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任务,迫切需要企业内外并举,转换动能,其首要任务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塑造幸福企业对于提升员工幸福感、调动员工积极性、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在衡量组织效益时,就必须要从只注重投资收益和生产率等“硬数据”,向评估员工幸福感等“软数据”转变。
作为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局”)受行业性质所限,职工大多野外作业,工作条件艰苦,与家庭常年分居。有一句顺口溜 “生了孩子管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青春撒在荒山上”生动反映了工程人的生活和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铁四局以提升企业生存与发展价值为出发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框架模型、建设路径、监测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三位一体”的幸福企业建设体系,有序推进幸福企业建设,实现了从员工幸福指数、组织行为效率、企业发展质量、社会整体获得,逐级影响,层层递进的多重效应。
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的框架模型,可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双酬定律,三维体系,四个创造”(见图1所示)。
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思想精髓。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清“三个需要”:企业生存需要“为员工、为社会、为人类创造幸福”;企业发展需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企业管理需要“尊重人的创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企业从“功利主义”向“幸福主义”转型,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向谋求幸福最大化转型,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恪守双酬定律。即,实现员工“薪酬”与“心酬”的兼而得之。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核心要义。具体而言,就是让员工既能满足物质需求,获得包括合适的工资、合理的福利在内的“薪酬”,又能满足精神需求,获得包括劳动尊严、自我实现在内的“心酬”,进而使大多数员工感受到企业是温暖的、工作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对企业充满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构建三维体系。即,从员工、企业、社会三个维度入手,找准影响员工“双薪”获得感的基本因素,科学构建幸福企业建设体系。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在调查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健康可持续的企业是幸福企业的前提;员工幸福是幸福企业的基石和产物;社会贡献是幸福企业的成果升华,并依此形成了包括企业、员工和社会在内的三重维度,10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幸福企业建设模型(见本刊郭双双,孙沛,彭凯平,张进,2018),客观考虑了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员工的心理需求、发展现状、生活幸福等内容。
致力四个创造。即,为员工创造快乐,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伙伴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福祉。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终极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共谋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幸福”这条主线,致力于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伙伴、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中,建设幸福企业。
按照“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原则,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分为四个实施步骤:铸魂—培育幸福文化,固基—创建幸福项目部,推进—全面建设幸福企业,提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探索了行之有效的科学建设路径。
培育奋斗幸福观。中铁四局坚持文化先行,先后确立了“伙伴信赖,客户推崇,员工幸福,广受社会尊重的一流现代化企业”的共同愿景,培育了以“奋斗幸福观”为内核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并层层细化为“以奋斗者为本,为奋斗者谋幸福”的企业幸福论,“以项目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项目家文化,“奋斗创造幸福,奉献孕育快乐”的员工幸福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致力于在价值认同中凝聚共识,通过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节、筹建企业展览室、创作企业发展史情景组歌、发行企业史料文化丛书等方式传承企业精神;通过开展“弘扬国学,追寻幸福”主题活动、编发《国学经典通俗读本》、举办国学讲座等陶冶员工情操;通过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开展“四局好人”评选、深化道德讲堂建设等改善员工心智,推动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价值追求合二为一。与此同时,我们切实将“幸福元素”嵌入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汇编》,修订《员工守则》,出台《幸福手册》,使幸福文化转变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外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成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手段,汇聚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强烈共识。
建设幸福项目部。中铁四局80%的员工,长年奔波于海内外的600余在建项目上,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工作压力大。基于此,中铁四局将打造幸福项目部作为幸福企业建设的基础,于2015年,下发了《中铁四局创建幸福项目部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幸福项目部创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要求,重点围绕“建设幸福文化、创建幸福之家、锻造一流队伍、争創一流业绩、增强一流品牌”五大版块,统筹规划好幸福项目部的创建路径;在此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创建要求,并结合实际,坚持“分层推进,突出试点,覆盖全员”的原则,开展幸福项目部创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中铁四局试点幸福项目部达327个,“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全局幸福项目部覆盖率达80%;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引导项目部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积极推动创建工作与项目管理相融合,与项目文化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创建内涵,开创“物质层面满足,内涵要求嵌入”的创建氛围,为全局幸福事业提供生动实践和理论创新;加强幸福项目部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项目定期自检、子分公司年度考核、局不定期抽查的自我检查、自我整改制度,全面提升创建工作实效,切实让一线员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享有尊严、幸福生活、全面发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坚持全方位推进。在全面总结幸福项目部创建经验的基础上,中铁四局注重从员工最关心、需求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焦点、熱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全面实施五项工程,纵深推进幸福企业建设:一是幸福之家工程,明确了“驻地花园化、宿舍公寓化、食堂标准化、卫生规范化、娱乐多样化”的建家标准,同心共建安宁、舒适、优美、温馨而富有亲情的幸福家园;二是权益保障工程,强制执行休息休假制度,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保障员工健康权。落实厂务公开、代表巡视、民主评议制度,开展合理化建议,保障员工的知情、监督和参与权。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实施企业年金、互助补充保险制度,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三是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企业大学,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制定员工“成长线路图”,致力于构建多元的学习平台、多样的学习模式、多层的学习体系,助力员工成长成才;四是心理关怀工程,畅通多层次、多频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关怀渠道,开展“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活动,探索建立“健康咨询室”,聘任兼职“健康咨询师”,设立每月“健康咨询日”,做好心理疏导;五是惠民行动工程,认真落实“三让三不让”、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大病无息贷款、金秋助学等制度,成立爱心团队、互助帮扶小组,协助员工做好子女教育、父母关爱、就医陪护等,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强大后盾。
实施常态化测评。中铁四局注重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的自我诊断完善,积极借助前沿理论和外部专家的力量,实施常态化监测。2016年,联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的研究团队,成立联合研究小组,着手启动员工幸福指数测评工作: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上探讨幸福企业建设与员工幸福感提升的关系,并根据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经验,思辨性地探讨幸福企业建设进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同时,课题组使用深度访谈法,与中铁四局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共计百余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地了解,探讨员工在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求。访谈结束后,课题组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解构,从中提取出与幸福企业建设相关的指标,制定了《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测评问卷》;随后,课题组经过精心筹备,启动了近4000人次的在线问卷测试工作,在对收集的406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后,起草了《中铁四局幸福企业测评数据报告》,及《中铁四局幸福企业测评结果呈现》(见图2),并通过数据加概念驱动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图2(a)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满意度和企业归属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生活满意度和员工心理资本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生活满意度指的是对现有生活条件满意的程度,生活满意度高的人觉得已经得到对自己重要的大部分东西,并且生活大部分方面接近于理想,它是幸福最重要的指标。这两个系数说明企业归属感(即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家)和员工心理资本(即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自身品质)都能促进员工生活满意度。同时也说明,企业归属感对促进员工生活满意度作用更大。由此可见,幸福企业建设对员工心理健康与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图2(b)中,我们看到,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三者两两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697及0.788,这表明了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它们是有交叉、有共通之处的。我们的测评结果充分显示出:没有安全,根本就谈不上幸福;没有获得,也无幸福可言。
与此同时,中铁四局着手建立员工幸福指数数据库,旨在通过定期测评,借助大数据的纵向对比,动态监测建设成效,找准短板症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测评结果的运用,力争使幸福企业建设成效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参考,高层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在奋斗幸福观引领下,员工与企业成功融合为事业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表现出更高的诚信意识、奉献精神和敬业行为,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了企业、客户、伙伴和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生态圈,取得了显著的人文、社会、经济等多重效应。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构建了转型升级新引擎。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孕育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上下秉承“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瞄准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外抓市场经营、内抓科学管理,生产经营再创新佳绩,保持了系统内的标杆美誉;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快工艺、工装设备升级改造,加大BIM、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加强作业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转换动能,提质增效,保持了企业连续九年对金融机构“零贷款”;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项目管理升级,在转型发展中快速反应,使全局步入历史发展鼎盛期,年企业营业额直追千亿,新签合同额跨越千亿,成为中铁系统首屈一指的二级施工企业。
重诚信的组织行为,打造了共建共享生态圈。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引领价值认同,塑造了重诚信的组织行为。企业上下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精品化生产战略、增值化服务战略,积极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的产品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推崇;恪守“互信互帮”,与供应商保持诚信交易,实施帮扶政策,推行阳光合作,赢得了伙伴的信赖;坚持“真情关爱”,大力实施“五同、五自、五个梦、党群工作协理员、幸福小家”等制度,开展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摄影大赛、三共主题教育等活动,让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赢得了他们的追随。
讲奉献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品牌形象影响力。幸福企业建设注重改善员工心智,增强了讲奉献的责任担当。企业上下秉承“自利利他,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念,远赴万里参建了蒙古、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巴拿马、意大利等国的基础建设,勇当“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者;设立社会责任专项基金,持续开展对口扶贫,积极为驻地群众修路架桥、抢险救灾、捐资助学、送医送药、关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勇当扶贫帮困的示范者;大力开展万众创新、节能减排等活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减少污染排放,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勇当五个发展理念的推动者,实现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
建设幸福企业,为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基层实践。幸福企业能否成功建设,原因众多,但核心是:依靠企业发展厚植物质保障,依靠企业作为造福广大员工。为此,中铁四局一方面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积极转换动能,提质增效,厚植幸福企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解决了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设幸福企业,为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不懈动力。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对员工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帮助员工明晰了自身的努力方向,为员工自我学习提升提供了明确依据。此外,幸福企业建设更加关注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动机、能力等深层次特征,能够促使员工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而自发地进行自我学习提升。2016年以来,中铁四局先后开发实施了领导干部轮训、领导力提升、投融资管理、国际商务、组织学习技术、工程项目部经理与书记岗位胜任力提升、工程项目部关键管理岗位培训与认证等一系列学习项目,举办了国学、积极心理学等多期讲座,引导员工加强自我学习与知识管理,改善心智模式和幸福观念,显著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育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内在潜能,汇聚了发展合力,助推了企业成功转型升级。
作为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四局”)受行业性质所限,职工大多野外作业,工作条件艰苦,与家庭常年分居。有一句顺口溜 “生了孩子管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青春撒在荒山上”生动反映了工程人的生活和工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铁四局以提升企业生存与发展价值为出发点,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框架模型、建设路径、监测评价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三位一体”的幸福企业建设体系,有序推进幸福企业建设,实现了从员工幸福指数、组织行为效率、企业发展质量、社会整体获得,逐级影响,层层递进的多重效应。
幸福企业的框架模型
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的框架模型,可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双酬定律,三维体系,四个创造”(见图1所示)。
坚持一个中心。即,坚持以员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思想精髓。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认清“三个需要”:企业生存需要“为员工、为社会、为人类创造幸福”;企业发展需要“一切为了员工,一切相信员工,一切依靠员工”;企业管理需要“尊重人的创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企业从“功利主义”向“幸福主义”转型,从追求利益最大化向谋求幸福最大化转型,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恪守双酬定律。即,实现员工“薪酬”与“心酬”的兼而得之。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核心要义。具体而言,就是让员工既能满足物质需求,获得包括合适的工资、合理的福利在内的“薪酬”,又能满足精神需求,获得包括劳动尊严、自我实现在内的“心酬”,进而使大多数员工感受到企业是温暖的、工作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对企业充满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构建三维体系。即,从员工、企业、社会三个维度入手,找准影响员工“双薪”获得感的基本因素,科学构建幸福企业建设体系。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在调查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健康可持续的企业是幸福企业的前提;员工幸福是幸福企业的基石和产物;社会贡献是幸福企业的成果升华,并依此形成了包括企业、员工和社会在内的三重维度,10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幸福企业建设模型(见本刊郭双双,孙沛,彭凯平,张进,2018),客观考虑了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员工的心理需求、发展现状、生活幸福等内容。
致力四个创造。即,为员工创造快乐,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伙伴创造回报,为社会创造福祉。这是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的终极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质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共谋发展、共同富裕、共享幸福”这条主线,致力于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伙伴、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程中,建设幸福企业。
幸福企业的建设路径
按照“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原则,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分为四个实施步骤:铸魂—培育幸福文化,固基—创建幸福项目部,推进—全面建设幸福企业,提升—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探索了行之有效的科学建设路径。
培育奋斗幸福观。中铁四局坚持文化先行,先后确立了“伙伴信赖,客户推崇,员工幸福,广受社会尊重的一流现代化企业”的共同愿景,培育了以“奋斗幸福观”为内核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并层层细化为“以奋斗者为本,为奋斗者谋幸福”的企业幸福论,“以项目为家庭,视员工为亲人”的项目家文化,“奋斗创造幸福,奉献孕育快乐”的员工幸福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致力于在价值认同中凝聚共识,通过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节、筹建企业展览室、创作企业发展史情景组歌、发行企业史料文化丛书等方式传承企业精神;通过开展“弘扬国学,追寻幸福”主题活动、编发《国学经典通俗读本》、举办国学讲座等陶冶员工情操;通过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开展“四局好人”评选、深化道德讲堂建设等改善员工心智,推动员工的个人追求与企业价值追求合二为一。与此同时,我们切实将“幸福元素”嵌入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完善《管理制度汇编》,修订《员工守则》,出台《幸福手册》,使幸福文化转变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外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成为企业实现管理目标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手段,汇聚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强烈共识。
建设幸福项目部。中铁四局80%的员工,长年奔波于海内外的600余在建项目上,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工作压力大。基于此,中铁四局将打造幸福项目部作为幸福企业建设的基础,于2015年,下发了《中铁四局创建幸福项目部指导意见(试行)》,明确幸福项目部创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要求,重点围绕“建设幸福文化、创建幸福之家、锻造一流队伍、争創一流业绩、增强一流品牌”五大版块,统筹规划好幸福项目部的创建路径;在此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创建要求,并结合实际,坚持“分层推进,突出试点,覆盖全员”的原则,开展幸福项目部创建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中铁四局试点幸福项目部达327个,“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全局幸福项目部覆盖率达80%;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引导项目部因地制宜开展活动,积极推动创建工作与项目管理相融合,与项目文化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创建内涵,开创“物质层面满足,内涵要求嵌入”的创建氛围,为全局幸福事业提供生动实践和理论创新;加强幸福项目部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项目定期自检、子分公司年度考核、局不定期抽查的自我检查、自我整改制度,全面提升创建工作实效,切实让一线员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享有尊严、幸福生活、全面发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坚持全方位推进。在全面总结幸福项目部创建经验的基础上,中铁四局注重从员工最关心、需求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的焦点、熱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全面实施五项工程,纵深推进幸福企业建设:一是幸福之家工程,明确了“驻地花园化、宿舍公寓化、食堂标准化、卫生规范化、娱乐多样化”的建家标准,同心共建安宁、舒适、优美、温馨而富有亲情的幸福家园;二是权益保障工程,强制执行休息休假制度,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保障员工健康权。落实厂务公开、代表巡视、民主评议制度,开展合理化建议,保障员工的知情、监督和参与权。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实施企业年金、互助补充保险制度,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三是素质提升工程,建设企业大学,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制定员工“成长线路图”,致力于构建多元的学习平台、多样的学习模式、多层的学习体系,助力员工成长成才;四是心理关怀工程,畅通多层次、多频率的沟通交流和情感关怀渠道,开展“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活动,探索建立“健康咨询室”,聘任兼职“健康咨询师”,设立每月“健康咨询日”,做好心理疏导;五是惠民行动工程,认真落实“三让三不让”、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大病无息贷款、金秋助学等制度,成立爱心团队、互助帮扶小组,协助员工做好子女教育、父母关爱、就医陪护等,让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强大后盾。
实施常态化测评。中铁四局注重幸福企业建设过程中的自我诊断完善,积极借助前沿理论和外部专家的力量,实施常态化监测。2016年,联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的研究团队,成立联合研究小组,着手启动员工幸福指数测评工作: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理论上探讨幸福企业建设与员工幸福感提升的关系,并根据心理学、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经验,思辨性地探讨幸福企业建设进程中应当关注的问题。同时,课题组使用深度访谈法,与中铁四局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基层员工共计百余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地了解,探讨员工在中铁四局建设幸福企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求。访谈结束后,课题组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解构,从中提取出与幸福企业建设相关的指标,制定了《中铁四局幸福企业建设测评问卷》;随后,课题组经过精心筹备,启动了近4000人次的在线问卷测试工作,在对收集的4060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后,起草了《中铁四局幸福企业测评数据报告》,及《中铁四局幸福企业测评结果呈现》(见图2),并通过数据加概念驱动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在图2(a)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满意度和企业归属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8;生活满意度和员工心理资本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9。生活满意度指的是对现有生活条件满意的程度,生活满意度高的人觉得已经得到对自己重要的大部分东西,并且生活大部分方面接近于理想,它是幸福最重要的指标。这两个系数说明企业归属感(即认为企业是自己的家)和员工心理资本(即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自身品质)都能促进员工生活满意度。同时也说明,企业归属感对促进员工生活满意度作用更大。由此可见,幸福企业建设对员工心理健康与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图2(b)中,我们看到,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三者两两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697及0.788,这表明了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它们是有交叉、有共通之处的。我们的测评结果充分显示出:没有安全,根本就谈不上幸福;没有获得,也无幸福可言。
与此同时,中铁四局着手建立员工幸福指数数据库,旨在通过定期测评,借助大数据的纵向对比,动态监测建设成效,找准短板症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测评结果的运用,力争使幸福企业建设成效作为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参考,高层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
幸福企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在奋斗幸福观引领下,员工与企业成功融合为事业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表现出更高的诚信意识、奉献精神和敬业行为,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了企业、客户、伙伴和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的协同生态圈,取得了显著的人文、社会、经济等多重效应。
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构建了转型升级新引擎。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孕育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上下秉承“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瞄准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宏伟目标,外抓市场经营、内抓科学管理,生产经营再创新佳绩,保持了系统内的标杆美誉;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加快工艺、工装设备升级改造,加大BIM、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加强作业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转换动能,提质增效,保持了企业连续九年对金融机构“零贷款”;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项目管理升级,在转型发展中快速反应,使全局步入历史发展鼎盛期,年企业营业额直追千亿,新签合同额跨越千亿,成为中铁系统首屈一指的二级施工企业。
重诚信的组织行为,打造了共建共享生态圈。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引领价值认同,塑造了重诚信的组织行为。企业上下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弘扬“工匠精神”,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精品化生产战略、增值化服务战略,积极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的产品服务,赢得了客户的推崇;恪守“互信互帮”,与供应商保持诚信交易,实施帮扶政策,推行阳光合作,赢得了伙伴的信赖;坚持“真情关爱”,大力实施“五同、五自、五个梦、党群工作协理员、幸福小家”等制度,开展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摄影大赛、三共主题教育等活动,让农民工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赢得了他们的追随。
讲奉献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品牌形象影响力。幸福企业建设注重改善员工心智,增强了讲奉献的责任担当。企业上下秉承“自利利他,共建共享”的价值观念,远赴万里参建了蒙古、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巴拿马、意大利等国的基础建设,勇当“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者;设立社会责任专项基金,持续开展对口扶贫,积极为驻地群众修路架桥、抢险救灾、捐资助学、送医送药、关怀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勇当扶贫帮困的示范者;大力开展万众创新、节能减排等活动,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减少污染排放,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企业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勇当五个发展理念的推动者,实现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赢得社会的广泛尊重。
幸福企业建设的几点启示
建设幸福企业,为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基层实践。幸福企业能否成功建设,原因众多,但核心是:依靠企业发展厚植物质保障,依靠企业作为造福广大员工。为此,中铁四局一方面秉承“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通过积极转换动能,提质增效,厚植幸福企业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从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解决了员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建设幸福企业,为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注入了不懈动力。幸福企业建设,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对员工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帮助员工明晰了自身的努力方向,为员工自我学习提升提供了明确依据。此外,幸福企业建设更加关注人格特质、工作价值观、动机、能力等深层次特征,能够促使员工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从而自发地进行自我学习提升。2016年以来,中铁四局先后开发实施了领导干部轮训、领导力提升、投融资管理、国际商务、组织学习技术、工程项目部经理与书记岗位胜任力提升、工程项目部关键管理岗位培训与认证等一系列学习项目,举办了国学、积极心理学等多期讲座,引导员工加强自我学习与知识管理,改善心智模式和幸福观念,显著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育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内在潜能,汇聚了发展合力,助推了企业成功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