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hahawoti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当今电化教育的领先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应用,它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来,我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尝试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实践。
  1.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到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很广泛,我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1课件。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1.2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1.3屏幕显示。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50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1.4课件匮乏。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
  2.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初试
  我平时开始接触多媒体电脑。我接触的体育方面的软件多是游戏性质的,但多媒体电脑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电子游戏,它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且画面生动、逼真。 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的失败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3.对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探索
  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我首先请教师大体育系的专家、教授提出课件设计,编写创意程序;然后聘请一名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编程工作,将编制出的软件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工直至定型。经过逐步的实践 ,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3.1运动生理。展示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此时,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科学认识与理解。
  3.2模拟裁判。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3.3体育常识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选择他们了解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我们研制的“体育常识” 课件汇集了35项基本常识,通过文字显示,并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它克服了以往体育常识教学中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可激发学生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取代教师,但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将多媒体技术引进体育教学领域潜力很大,只要我们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就能够为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 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收稿日期:2010-06-18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科学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以前配置的自然仪器设备不能满足科学课教学的需要。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现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Shallow talk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science lesson experiment of the village primary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两级分化一直是一个重大问题,八年级,学生处于一个转折期,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个转折期非常关键, 本文主要从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入手去寻找相应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化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级分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八年级学生表现得特别明显。此种情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形成两级分化严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
期刊
【摘 要】阐述了职业高中工艺美术课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提出职业高是艺术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其社会性和应用性。具体表现在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的课程设置安排等方面。  【关键词】工艺课;教学  Shallow talk the craft lesson teaching of the occup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Sun Wei  【Abstra
期刊
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   1.通过美术欣赏,让学生对
期刊
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逐步深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尤如教科书、教案、黑板、粉
期刊
数学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学科,许多学生为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不少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甚至出现倒退,成为数学科的弱差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则从心理角度来剖析。一般地说,导致、加剧高中学生数学弱差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因素,笔者归纳如下:  轻视心理。刚进高中校后,对数学的广度、深度、难度估计不足,以为仍像初中数学那样简单易学,便掉以轻心,浮华不实。以此心
期刊
【摘 要】针对音乐课缺少音乐美感,缺乏情感魅力这一问题,提出笔者3个方面的建议:1、教师的情感投入方面;2、丰富学生的情感方面;3、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方面。使欣赏者在音乐欣赏课中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产生情感共鸣。  【关键词】音乐欣赏;情感效应  The emotion effect in the music listening teaching  Zhou Li-yong  【Abstract】
期刊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在班级管理、学生的思想教育等的工作中深有体会的感觉到班主任工作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作,是全方位的育人工作。作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内工作,管理好班集体,首先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以勤治班。  1.要嘴巴勤  根据学生的好动活泼这生理特点。第一步就要经常和学生谈心,要让学生感觉到你不仅是他们的教师,更乐意做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和你讲话,和你说真话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