远远超出男性。这可能与女性感情丰富、细腻,语言表达能力强有一定关系。
  
  四、结语
  通过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女性使用的咒骂语比较丰富,种类明显高于男性。具有感情变异色彩的咒骂语多为女性所用。男性咒骂语比女性更粗鲁、露骨。
  千百年来,妇女一直生活在男性世界中,处于社会的下层,是弱势群体,她们所处的“无权地位”影响到她们的言语风格,也影响到咒骂语的使用。女性在咒骂语的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羞耻心和遮掩心理,而男性则表现得较粗鲁,毫不掩饰。
  
  注 释: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教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
  [2]武继红.试析“行为集团”在性别语言研究中的应用[J].外语教
  学,2001,(2).
  
  (祁淑玲 天津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300204;张金良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 30020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语言》的解读,联系社会语言学的相关问题,深入探讨《语言》中蕴涵的语言社会性思想,以及法兰西学派对社会语言学的影响。  关键词:房德里耶斯 《语言》 语言的社会性    一、 房德里耶斯和《语言》    房德里耶斯(J.Véndryes,1875~1960)是法国著名语言学家梅耶①的学生,法兰西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语言》成书于1914年,出版于1
词义研究是现代汉语词汇语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素义与词义关系研究又是词义研究的重点。实际上,汉语中语素义与词义的联系各种各样,复杂多变。我们从《现代汉语词典》中随
摘 要:零度与偏离理论是语言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因其在解释语言现象、揭示语言规律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此理论对广播广告中的语用偏离种类、作用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播广告 零度与偏离理论 语用偏离    零度和偏离理论是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学中最重要的概念。零度通常指的是“常规”,偏离是对零度的违反状态,也就是“超常规”。超常规的语言表达不一定都是不规范的语言表
从空中俯瞰南海桂城的东北方,青葱滴翠的蠕岗,为现代建筑红自相间的屋顶簇拥着,错落有致,妖娆艳丽。蠕岗伏于平坦繁华的闹市中,享尽人间无比的娇宠,昔日就有西溪晚钓、玉女弹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