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指导价值分析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检出率、临床治疗有效率、肠鸣音复常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止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镜下病因检出率为57例95.00%(57/60),对照组患者胃镜下病因检出率为96.67%(5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复常时间、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和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检查能够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止血效果好,有效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 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关节创伤性损伤患者100例,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低剂量螺旋C T组、常规剂量螺旋C T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并将其与数字化X线摄影(常规D R)检查结果对比.结果:低剂量螺旋C T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2.00%、10.00%、88.00%,与常规剂量螺旋CT组的0.00%、6.00%、94.00%
目的:通过对我院36例脑梗死后再灌注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征象进行分析,探讨脑梗死后再灌注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20年3月大面积脑梗死行溶栓或取栓术后患者36例,对其中发生再灌注患者的磁共振MR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转归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现36患者中约55.56%患者发生再灌注损伤,主要表现为梗死区域小片出血灶或渗出性出血灶,但同期CT检查无法显示上述出血性病变.结论:MR诊断脑梗死后再灌注明显优于CT,SWI能发现CT无法显示的出血灶,明显较CT检查有优