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的影响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stt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外源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

取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MGB1组和单纯烫伤组,每组18只。将定制铜质梳状模具置于100 ℃沸水中3~5 min后,置于大鼠背部20 s,造成有3个缺血带的创面。烫伤后即刻,HMGB1组大鼠从创面缺血带边缘皮下注射0.4 μg HMGB1+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单纯烫伤组大鼠同前注射0.1 mL PBS。烫伤后24、48、72 h,每组各取6只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烫伤后24、48、72 h创面缺血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量及烫伤后48、72 h创面缺血带CD31蛋白表达量。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烫伤后48、72 h创面缺血带组织CD31免疫组织化学切片中微血管数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烫伤后24、48、72 h创面缺血带VEGF、CD31 mRNA表达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

结果

(1)烫伤后24、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7.496、4.437、5.402,P<0.05或P<0.01)。烫伤后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38 8±0.007 9、0.057 7±0.001 2,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的0.013 4±0.004 9、0.030 3±0.004 0(t=10.257、15.055,P<0.01)。(2)烫伤后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微血管数明显多于单纯烫伤组(t=3.536、4.000,P<0.05)。(3)烫伤后24、48、72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VEGF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4.406、3.821、3.356,P<0.05)。烫伤后24、48 h,HMGB1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烫伤组(t=4.113、3.466,P<0.05);烫伤后72 h,2组大鼠创面缺血带CD31 mRNA表达量相近(t=0.010,P>0.05)。

结论

外源性HMGB1可通过提高VEGF和CD31的表达,从而促进大鼠烫伤早期创面缺血带血管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现有技术规程规范和设计经验,主要关注输电结构在设计安全性方面的若干重要问题.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进行了分析和探讨:(1)重现期与设计使用年限;(2)结构重要性系数
无线网络编码是一项能极大提高无线网络流量的有用技术,而协作分集可以有效地克服无线衰落的影响。研究了Nakagami-m信道下协作网络编码系统中断性能,分析了不同协作策略下的
本文概述了基于单片机的指纹采集和识别系统,详细介绍了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该指纹识别系统采用先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以S T C89C52R C单片机为核心,应用F M70指
针对扰动观察法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存在功率振荡和跟踪步长的设定难以兼顾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的两个缺点,引入具有独有特性的分数阶微分,将其作为一阶纯微分的辅助新信息加入判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光纤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工业还是人类正常生活都离不开光纤的使用,因此,传输通讯所用的光缆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光缆一旦出现问题,则通讯
将太阳能光伏阵列中的每组太阳电池、逆变器及升压变构成一个连接单元,影响太阳能光伏阵列集电网络成本的因素包括:连接单元的数量、位置及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负载、拓扑接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要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气系统具有复杂程
目的探讨短链脂肪酸(SCFA)对内毒素/脂多糖(LPS)引起的人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损害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人肠上皮细胞株Caco-2单层细胞培养模型。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组及SCFA+LPS组。对照组细胞仅采用DMEM培养液常规培养,LPS组细胞在DMEM培养液中另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的LPS,SCFA+LPS组细胞在DMEM培养液中另加入终质量浓度为10 μg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施工期间发生的基坑涌水涌砂情况特别是围堰底部涌水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实用参考.在基坑工程开挖及其主体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