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60例,占总数的75.0%,有效18例,占总数的22.5%,无效2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内科疾病;益气活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65-01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八法,益气活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虚标实之气虚血瘀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价值[1-2]。为了进一步分析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本组患者中有36例为男性,43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57.84±11.25)岁,最短病程为15天,最长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3.6年。患者的病情类型包括:胸痹35例,中风19例,血淋2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处方药物为:黄芪 40 g,红参15 g, 党参、丹参各20 g, 赤芍、炙甘草各25 g, 川芎 15 g。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用药,胸痹患者中,对阴虚的患者加用生地和麦冬各20g,沙参 15 g,对存在阳虚的患者加用桂枝和肉桂各10 g, 对存在气滞的患者加用降香和郁金各15 g,对伴发有胸痛的患者加用三七粉10g,和红花15g;在中风患者中,对存在失语的患者加用远志、菖蒲各20g,对伴发有便秘的患者加用大黄15g,对痰湿的患者加用天竺黄、胆星、浙贝、竹菇各15g,对胃阴虚的患者加用沙参、花粉、麦冬各20g,如果患者存在高血脂则加用泽泻、草决明、山楂各20g;在血淋患者中加用白花蛇舌草和茅根各50g,坤草和柴胡各30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均持续服用12剂。
1.3 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剧[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 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60例,占总数的75.0%,有效18例,占总数的22.5%,无效2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益气活血法是中医中的常用治理方式,在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胸痹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 瘀血阻痹, 胸阳不振,气机不利, 以此引起气血运行不畅, 患者往往会表现出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症状。益气活血法中的炙甘草、黄芪、党参、红参是临床上常用的补益心气药物,川芎和丹参则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效果,联用丹参与党参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发挥强心活血的作用;再随证加减,能有效发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代莹[4]等通过研究表明,胸痹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其心电图、血脂等有明显改善。而中风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 脉络空虚,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有瘀血阻络。益气活血法中的黄芪能够帮助患者补元气, 长肌肉,配合以赤芍、川芎,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血淋则属于气虚血瘀,主要是由于气虚血行不畅, 采用益气活血法能有效通淋凉血止血,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率为75.0%,总有效率达97.5%。由此表明,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表1 患者的疗效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清苑,温利辉.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3:336-338.
[2] 胥孜杭.益气活血法治疗进展期白癜风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3] 李红彦,曹罗文,李龙,郭文勤.郭文勤教授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03:12-13.
[4] 赵福臣.温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目的:分析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内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60例,占总数的75.0%,有效18例,占总数的22.5%,无效2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内科疾病;益气活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6-0065-01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中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八法,益气活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虚标实之气虚血瘀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价值[1-2]。为了进一步分析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本组患者中有36例为男性,43例为女性,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平均年龄(57.84±11.25)岁,最短病程为15天,最长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3.6年。患者的病情类型包括:胸痹35例,中风19例,血淋26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处方药物为:黄芪 40 g,红参15 g, 党参、丹参各20 g, 赤芍、炙甘草各25 g, 川芎 15 g。同时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用药,胸痹患者中,对阴虚的患者加用生地和麦冬各20g,沙参 15 g,对存在阳虚的患者加用桂枝和肉桂各10 g, 对存在气滞的患者加用降香和郁金各15 g,对伴发有胸痛的患者加用三七粉10g,和红花15g;在中风患者中,对存在失语的患者加用远志、菖蒲各20g,对伴发有便秘的患者加用大黄15g,对痰湿的患者加用天竺黄、胆星、浙贝、竹菇各15g,对胃阴虚的患者加用沙参、花粉、麦冬各20g,如果患者存在高血脂则加用泽泻、草决明、山楂各20g;在血淋患者中加用白花蛇舌草和茅根各50g,坤草和柴胡各30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均持续服用12剂。
1.3 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无效:患者的胸闷胸痛、心悸、肢体麻木、尿痛、血尿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加剧[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 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60例,占总数的75.0%,有效18例,占总数的22.5%,无效2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益气活血法是中医中的常用治理方式,在多种内科疾病的治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认为,胸痹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 瘀血阻痹, 胸阳不振,气机不利, 以此引起气血运行不畅, 患者往往会表现出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症状。益气活血法中的炙甘草、黄芪、党参、红参是临床上常用的补益心气药物,川芎和丹参则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效果,联用丹参与党参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发挥强心活血的作用;再随证加减,能有效发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代莹[4]等通过研究表明,胸痹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其心电图、血脂等有明显改善。而中风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 脉络空虚,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有瘀血阻络。益气活血法中的黄芪能够帮助患者补元气, 长肌肉,配合以赤芍、川芎,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血淋则属于气虚血瘀,主要是由于气虚血行不畅, 采用益气活血法能有效通淋凉血止血,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经益气活血法治疗的80例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益气活血法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率为75.0%,总有效率达97.5%。由此表明,内科疾病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表1 患者的疗效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清苑,温利辉.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3:336-338.
[2] 胥孜杭.益气活血法治疗进展期白癜风临床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
[3] 李红彦,曹罗文,李龙,郭文勤.郭文勤教授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9,03:12-13.
[4] 赵福臣.温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