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问题,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做个问题的有心人,尽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有效。
一、关注学生课堂突发问题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疑问所打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 “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案例1:教师在准备NaOH溶液和AlCl3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入盐酸,发现最后沉淀不是澄清的,而是乳白色的胶状(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但他并没有将实验失败归咎于药品变质了,而是让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即:氢氧化钠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SiO2+2NaOH→Na2SiO3+H2O)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Na2SiO3+2HCl→H2SiO3↓+2NaCl),这样既化解了尴尬,解决了教学内容,又巩固了已有的旧知识。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才会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二、关注学生课后提出的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无足轻重”或者“了如指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要高兴?因为教师的教学有了反映,有了效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他们有学好的期许,他们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表现出了探究的愿望,教师对于学生课后提出问题比如有对当堂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的,有对没听懂问题请老师再讲一遍,有关于解题过程提出不同看法问题。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才能解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让学生学识得到发展。
案例2:在《氯气的性质》教学时,课后学生问及如下一道简单习题: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CO2 B.H2 C.Cl2 D.CO答案显然选D,但该生提出应选CD。理由是:用排空气法收集Cl2会污染空气。在他们看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外乎如下两种装置:
学生的疑问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该题,对学生介绍了如下两种较完善的排空气法集气装置:
至此,学生释然,我自己也感到收获不小。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就会觉得有许多东西值得去推敲。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老师题的问题,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动起来、动下去,而且是思维上的动,认识上的动,即实质上的动。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有问题的学生说明他们经常处在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之中,所提问题正是他们思考中的障碍,老师的适度点拨对他们如醍醐灌顶,老师的指导对这些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价值功效。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做到以教促学。
三、关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问题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及时反思在教学设计和策略上的不足。
案例3: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的适量适当物质是:
A CuSO4 B CuSO4·5H2O C CuO D Cu(OH)2
统计结果显示,有不少同学选择D,这显然是由于思维不够严密所致,学生只认为阳极是OH-放电,阴极是Cu2+放电,所以要恢复就加Cu(OH)2,而事实上根据守恒的思想,2Cu和O2脱离系统,应补充Cu,O[比例1:1],而H元素无变化,所以加CuO,而不是Cu(OH)2。为帮助学生理解加什么物质恢复,关键在于看离开体系的物质,再补充如下两个深化理解练习:
试题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正确选项为D。
试题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值(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
本题又是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了电解CuSO4问题。0.1mol Cu2 (OH)2CO3可以看作是0.2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通过两试题深化,充分发挥了该题的智能价值,帮助学生更尽一步认识了电解的本质,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关注学生的练习中错误,走进学生的问题,将这些了解与认识、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记录,不但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发展自我,同时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会思考,有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细心”关注学生的问题,“留心”学生的错误,“用心”教学。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问题,做个问题的有心人,全心体验学生心灵,静心体验成为一名教育者的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1]肖红梅.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2]刘岩.为预约“即兴”的精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3).
一、关注学生课堂突发问题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疑问所打断。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 “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案例1:教师在准备NaOH溶液和AlCl3溶液反应实验时,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入盐酸,发现最后沉淀不是澄清的,而是乳白色的胶状(白色沉淀完全溶解)。但他并没有将实验失败归咎于药品变质了,而是让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即:氢氧化钠和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SiO2+2NaOH→Na2SiO3+H2O)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Na2SiO3+2HCl→H2SiO3↓+2NaCl),这样既化解了尴尬,解决了教学内容,又巩固了已有的旧知识。对学生的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正确面对,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才会有教育的机智和智慧。
二、关注学生课后提出的问题
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无足轻重”或者“了如指掌”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要高兴?因为教师的教学有了反映,有了效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他们有学好的期许,他们想从老师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他们表现出了探究的愿望,教师对于学生课后提出问题比如有对当堂教学内容提出质疑的,有对没听懂问题请老师再讲一遍,有关于解题过程提出不同看法问题。教师应积极引领学生去解决问题,才能解除学生思维上的障碍,让学生学识得到发展。
案例2:在《氯气的性质》教学时,课后学生问及如下一道简单习题: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CO2 B.H2 C.Cl2 D.CO答案显然选D,但该生提出应选CD。理由是:用排空气法收集Cl2会污染空气。在他们看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外乎如下两种装置:
学生的疑问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该题,对学生介绍了如下两种较完善的排空气法集气装置:
至此,学生释然,我自己也感到收获不小。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就会觉得有许多东西值得去推敲。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老师题的问题,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正是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动起来、动下去,而且是思维上的动,认识上的动,即实质上的动。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有问题的学生说明他们经常处在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之中,所提问题正是他们思考中的障碍,老师的适度点拨对他们如醍醐灌顶,老师的指导对这些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价值功效。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做到以教促学。
三、关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问题
练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能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及时反思在教学设计和策略上的不足。
案例3: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的适量适当物质是:
A CuSO4 B CuSO4·5H2O C CuO D Cu(OH)2
统计结果显示,有不少同学选择D,这显然是由于思维不够严密所致,学生只认为阳极是OH-放电,阴极是Cu2+放电,所以要恢复就加Cu(OH)2,而事实上根据守恒的思想,2Cu和O2脱离系统,应补充Cu,O[比例1:1],而H元素无变化,所以加CuO,而不是Cu(OH)2。为帮助学生理解加什么物质恢复,关键在于看离开体系的物质,再补充如下两个深化理解练习:
试题1: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正确选项为D。
试题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值(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
本题又是进一步深入的理解了电解CuSO4问题。0.1mol Cu2 (OH)2CO3可以看作是0.2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通过两试题深化,充分发挥了该题的智能价值,帮助学生更尽一步认识了电解的本质,使学生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关注学生的练习中错误,走进学生的问题,将这些了解与认识、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记录,不但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也有利于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发展自我,同时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教学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会思考,有差异的活生生的个体。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应“细心”关注学生的问题,“留心”学生的错误,“用心”教学。让我们共同关注学生的问题,做个问题的有心人,全心体验学生心灵,静心体验成为一名教育者的成功和快乐。
【参考文献】
[1]肖红梅.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2]刘岩.为预约“即兴”的精彩[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