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山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均采用定期检修管理制度,不论设备实际状况如何,“到期必修”,严重影响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电力网规模的扩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设备检修维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费用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厂网分开的新形势下,设备检修的工期紧、任务重,也给检修工作本身带来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率,所以在电力系统推广实施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发展过程
随着电力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综合智能系统等技术日益科学与规范,使得多功能、多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和离线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电力设备状态的监视提供了技术依据,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远程设备诊断技术将给检修决策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撑。因而,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它的优越性。
一、检修方式的发展过程
1.我国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及从事后检修发展到定期检修再向状态检修发展。事后检修是50年代以前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在设备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后才进行检修。因为当时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高,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影响面小,同时大部分电力设备比较简单,设计裕量大且修复容易,所以日常只进行简单的维护,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恢复性检修,没有开展系统的维修和管理。
2.定期检修时从60~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检修管理制度,由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的信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电力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适应当时需求的预防性维修体系,通过计划性的定期检修,即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到时间就修,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检修方式,将设备周期性的恢复到接近新设备的状态,防止或延迟故障的发生,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状态检修是通过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的一种策略。这种检修方式于60年代在美国开始应用,80年代起在核电工业中推广应用,并很快发展到电力工业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由于状态检修是按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决定维修时间与部位,因此针对性较强,经济合理。据有关统计,实施状态检修后,设备故障率可降低75%,综合维修费用可减少30%~50%。经过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对状态检修的探索和实施证明,这种设备检修管理策略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状态检修的基本思路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抓住设备的运行状态
(1)加强常规测试手段。一是要根据设备的原始状态及历年来的状态变化趋势合理确定设备的测试周期及测试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试验与检查。对大多数初始状态良好且运行状态稳定的设备,适当延长测试周期;对少数状态变差的设备,适当增加测试频度;对个别有故障前兆的设备,则应跟踪测试。
(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设备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出厂试验数据、历次试验数据、检修与运行记录以及事故情况等的综合统计分析,可以对某台或某类设备的状态做出评估、对其状态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做出预测。
(3)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然的。其中在线监测技术是现代检修的主要依据,是状态检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状态检修方面还处于开发阶段,因此我们一方面注意克服对在线监测技术在现阶段状态检修中的作用估计过高的倾向,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充分利用成熟的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3.提高检修质量。一是检修需保证设备在所需要的性能及可靠性水平上运
行。二是检修时间必须降低到最少,以获得设备的最大可用性。三是为了使检修费用最低,必须避免不必要的更换部件或其它工作。四是检修应控制设备质量劣化,以保证只要可能且经济上允许,延长设备的服役时间。
同时强调指出,高标准的检修不一定要有高标准的花费。检修质量是整个检修工作的核心,提高检修质量是搞好状态检修的重要环节,人们通常认为/到期不修0是失修,殊不知/修未修好0同样也是/失修0,而且后者常常比前者更糟。
三、建议
1.扩大开展状态检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针对变压器、断路器和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随着对状态检修的推进,要将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扩大到所有的一次设备。现在有部分网、省公司已经着手开展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但不能过于急躁,要实现平稳过渡。
2.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由于定期检修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已被大家所熟悉和适应。现在要实行状态检修,有部分人员不太适应,要做好思想观念上引导工作。
3.加强培训。实行状态检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更高。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状态检修开展的好坏。目前,存在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为做好状态检修工作,要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4.重视新投运设备和老旧设备的状态检修。新设备由于运输、安装中的一些问题,在投运初期比较容易发生缺陷。因此有必要在投运后1年安排1次C类检修,并进行全面的试验工作,检查设备的状态。老旧设备是指接近其运行寿命的设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电力设备的运行一般遵循浴盆曲线,在设备投运的初期和寿命终了期是缺陷发生概率较高的时期。对接近其运行寿命的设备,制定检修策略时应偏保守,一般推荐的做法:即使该类设备评价为正常状态,其检修周期在正常周期的基础上也不宜延长,而评价为注意状态的设备,其检修周期应缩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电力职工以高昂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去做大量艰苦的研究、探索工作,并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坚定信心、不断进取、逐步降低建立设备的状态检修推向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明.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5):77-80.
[2]孙宝钦.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及其实际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1):68-71.
[3]代高杰.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3(12):52.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均采用定期检修管理制度,不论设备实际状况如何,“到期必修”,严重影响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大、电力网规模的扩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设备检修维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费用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厂网分开的新形势下,设备检修的工期紧、任务重,也给检修工作本身带来安全隐患。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率,所以在电力系统推广实施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发展过程
随着电力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综合智能系统等技术日益科学与规范,使得多功能、多状态的在线监测技术和离线监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电力设备状态的监视提供了技术依据,高度信息化管理模式、远程设备诊断技术将给检修决策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撑。因而,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它的优越性。
一、检修方式的发展过程
1.我国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及从事后检修发展到定期检修再向状态检修发展。事后检修是50年代以前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在设备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后才进行检修。因为当时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不高,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影响面小,同时大部分电力设备比较简单,设计裕量大且修复容易,所以日常只进行简单的维护,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恢复性检修,没有开展系统的维修和管理。
2.定期检修时从60~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检修管理制度,由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的信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电力设备发生故障而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适应当时需求的预防性维修体系,通过计划性的定期检修,即不管设备的状态如何,到时间就修,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检修方式,将设备周期性的恢复到接近新设备的状态,防止或延迟故障的发生,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状态检修是通过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的一种策略。这种检修方式于60年代在美国开始应用,80年代起在核电工业中推广应用,并很快发展到电力工业的电力设备检修管理。由于状态检修是按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决定维修时间与部位,因此针对性较强,经济合理。据有关统计,实施状态检修后,设备故障率可降低75%,综合维修费用可减少30%~50%。经过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对状态检修的探索和实施证明,这种设备检修管理策略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状态检修的基本思路
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是必须抓住设备的状态。主要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抓住设备的初始状态。这个环节包括设计、订货、施工等一系列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个过程。也就是说状态检修不是单纯的检修环节的工作,而是设备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全过程的管理。需要特别关注的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保证设备在初始时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不应在投入运行前具有先天性的不足,状态检修作为一种设备检修的决策技术,其工作的目标是确定检修的恰当时机,另一方面,在设备运行之前,对设备就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设备的铭牌数据、型式试验及特殊试验数据、出厂试验数据、各部件的出厂试验数据及交接试验数据和施工记录等信息。
2.抓住设备的运行状态
(1)加强常规测试手段。一是要根据设备的原始状态及历年来的状态变化趋势合理确定设备的测试周期及测试项目,实施有针对性的试验与检查。对大多数初始状态良好且运行状态稳定的设备,适当延长测试周期;对少数状态变差的设备,适当增加测试频度;对个别有故障前兆的设备,则应跟踪测试。
(2)注重设备运行状态的统计分析。对设备状态进行统计,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对保证系统和设备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设备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出厂试验数据、历次试验数据、检修与运行记录以及事故情况等的综合统计分析,可以对某台或某类设备的状态做出评估、对其状态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做出预测。
(3)应用新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监测和试验,准确掌握设备的状态。开展状态检修工作,大量地采用新技术是必然的。其中在线监测技术是现代检修的主要依据,是状态检修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在状态检修方面还处于开发阶段,因此我们一方面注意克服对在线监测技术在现阶段状态检修中的作用估计过高的倾向,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充分利用成熟的离线监测装置和技术,如红外热成像技术、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等,对设备进行测试,以便分析设备的状态,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3.提高检修质量。一是检修需保证设备在所需要的性能及可靠性水平上运
行。二是检修时间必须降低到最少,以获得设备的最大可用性。三是为了使检修费用最低,必须避免不必要的更换部件或其它工作。四是检修应控制设备质量劣化,以保证只要可能且经济上允许,延长设备的服役时间。
同时强调指出,高标准的检修不一定要有高标准的花费。检修质量是整个检修工作的核心,提高检修质量是搞好状态检修的重要环节,人们通常认为/到期不修0是失修,殊不知/修未修好0同样也是/失修0,而且后者常常比前者更糟。
三、建议
1.扩大开展状态检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针对变压器、断路器和输电线路进行状态检修。随着对状态检修的推进,要将开展状态检修的设备扩大到所有的一次设备。现在有部分网、省公司已经着手开展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但不能过于急躁,要实现平稳过渡。
2.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由于定期检修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已被大家所熟悉和适应。现在要实行状态检修,有部分人员不太适应,要做好思想观念上引导工作。
3.加强培训。实行状态检修,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要求更高。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状态检修开展的好坏。目前,存在生产人员技术水平不适应状态检修的需要。为做好状态检修工作,要加大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使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4.重视新投运设备和老旧设备的状态检修。新设备由于运输、安装中的一些问题,在投运初期比较容易发生缺陷。因此有必要在投运后1年安排1次C类检修,并进行全面的试验工作,检查设备的状态。老旧设备是指接近其运行寿命的设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电力设备的运行一般遵循浴盆曲线,在设备投运的初期和寿命终了期是缺陷发生概率较高的时期。对接近其运行寿命的设备,制定检修策略时应偏保守,一般推荐的做法:即使该类设备评价为正常状态,其检修周期在正常周期的基础上也不宜延长,而评价为注意状态的设备,其检修周期应缩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状态检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电力职工以高昂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去做大量艰苦的研究、探索工作,并在不断的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坚定信心、不断进取、逐步降低建立设备的状态检修推向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明.基于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5):77-80.
[2]孙宝钦.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策略及其实际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24(1):68-71.
[3]代高杰.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20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