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2世纪英国的第一所大学在牛津创立。牛津大学建立后与牛津城产生了密不可分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世纪时期二者既存在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又常常发生“城镇与学袍”之争。国外学者主要从大学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经济的推动以及城市文化的提升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探索了二者间的关系。正如拉斯达尔所说的:“大学,在不幸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 中世纪 牛津大学 牛津城
从笔者目前收集到的外文资料来看,关于中世纪牛津大学与牛津城关系这一主题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大多散见于大学史的著作中。西方学者海斯汀·拉斯达尔编写的三卷本《欧洲中世纪大学》,该书第三卷主要介绍了牛津大学。作者认为牛津大学的学术领先地位尤其应归功于1167年从巴黎大学迁来的英国学者和学生。此外,在于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相关章节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大学在和城市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诸多特权。整个牛津城在实质上处于大学的统治之下。[1]艾伦·鲍尔弗·科班在其著作《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中关于牛津大学的建立,提出了与拉斯达尔不同的观点。科班认为牛津大学并非是拉什达而所认为的巴黎大学的功劳,作者认为牛津大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牛津大学在建立之前,牛津城已经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2]
还有一些著作和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中世纪牛津大学和牛津城的关系。国外学者从长袍和城镇之争(Gown and Town )的角度探讨了这段历史。劳伦斯·布罗克利斯的文章《长袍与城镇:1200-2000年欧洲的大学与城市》。本文从大学的角度探讨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城镇长袍关系。作者将他们关系的历史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一个是在1200到1800年间,大学与城市摩擦不断;另一个是1800年后,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克米特·帕森斯的文章《大学与城市战争中的休战:对城市大学转型研究的一种反思》,作者认为12世纪英国学者从巴黎迁出在牛津建立大学的原因是:大学的建立只有在城市提供安全、稳定和廉价住房、食品和啤酒的良好供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在一个他们可以主宰的乡村小镇定居下来。小城镇的大学优势显而易见的优越于城市的大学优势。
此外,国外学者从生活史方面对大学与城市关系进行了分析。苏格兰历史学家罗伯特·赖特的《中世纪的大学生活》, 本书从生活史的角度对学生型大学和教师型大学分别进行探讨,展现了丰富的中世纪大学生活的图景。这部作品涉及了“城镇和学袍”之争。如文章提到了1355年牛津大学学者与牛津市民的一次冲突事件。亨特·亚宁《中世纪生活里的大学》这部作品涵盖了1179年至1499年间,讨论了中世纪大学的共同特征。在涉及牛津大学部分时,作者主要论述了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的矛盾,对于牛津大学对牛津城的贡献论述不足。查尔斯·哈斯金斯的文章《中世纪学生的生活:如他们的信件所示》,对中世纪学生的书信进行解读,探究了这一群体求学时的生活状况,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有学者从环境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解读。史蒂文·奥弗曼的论文《中世纪的学生也曾与污染作过斗争》,作者提到了中世纪的学生们面临着一项不值得羡慕的任务:在污秽、瘟疫和反复发生的饥荒中接受教育。大多数大学都坐落在新兴的城镇里,那里有大量的噪音、气味、味道和景色,既能引诱人的感官,又能干扰人的感官。那些由固体、液体和气体构成的污染物引发了学生们的一系列运动,以摆脱这些烦恼。例如,在牛津大学,学生们抱怨啤酒酿造商使用下水道附近采购的水,导致爱德华一世下令限制这种做法。在大学城,街道阻塞似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牛津的学生们指责学校附近的一些街道因为肮脏的垃圾和猪而几乎无法通行。爱德华二世听到了他们的抱怨,但未能成功地补救这种情况。[3]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者与城市在环境问题上的矛盾,这为我们探究学者群体与市民群体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中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是以何种方式在城市中寻求生存空间的。斯旺森的论文《中世纪后期英国的大学、毕业生和慈善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研究生的职业结构。与欧洲大陆的大多数大学不同,英国大学的缺点是既不在大教堂城市也不在州首府。因此他们没有恒本地源的鼓励。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市镇和学者之间经常存在敌对关系,这意味着英国大学不能像意大利大学和中世纪后期一些较新的大陆基金会那样,依靠城市的支持来获得薪水。[4]作者对于英国毕业生的职业结构研究,有利于我们思考中世纪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如何在城市中寻求生存空间的,城市是如何吸纳大学生的,如此人员流动对中世纪城市产生了何等的影响等问题。
综上西方学者对于这一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从大学与城市的经济交往、文化教育以及市镇管理以及市校冲突等方面探索了二者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搜集整理国外有关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的相关文献,以期对关注该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Hasting Rashdall,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6.
[2] [英]艾倫·鲍尔弗·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周常明、王晓宇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年。
[3] Steven J. Overman,Medieval Students, Too, Had Battles against Pollution,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Vol.35, No.2 (Feb,1973), pp.81-83.
[4] R. N. Swanson,Universities, Graduates and Benefices in Later Medieval England,Past & Present, No. 106 (Feb., 1985), pp. 28-61.
作者简介:姓名:苏垚(1995—)女,汉族,山西,在读硕士研究生,世界史,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300380
【关键词】 中世纪 牛津大学 牛津城
从笔者目前收集到的外文资料来看,关于中世纪牛津大学与牛津城关系这一主题的专门研究比较少,大多散见于大学史的著作中。西方学者海斯汀·拉斯达尔编写的三卷本《欧洲中世纪大学》,该书第三卷主要介绍了牛津大学。作者认为牛津大学的学术领先地位尤其应归功于1167年从巴黎大学迁来的英国学者和学生。此外,在于大学与城市关系的相关章节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大学在和城市斗争的过程中,获得了诸多特权。整个牛津城在实质上处于大学的统治之下。[1]艾伦·鲍尔弗·科班在其著作《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中关于牛津大学的建立,提出了与拉斯达尔不同的观点。科班认为牛津大学并非是拉什达而所认为的巴黎大学的功劳,作者认为牛津大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牛津大学在建立之前,牛津城已经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2]
还有一些著作和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中世纪牛津大学和牛津城的关系。国外学者从长袍和城镇之争(Gown and Town )的角度探讨了这段历史。劳伦斯·布罗克利斯的文章《长袍与城镇:1200-2000年欧洲的大学与城市》。本文从大学的角度探讨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城镇长袍关系。作者将他们关系的历史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一个是在1200到1800年间,大学与城市摩擦不断;另一个是1800年后,两者的联系更加紧密。克米特·帕森斯的文章《大学与城市战争中的休战:对城市大学转型研究的一种反思》,作者认为12世纪英国学者从巴黎迁出在牛津建立大学的原因是:大学的建立只有在城市提供安全、稳定和廉价住房、食品和啤酒的良好供应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在一个他们可以主宰的乡村小镇定居下来。小城镇的大学优势显而易见的优越于城市的大学优势。
此外,国外学者从生活史方面对大学与城市关系进行了分析。苏格兰历史学家罗伯特·赖特的《中世纪的大学生活》, 本书从生活史的角度对学生型大学和教师型大学分别进行探讨,展现了丰富的中世纪大学生活的图景。这部作品涉及了“城镇和学袍”之争。如文章提到了1355年牛津大学学者与牛津市民的一次冲突事件。亨特·亚宁《中世纪生活里的大学》这部作品涵盖了1179年至1499年间,讨论了中世纪大学的共同特征。在涉及牛津大学部分时,作者主要论述了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的矛盾,对于牛津大学对牛津城的贡献论述不足。查尔斯·哈斯金斯的文章《中世纪学生的生活:如他们的信件所示》,对中世纪学生的书信进行解读,探究了这一群体求学时的生活状况,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有学者从环境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解读。史蒂文·奥弗曼的论文《中世纪的学生也曾与污染作过斗争》,作者提到了中世纪的学生们面临着一项不值得羡慕的任务:在污秽、瘟疫和反复发生的饥荒中接受教育。大多数大学都坐落在新兴的城镇里,那里有大量的噪音、气味、味道和景色,既能引诱人的感官,又能干扰人的感官。那些由固体、液体和气体构成的污染物引发了学生们的一系列运动,以摆脱这些烦恼。例如,在牛津大学,学生们抱怨啤酒酿造商使用下水道附近采购的水,导致爱德华一世下令限制这种做法。在大学城,街道阻塞似乎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牛津的学生们指责学校附近的一些街道因为肮脏的垃圾和猪而几乎无法通行。爱德华二世听到了他们的抱怨,但未能成功地补救这种情况。[3]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者与城市在环境问题上的矛盾,这为我们探究学者群体与市民群体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
中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是以何种方式在城市中寻求生存空间的。斯旺森的论文《中世纪后期英国的大学、毕业生和慈善机构》为我们提供了借鉴。这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研究生的职业结构。与欧洲大陆的大多数大学不同,英国大学的缺点是既不在大教堂城市也不在州首府。因此他们没有恒本地源的鼓励。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市镇和学者之间经常存在敌对关系,这意味着英国大学不能像意大利大学和中世纪后期一些较新的大陆基金会那样,依靠城市的支持来获得薪水。[4]作者对于英国毕业生的职业结构研究,有利于我们思考中世纪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是如何在城市中寻求生存空间的,城市是如何吸纳大学生的,如此人员流动对中世纪城市产生了何等的影响等问题。
综上西方学者对于这一问题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从大学与城市的经济交往、文化教育以及市镇管理以及市校冲突等方面探索了二者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搜集整理国外有关牛津大学与牛津城的相关文献,以期对关注该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Hasting Rashdall,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36.
[2] [英]艾倫·鲍尔弗·科班:《中世纪大学:发展与组织》,周常明、王晓宇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 年。
[3] Steven J. Overman,Medieval Students, Too, Had Battles against Pollution,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Vol.35, No.2 (Feb,1973), pp.81-83.
[4] R. N. Swanson,Universities, Graduates and Benefices in Later Medieval England,Past & Present, No. 106 (Feb., 1985), pp. 28-61.
作者简介:姓名:苏垚(1995—)女,汉族,山西,在读硕士研究生,世界史,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30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