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玉山,中学高级教师,曾议论文论证的重点在于阐明文章所说之理赖以成立的理由,这是常识。经过阐述、发挥、诠释、解说,道理才会越来越明白,所以要学会“解”己意,要善于“解”己意。也就是要能够巧妙地把自己的见解、看法给读者作分析、解释,让自己的论证手段更充实一些,这才是超越别人、拿高分的诀窍。在中学任教20余年,现任职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中心。发表学习指导类文章100余篇,散文、杂文、随笔近400篇70余万字,有文集《静夜行吟》出版。
解题目
即解说文章的题目以说明题意,明确题旨。这有些像八股文的“破题”,一般是用两句话把题目的大致意思说一说,扼要点明文题的本质内涵。今天仍可借鉴这种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解”题,把相关概念按照自己的用意进行界定与诠释,才能据题生议。这是后文议论的前提和基础,起着统领全篇、烛照全篇的作用。比如“人之常情”这个题目中的“情”可以理解为心情、感情、情绪,也可以理解为情理;“常”可以理解为通常的、平常的或者正常的。“人之常情”可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一指人们通常的心态、情感或情绪,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遇喜事而欣、遇难事而愁,逢名利而逐、临灾难而逃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人的本性或本能;二指人们所认可的或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一些规则、礼仪,以及世人所认同的品质、精神等,如礼尚往来、近水楼台先得月、为尊者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敬业爱岗等等。对“情”“常”所做的解释不同,文章的立意及思维走向也就不同,这样自然就能衍生几种不同的写作走向。比如可以对“人之常情”进行阐释解说,进而做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深层解读。可以比较分析,对属于同一背景下“人之常情”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自己的立场。可以因果追问,针对生活中有些人失去了正常的人之常“情”,追问原因,指出后果,给出对策,写成很有现实意义的评论文章。
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材料:“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有一位考生写道:
“什么”是什么?既是物质的,如金钱、别墅、宝马、官衔;也可以指精神的,如梦想、温馨、理念、奋斗、安逸。“老想着”是一种必须否决的人生观,“要想到”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人既要快意于现实,珍惜已拥有的东西,又要不满现状,不断努力,执著追求。
这样的分析,既明确了观点,又清晰了写作指向,同时还能缓解“万事开头难”的紧张,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解观点
大多数文章的论点是比较概括、凝练的句子,所以也就有必要把表述自己主张、看法的话,更加通俗地解释出来,使读者明白并接受其内在的道理。有时可用“所谓”“也就是说”“通俗一点儿说”“换句话说”等来领起。
2012年高考福建卷有一篇习作的标题(同时也是中心论点)为“平凡人也能在‘人生的赛跑’中胜出”,“人生的赛跑”是试题所给材料中冯骥才的提法,但“人生的赛跑”到底指什么,包括哪些方面,需要在开篇点明。
人生的赛场上有跑道若干条,如道德、品质、精神、意志等等,平凡的你,普通的我,可以成为道德上的高尚者,可以成为品质上的超拔者,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充实者,可以成为意志上的坚韧者。
用一个排比句,对“人生赛跑”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做了明示,下文自然而然地要从这几个方面重点论述“平凡人如何才能胜出”。这样就能避免泛泛而谈,使文章言之有物、有序。
解理由
即分析作者的观点赖以成立的理由。理由可以独一,也可以多个,但必须能对观点从“为什么”(包括原因、条件等方面)的角度做充分的、必要的解析。举个例子:
对话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任何一个以为民众服务为宗旨的政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处理好与民众对话的相关问题。政府的决策是否实际需要,是否符合民众的意愿,政府机关与公务人员的工作是否有效,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等等,最好的评判员就是辖区内的民众。所以,只有经常听取民众的反应和意见,政府的工作才可能得到改进,走向完美。
先明确观点“对话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接着对此诠释说明,指出对话的必要性,然后谈“为什么要对话”,从微观的几个方面将政府与民众间对话的重要性说得很具体。
解事例
文章的观点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性的特点,而具体的事例往往都是个别的、特殊的,其本身并不足以证明普遍的、一般的道理。只有揭示出所举事例蕴含的与文章论点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指出事例背后能支撑论点成立的一般性的事理逻辑,这样的事例及分析才具有论证的效力。
因果分析是解说事例的基本方法。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意识,习作中时有“某某因为如何,所以如何”,或者“某某因为未能如何,所以才没有如何”,前者是正向的因果分析,后者是反向的因果分析。还有的同学能够运用“反事实假设因果分析”,即“如果某某能够如何,就一定会如何”模式。应该说,这样的分析比“观点+例子”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要好得多,但要想让文章说服力更强,必须深入挖掘、丰富事例背后的“因”,使“果”的出现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看下面的例子:
一部史家之绝唱,倾注了司马迁毕生的心血,为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一家之言”的宏愿,在身受腐刑、遭受诽谤的困境中,在多少个青灯黄卷的不眠之夜中,他那残缺的身体释放了超出常人的能量。于私,他是前太史公司马谈的儿子,父亲“一定要完成《史记》”的遗命时刻唤醒着他;于公,他是现任的太史公,秉笔直书以成“信史”是他的职责。这双重的“角色”赋予他的责任实在太沉太重,对把责任看得比生命、比尊严还要重的司马迁来说,他别无选择。理性的角色认同,强烈的责任意识,诞生的是大放异彩的千古绝唱。
角色强化着人的责任感,能使人投入地进入到梦想中。
紧扣“角色”与“责任”二者的关系,对司马迁所以能隐忍不死的精神动力分析得入情入理,使得结论的提出水到渠成。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人物言行动因及事件相关因素的解析,不必追求“历史的真实”,动因是多向的,因素是复杂的,只要你的分析相对合理就可以了。要在尽可能多的基础上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文章写作的需要。 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分析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避免口号式的褒与贬。比如小悦悦事件出现频率很高,但大多数考生只是停留在根据写作需要对事件做选择性表述,或者对路人冷漠痛加指责与鞭挞,或者对陈贤妹的行为高唱同一调子的赞歌。看似慷慨激昂,但却缺少触及灵魂、引人思索的冲击力。下面的分析值得借鉴:
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小悦悦事件”。我不知道那18个路人从被摧折的小悦悦面前走过时,“视若无睹”的背后是否有过短暂的心理斗争与良心挣扎,我不知道在那一刻,他们头脑中是否蹦出过“这是一条生命”的念头,但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他们都是热爱自己的生命的,他们都是珍视自己的生命的。但我无权责备他们。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会怎么办?是紧随在这18人之后成为第19个,还是像那位拾荒的妇女那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托起生命的手?
口头上的探讨是一回事,行动上的果断是一回事。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能把宝贵的生命说成天下最美的云霞,能对如何珍惜生命甲乙丙丁ABCD条分缕析地阐述到极致,可每当“临门一脚”,往往顾虑这顾虑那,就是缺少勇气与决断。
没有“再现”事件,人所尽知的材料,在表述上要尽量从略;对事件的分析首先采用的是“还原法”,将路人见死不救时的心理轨迹清晰化,“褫其华衮,示其本相”,这样的针砭效果绝对是强烈的;其次用“假设法”,表现出可贵的自我反思意识;最后用一段精辟的议论,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解引用
作者引用的与所说之“理”相关的名言,那是别人说的,只能作为“旁证”,不能简单地照搬过来“教训”读者。不能阐释“理”的必然性,只是引用几句权威人士的话,似乎有以势压人之嫌。
如何解名言?基本的方法是对名言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语及关系,做出符合自己文章背景的解释。名言大都是普遍性的、共性的道理,只有对其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相关因素予以明确、细化,“引证”的威力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示范如下:
罗曼·罗兰说过:“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有怎样的心灵才可称得上伟大?我想,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乐观向上,正直勇敢……这些都应是成为伟大的条件。有这样的心灵,才能让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一分钟充满色彩,才能在关键的那一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如上的解释与罗曼·罗兰的定义并不完全重合,但作者要阐述的是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哪些人可以称为英雄,所以对“靠心灵而伟大”作了有自己特色的解读。在议论文写作中,这样的解读只要合理,就是允许的。
(注:本文参考借鉴了徐江先生的相关成果,特此致谢)
解题目
即解说文章的题目以说明题意,明确题旨。这有些像八股文的“破题”,一般是用两句话把题目的大致意思说一说,扼要点明文题的本质内涵。今天仍可借鉴这种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解”题,把相关概念按照自己的用意进行界定与诠释,才能据题生议。这是后文议论的前提和基础,起着统领全篇、烛照全篇的作用。比如“人之常情”这个题目中的“情”可以理解为心情、感情、情绪,也可以理解为情理;“常”可以理解为通常的、平常的或者正常的。“人之常情”可有两种基本的理解:一指人们通常的心态、情感或情绪,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遇喜事而欣、遇难事而愁,逢名利而逐、临灾难而逃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人的本性或本能;二指人们所认可的或共同遵守的为人处世的一些规则、礼仪,以及世人所认同的品质、精神等,如礼尚往来、近水楼台先得月、为尊者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敬业爱岗等等。对“情”“常”所做的解释不同,文章的立意及思维走向也就不同,这样自然就能衍生几种不同的写作走向。比如可以对“人之常情”进行阐释解说,进而做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深层解读。可以比较分析,对属于同一背景下“人之常情”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自己的立场。可以因果追问,针对生活中有些人失去了正常的人之常“情”,追问原因,指出后果,给出对策,写成很有现实意义的评论文章。
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的作文材料:“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有一位考生写道:
“什么”是什么?既是物质的,如金钱、别墅、宝马、官衔;也可以指精神的,如梦想、温馨、理念、奋斗、安逸。“老想着”是一种必须否决的人生观,“要想到”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人既要快意于现实,珍惜已拥有的东西,又要不满现状,不断努力,执著追求。
这样的分析,既明确了观点,又清晰了写作指向,同时还能缓解“万事开头难”的紧张,同学们不妨试一试。
解观点
大多数文章的论点是比较概括、凝练的句子,所以也就有必要把表述自己主张、看法的话,更加通俗地解释出来,使读者明白并接受其内在的道理。有时可用“所谓”“也就是说”“通俗一点儿说”“换句话说”等来领起。
2012年高考福建卷有一篇习作的标题(同时也是中心论点)为“平凡人也能在‘人生的赛跑’中胜出”,“人生的赛跑”是试题所给材料中冯骥才的提法,但“人生的赛跑”到底指什么,包括哪些方面,需要在开篇点明。
人生的赛场上有跑道若干条,如道德、品质、精神、意志等等,平凡的你,普通的我,可以成为道德上的高尚者,可以成为品质上的超拔者,可以成为精神上的充实者,可以成为意志上的坚韧者。
用一个排比句,对“人生赛跑”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做了明示,下文自然而然地要从这几个方面重点论述“平凡人如何才能胜出”。这样就能避免泛泛而谈,使文章言之有物、有序。
解理由
即分析作者的观点赖以成立的理由。理由可以独一,也可以多个,但必须能对观点从“为什么”(包括原因、条件等方面)的角度做充分的、必要的解析。举个例子:
对话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任何一个以为民众服务为宗旨的政府,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处理好与民众对话的相关问题。政府的决策是否实际需要,是否符合民众的意愿,政府机关与公务人员的工作是否有效,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等等,最好的评判员就是辖区内的民众。所以,只有经常听取民众的反应和意见,政府的工作才可能得到改进,走向完美。
先明确观点“对话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接着对此诠释说明,指出对话的必要性,然后谈“为什么要对话”,从微观的几个方面将政府与民众间对话的重要性说得很具体。
解事例
文章的观点具有普遍性的、一般性的特点,而具体的事例往往都是个别的、特殊的,其本身并不足以证明普遍的、一般的道理。只有揭示出所举事例蕴含的与文章论点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指出事例背后能支撑论点成立的一般性的事理逻辑,这样的事例及分析才具有论证的效力。
因果分析是解说事例的基本方法。很多同学有这样的意识,习作中时有“某某因为如何,所以如何”,或者“某某因为未能如何,所以才没有如何”,前者是正向的因果分析,后者是反向的因果分析。还有的同学能够运用“反事实假设因果分析”,即“如果某某能够如何,就一定会如何”模式。应该说,这样的分析比“观点+例子”这种简单的论证模式要好得多,但要想让文章说服力更强,必须深入挖掘、丰富事例背后的“因”,使“果”的出现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看下面的例子:
一部史家之绝唱,倾注了司马迁毕生的心血,为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创一家之言”的宏愿,在身受腐刑、遭受诽谤的困境中,在多少个青灯黄卷的不眠之夜中,他那残缺的身体释放了超出常人的能量。于私,他是前太史公司马谈的儿子,父亲“一定要完成《史记》”的遗命时刻唤醒着他;于公,他是现任的太史公,秉笔直书以成“信史”是他的职责。这双重的“角色”赋予他的责任实在太沉太重,对把责任看得比生命、比尊严还要重的司马迁来说,他别无选择。理性的角色认同,强烈的责任意识,诞生的是大放异彩的千古绝唱。
角色强化着人的责任感,能使人投入地进入到梦想中。
紧扣“角色”与“责任”二者的关系,对司马迁所以能隐忍不死的精神动力分析得入情入理,使得结论的提出水到渠成。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人物言行动因及事件相关因素的解析,不必追求“历史的真实”,动因是多向的,因素是复杂的,只要你的分析相对合理就可以了。要在尽可能多的基础上有所选择,选择的标准就是文章写作的需要。 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分析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避免口号式的褒与贬。比如小悦悦事件出现频率很高,但大多数考生只是停留在根据写作需要对事件做选择性表述,或者对路人冷漠痛加指责与鞭挞,或者对陈贤妹的行为高唱同一调子的赞歌。看似慷慨激昂,但却缺少触及灵魂、引人思索的冲击力。下面的分析值得借鉴:
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小悦悦事件”。我不知道那18个路人从被摧折的小悦悦面前走过时,“视若无睹”的背后是否有过短暂的心理斗争与良心挣扎,我不知道在那一刻,他们头脑中是否蹦出过“这是一条生命”的念头,但我敢百分之百地肯定,他们都是热爱自己的生命的,他们都是珍视自己的生命的。但我无权责备他们。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当时我在场,我会怎么办?是紧随在这18人之后成为第19个,还是像那位拾荒的妇女那样,毫不犹豫地伸出托起生命的手?
口头上的探讨是一回事,行动上的果断是一回事。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能把宝贵的生命说成天下最美的云霞,能对如何珍惜生命甲乙丙丁ABCD条分缕析地阐述到极致,可每当“临门一脚”,往往顾虑这顾虑那,就是缺少勇气与决断。
没有“再现”事件,人所尽知的材料,在表述上要尽量从略;对事件的分析首先采用的是“还原法”,将路人见死不救时的心理轨迹清晰化,“褫其华衮,示其本相”,这样的针砭效果绝对是强烈的;其次用“假设法”,表现出可贵的自我反思意识;最后用一段精辟的议论,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解引用
作者引用的与所说之“理”相关的名言,那是别人说的,只能作为“旁证”,不能简单地照搬过来“教训”读者。不能阐释“理”的必然性,只是引用几句权威人士的话,似乎有以势压人之嫌。
如何解名言?基本的方法是对名言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词语及关系,做出符合自己文章背景的解释。名言大都是普遍性的、共性的道理,只有对其中能支撑自己观点的相关因素予以明确、细化,“引证”的威力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示范如下:
罗曼·罗兰说过:“英雄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有怎样的心灵才可称得上伟大?我想,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乐观向上,正直勇敢……这些都应是成为伟大的条件。有这样的心灵,才能让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一分钟充满色彩,才能在关键的那一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如上的解释与罗曼·罗兰的定义并不完全重合,但作者要阐述的是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哪些人可以称为英雄,所以对“靠心灵而伟大”作了有自己特色的解读。在议论文写作中,这样的解读只要合理,就是允许的。
(注:本文参考借鉴了徐江先生的相关成果,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