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中国先天性粉尘状白内障一家系的致病突变和临床特点。
方法纳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汉族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抽取该家系全部成员5 ml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从家系中选择先证者Ⅱ5及家系成员Ⅱ6和Ⅲ8的DNA进行二代测序,对筛选出的可疑突变在其他家系成员中行Sanger测序验证,并将突变位点与10 000名正常中国人基因序列进行对照,利用蛋白结构危害预测网站分析该突变对其编码蛋白质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致病机制,并根据所测结果分析疾病发生的临床特点。
结果该家系共3代19人,其中患者10例,正常家系成员9名。家系所有患者中均检出GJA3基因杂合突变c.427G>A(p.G143R),SIFT和PolyPhen-2提示该突变很可能对蛋白结构有害,Swiss-model和Pymol建模显示该突变其编码的缝隙连接蛋白46(CX46)二级结构上的107-115氨基酸正常的α-螺旋结构消失。而在该家系正常人及10 000名正常中国人中未发现此突变。先证者Ⅱ5和其儿子Ⅲ8的HSF4基因c.1325-1处碱基由G变为T(c.1325-1G>T),而在其余家系成员及10 000名正常中国人中未发现此突变,且HSF和MaxEntScan提示该突变对mRNA的剪接有较大影响。该2例患者白内障发展速度较家系中同代年龄相近患者快,且晶状体混浊形态发生改变。
结论GJA3基因中的杂合突变c.427G>A为该家系的致病突变,而HFS4基因中的c.1325-1G>T可能改变了患者晶状体混浊的形态且加速了白内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